峰会进入白热化阶段,苏瑶和林宇在放出假消息后,密切留意着各方反应。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试探从不同渠道传来。苏瑶一边巧妙应对,一边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准备给李明辉致命一击。
这天午后,苏瑶在峰会休息区稍作停留,刚坐下,一位陌生的年轻男子便走上前来。“您好,苏总,我是业内的一名自由撰稿人,对贵公司的创新产品很感兴趣,能否耽误您几分钟,做个简短的采访?”男子礼貌地说道,同时递上自己的名片。
苏瑶接过名片,上面写着“陈宇,科技前沿杂志社记者”。她心中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微笑着回应:“陈记者您好,采访可以,但希望您能提前告知采访的大致方向,我好有个准备。”
陈宇连忙点头:“苏总,主要是想了解下贵公司在应对行业竞争时的策略,以及对未来产品研发的规划。您也知道,现在老年智能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大家都很关注像贵公司这样的创新企业的动向。”
苏瑶心中暗自思量,这个问题看似平常,但背后说不定又有李明辉的影子。她斟酌着词句,开始回答:“在竞争策略上,我们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至于未来研发规划,目前我们有几个方向在探索,不过暂时还不方便透露太多细节,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适当保持神秘感也是必要的。”
采访过程中,陈宇看似不经意地引导话题,试图挖掘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机密信息,苏瑶都巧妙地避开了。采访结束后,苏瑶让市场部同事再次核实陈宇的身份。不出所料,所谓的“科技前沿杂志社”根本不存在,陈宇也是个冒牌记者。
与此同时,林宇在展位那边也发现了异常。他注意到,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展位附近徘徊,每当有客户与工作人员交流产品细节时,他们就凑近偷听。林宇佯装不经意地靠近,隐约听到他们小声议论着要获取产品关键技术参数。林宇心中大怒,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暗中安排安保人员密切关注这几个人的动向。
随着调查的深入,苏瑶和林宇发现,李明辉不仅派人试图套取公司机密,还在暗中散布关于他们公司的谣言,声称公司资金链断裂,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隐患,试图扰乱市场对他们公司的信心。
“这个李明辉,实在是太过分了!”林宇气得满脸通红,“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苏瑶面色凝重,点了点头:“没错,是时候揭露他的阴谋了。我们先收集好所有证据,包括这些冒牌记者、商业间谍的往来记录,以及他散布谣言的截图。然后,联系峰会的主办方,申请一个公开澄清的机会。”
两人立刻分工行动,苏瑶带领团队梳理证据,撰写声明稿件;林宇则与主办方沟通协调,争取到了在峰会闭幕前的一个特别时段,进行公开声明。
在准备过程中,苏瑶又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苏总,劝你别再查下去了,不然有你好看的。”苏瑶冷笑一声:“你以为这样就能吓住我?你们的所作所为,我一定会公之于众,让大家看清你们的真面目。”说完,她果断挂断电话。
随着公开声明的时间越来越近,苏瑶和林宇感到压力如山。但他们知道,这一战关乎公司的生死存亡,必须全力以赴。他们反复检查证据的完整性,演练声明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一击即中,彻底粉碎李明辉的阴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