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妻》第一部分:贫寒初起
明初,吕梁山脉连绵起伏,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大地。在其支脉姑射山下,有一宁静村落,名曰平安村。此地青山环绕,绿水潺潺,本应是世外桃源般的所在,然而,对于村中一户人家来说,生活却满是艰辛。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名叫苦儿。苦儿自幼聪慧好学,对书籍有着强烈的渴望。家中虽一贫如洗,却堆满了他四处搜集而来的破旧书籍。这些书籍,纸张泛黄,页边卷曲,有的甚至缺了角,但在苦儿眼中,却是无价之宝。他身形清瘦,面容略显苍白,常年的营养不良让他看上去比同龄人更为单薄。然而,那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透着坚定与执着,仿佛藏着无尽的学识与抱负。
苦儿的妻子周氏,亦是出身贫寒之家。她身形纤细,脸庞秀丽却带着几分憔悴。长期的劳作使她的双手粗糙干裂,如同老树皮一般。周氏虽无倾国倾城之貌,却有着一颗温柔善良且坚毅的心。她每日操持家务,从无怨言,全力支持着苦儿的学业。
他们的家,不过是几间破旧的茅屋,屋顶的茅草在岁月的侵蚀下,稀疏且杂乱,每逢雨天,屋内便滴滴答答地漏个不停。墙壁由土坯堆砌而成,历经风雨,早已出现了许多裂缝,用破旧的木板勉强遮挡着。家中仅有的家具,是一张摇摇晃晃的旧桌子和几条缺了腿、用石头勉强垫着的凳子。
这日,天空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在山顶,仿佛随时都会倾泻而下。苦儿如往常一样,坐在桌前,借着从茅草缝隙中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专心致志地研读着一本破旧的《论语》。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微微点头,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周氏则在一旁,愁容满面地看着家中所剩无几的米缸。米缸里那寥寥可数的几把糙米,根本无法支撑他们熬过接下来的日子。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忧虑。自从苦儿决定一心苦读,参加科举,家中的生计便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平日里,她靠着给邻里帮工,换些微薄的报酬,可最近农忙时节已过,大家都没什么活计,收入也就断了。
“这可怎么办才好?”周氏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绝望。她抬起头,看着专注读书的苦儿,心中满是心疼。她知道,苦儿的学识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他对科举有着极高的期望,希望能通过科举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她怎能因为这一时的困境,让苦儿的梦想破灭呢?
就在周氏一筹莫展之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她好奇地走出茅屋,只见一群村民围在村口,议论纷纷。她赶忙走上前去,打听情况。原来,村里的富户王财主家正在招短工,帮忙修葺房屋,工钱还算丰厚。周氏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解决眼下困境的办法。
她顾不上多想,匆匆回到家中,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准备去王财主家碰碰运气。她走到苦儿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苦儿,我听说王财主家招短工,我去试试,说不定能挣些钱回来。你在家好好读书,别担心我。”
苦儿抬起头,看着周氏,眼中满是担忧:“娘子,你身子单薄,干得了那重活吗?要不我也一起去,先把生计解决了,读书的事可以缓一缓。”
周氏连忙摇头,坚定地说:“不行,苦儿,你的学业不能耽误。你是咱们家的希望,将来一定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我身子骨硬朗着呢,这点活累不着我。你就安心读书,等我回来。”
苦儿无奈地点点头,紧紧握住周氏的手:“娘子,你一定要小心,累了就歇一歇,别硬撑着。”
周氏微笑着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家门。看着周氏离去的背影,苦儿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妻子的辛苦与不易,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让她过上好日子。
周氏来到王财主家,只见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都想来争取这份短工的活儿。王财主站在门口,肥头大耳,穿着一身华丽的绸缎衣裳,手中摇着一把折扇,正挑剔地打量着前来应聘的人。
周氏走上前去,恭敬地说道:“王老爷,我想来试试这短工的活儿,您看我行吗?”
王财主上下打量了周氏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就你这小身板,能干什么?我这可是重体力活,可不是绣花。”
周氏赶忙说道:“王老爷,您别看我身子单薄,可我有的是力气,什么活都能干。您就给我个机会吧,我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旁边的一个村民也帮着周氏说话:“王老爷,周氏这姑娘干活可麻利了,人又勤快,您就收下她吧。”
王财主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好吧,既然大家都帮你说话,我就给你个机会。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干得不好,可别想拿到工钱。”
周氏连忙点头:“谢谢王老爷,我一定好好干。”
于是,周氏跟着其他短工一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修葺房屋的活儿十分辛苦,要搬沉重的木材、挑沉重的泥桶,还要爬上爬下。没一会儿,周氏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但她咬着牙,强忍着身体的疲惫,一刻也不敢停歇。
中午时分,众人都停下手中的活儿,坐在一旁休息吃饭。周氏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干粮,那不过是几块硬邦邦的窝头,又干又涩。她就着口水,艰难地咽下去。看着其他短工从家里带来的热气腾腾的饭菜,她心中一阵酸涩,但她告诉自己,只要能挣到钱,让苦儿安心读书,这点苦不算什么。
下午的活儿更加繁重,周氏感觉自己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但每当她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就浮现出苦儿专注读书的模样,于是又鼓起了勇气。
好不容易熬到了傍晚,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周氏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来到王财主面前领工钱。王财主慢悠悠地走过来,上下打量了周氏一番,说道:“哼,看你今天干活还算卖力,这是你的工钱。”说着,他扔给周氏几个铜板。
周氏连忙捡起铜板,紧紧地握在手中,眼中满是感激:“谢谢王老爷。”
拿着这几个铜板,周氏满心欢喜地往家走去。她想着,这几个铜板虽然不多,但至少能让他们吃上几顿饱饭,苦儿也能安心读书了。
然而,当周氏回到家时,却发现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原来是村里的李二混,他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此时,他正站在院子里,对着苦儿大声嚷嚷:“苦儿,你欠我的钱什么时候还?都拖了这么久了,别以为你读了几本书就能赖账!”
苦儿满脸无奈地说道:“李二混,我什么时候欠你钱了?你可别血口喷人!”
李二混冷笑一声:“你上个月不是找我借了五个铜板,说去买笔墨纸砚吗?这么快就忘了?”
苦儿眉头紧皱,努力回忆着:“我记得我是找张大叔借的钱,什么时候找你借了?你肯定是记错了。”
李二混却不依不饶:“你别想抵赖!今天你要是不还钱,我就砸了你的家!”说着,他就拿起院子里的一把锄头,做出要砸东西的样子。
周氏见状,连忙冲上前去,挡在苦儿身前,说道:“李二混,你别乱来!有话好好说。就算苦儿真借了你的钱,我们也不是不还,只是现在实在拿不出。你看我们家,穷得叮当响,你就高抬贵手,再宽限些日子吧。”
李二混看了看周氏,又看了看破旧的屋子,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哼,就你们这穷酸样,还想还钱?我看你们就是想赖账。今天不还钱,我就把你们家这破屋子拆了!”
说着,他举起锄头,就要往屋子上砸去。苦儿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锄头,怒声说道:“李二混,你敢!你这是无理取闹,我不会怕你的!”
李二混用力挣扎,想要挣脱苦儿的手,两人一时间僵持不下。周氏在一旁心急如焚,她看着李二混那无赖的样子,又看看苦儿,心中一阵难过。她知道,李二混就是看准了他们家穷,好欺负,才故意来讹钱的。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大喝声:“住手!你们在干什么?”众人转头一看,原来是村里的族长来了。族长平日里德高望重,深受村民们的敬重。他拄着拐杖,缓缓走进院子,眼神严厉地看着李二混:“李二混,你又在干什么坏事?苦儿家本就困难,你还来欺负他们,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李二混看到族长来了,心中有些害怕,但还是嘴硬地说道:“族长,苦儿欠我钱不还,我这是来讨债,不算欺负他。”
族长冷哼一声:“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你说苦儿欠你钱,可有凭证?”
李二混顿时语塞,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他根本没有凭证,不过是想趁机讹诈苦儿。
族长见状,心中已然明白,怒斥道:“你这无赖,分明就是想讹诈苦儿。苦儿为人正直,怎会欠你钱?你若再敢胡搅蛮缠,我定要将你送到官府去!”
李二混听了,心中害怕,连忙放下锄头,灰溜溜地跑了。
看到李二混跑了,周氏和苦儿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们感激地看着族长,说道:“谢谢族长,要不是您及时赶来,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族长微笑着摆摆手:“你们两口子不容易,我都看在眼里。苦儿,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可别忘了咱们村子。周氏,你也别太累着自己,有什么困难,尽管跟大伙说。”
苦儿和周氏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感动。
送走族长后,周氏把今天挣的几个铜板递给苦儿,说道:“苦儿,这是今天挣的工钱,虽然不多,但也能解些燃眉之急。你去买些笔墨纸砚,好好读书。”
苦儿看着手中的铜板,又看看周氏疲惫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他紧紧握住周氏的手,说道:“娘子,你辛苦了。我一定会努力读书,不辜负你的期望。等我考取了功名,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周氏微笑着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花:“我相信你,苦儿。咱们一起努力,日子会好起来的。”
夜晚,月光如水,洒在破旧的茅屋上。周氏和苦儿坐在屋内,虽然生活依旧艰难,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等着他们,但只要他们相互扶持,就一定能够走过风雨,迎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