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敦亲王造反失败后,朝中有人弹劾年羹尧,年氏一族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开始动摇。
齐月宾瞧出了甄嬛的困惑,为了报年世兰这么多年的折磨,便暗中将欢宜香之事告知了甄嬛。
甄嬛这才恍然大悟,知晓了自己与公主身体不适的根源所在。
年羹尧被弹劾之后,其种种罪状被一一揭露,皇上盛怒之下,对年氏一族展开了彻底的清算。
年氏一门,曾经的荣耀与权势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甄嬛得知年世兰叫肃喜欲火烧碎玉轩,心中便有了计较。
她静静等待着时机,待肃喜悄悄潜入碎玉轩周边时,甄嬛亲手在碎玉轩内点燃了火苗,火势渐起,很快便惊动了众人。
皇上来后,肃喜大喊冤枉,然皇上满心满眼皆是甄嬛,对肃喜的辩解充耳不闻。
待查明肃喜乃是年世兰的人,皇上更是认定这一切皆是年世兰的阴谋,其目的便是要置甄嬛于死地。
只是可怜了刚进宫的瓜尔佳文鸳,她的嫁妆就这样被一把火给烧了!
后来,甄嬛寻了个时机,亲自向年世兰道出了欢宜香的秘密,还有她那曾经成形的男胎,皆是因为皇上对年氏一族的忌惮。
年世兰听闻此言,如遭雷击,心中的信念与希望瞬间崩塌。
她万念俱灰之下,决绝地头撞宫柱,血溅当场,香消玉殒。
甄嬛目睹这惨烈的一幕,亦被吓得花容失色,娇躯微微颤抖。但她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心中五味杂陈。
临走之时,她轻声呢喃:“实初哥哥,嬛儿终于给你报仇了!”语罢,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决绝与释然,转身离开!
安陵容得知甄嬛竟然亲自前往冷宫,逼迫年世兰走上绝路,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何利用此事来谋取利益。于是,她悄悄指使玉环和玉娆将这个惊人的消息散布出去。
没过多久,整个后宫都炸开了锅,人人皆知甄嬛去冷宫逼死了不可一世的年世兰。
然而,皇上听闻此讯后,龙颜大怒,立刻派遣心腹太监夏刈前去调查事情的真相。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任凭夏刈如何明察暗访,始终无法查明甄嬛究竟对年世兰说了些什么话语,竟能令那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妃娘娘如此绝望,以至于选择以头撞柱,惨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叮!恭喜宿主成功完成任务,特赏赐一千两银子!】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哎呀,怎么才一千两啊?如今甄嬛都已经晋升至嫔位,地位尊崇,这奖励也太少了吧!】安陵容不禁抱怨道。
【宿主你此次虽然成功爆料了甄嬛去冷宫逼死年世兰之事,但关键在于并未揭露甄嬛具体说了哪些言辞导致年世兰撞墙而亡的,若能爆料这些言语,那必定能多奖励一些】系统耐心解释道。
安陵容想了想觉得也是:【确实如此,若是甄嬛逼死年世兰所说的那些话传扬开来,恐怕皇上定会雷霆震怒,到时不知要有多少人因此遭殃呢!】
年世兰香消玉殒之后,皇上念及往昔情分,追封其为敦肃皇贵妃。
在丧葬礼仪的规制下,除皇后之外,其余众嫔妃皆需前往哭灵。
灵堂之内,白幡摇曳,哭声回荡,嫔妃们虽各自心怀鬼胎,但表面上都装作悲痛万分的模样。
丽嫔和曹琴默倒是没有真的伤心,因为她们本就与年世兰一脉,如今年世兰死了,她们也没人庇护了。
年世兰的离世,仿若一阵寒风吹进了甄嬛的生活。
皇上因痛失年世兰,对甄嬛的恩宠也渐渐冷淡下来。
甄嬛失宠后,在这深宫中的日子愈发艰难,她深知若无皇上的庇护,自己就如无根之萍。
恰逢除夕夜宴,甄嬛巧言说服了冯若昭。
冯若昭如同剧情中的沈眉庄一般,故意姗姗来迟,而后言说倚梅园的红梅傲雪绽放,甚是好看。
皇上心中虽对冯若昭此举有所察觉,但还是带着众嫔妃前往倚梅园一探究竟。
众人踏入梅园,但见白雪皑皑之中,甄嬛身着素衣,手持香烛,在雪地中虔诚祈福。
她的身姿在红梅的映衬下,宛如一幅清冷的画卷,皇上见此情景,心中那根弦又被轻轻拨动。
此后不久,甄嬛再度得宠。很快她的又怀了身孕,皇上龙颜大悦,欲晋封甄嬛为妃。
这一举动,却让时常打麻将的皇后警铃想起。皇后本就对长相肖似纯元皇后的甄嬛无好感,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接着皇后就做了一系列的安排,甄嬛晋封之时,误穿了纯元皇后的旧衣,皇上见后大发雷霆,甄嬛的晋封之礼戛然而止,她也被幽禁于碎玉轩。
甄嬛被困碎玉轩期间,甄远道遭人弹劾。
安陵容为了让甄嬛的生活雪上加霜,又将浣碧是甄远道与罪臣之女的秘密爆了出来。
一时间,私生女充当甄嬛奴婢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皇上知晓后,下令详查。浣碧因此被送回甄家,可还未等她好好享受小姐的尊荣,便随着甄家一同被流放宁古塔。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奖励一百两银子!】
甄嬛得知这一系列变故后,心急如焚,不顾禁令前往求情。
正巧碰见皇上怀念纯元皇后,一句“菀菀类卿”,这四个字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进甄嬛的心窝,让她对皇上的最后一丝期待也彻底破灭,从此心灰意冷。
回到碎玉轩后,甄嬛艰难的诞下一个女儿。
只是她生产之时,因之前生育已伤了身子,此次又遭遇诸多变故,产后大出血,最终还是没能熬过这一劫,在这冰冷的后宫中香消玉殒。
而甄嬛的两个女儿分别给了齐月宾和冯若昭抚养!
而甄远道一家,也只能在宁古塔度过余生,那遥远的京都,从此成了他们回不去的故乡。
雍正七年时候皇上对弘昭格外重视,不仅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更是有意让弘昭疏远安陵容以及皇后。
如此举动,自然引得安陵容和皇后心中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时光荏苒,后来的几年间,皇上竟又有新动作,他特地从圆明园接回了弘历,并安排其与弘昭相互博弈。
要知道,在真正聪明人的面前,那位只会一味长高的三阿哥简直毫无还手之力。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位三阿哥便迅速败下阵来,惨遭淘汰出局。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来到了雍正十八年。由于多年操劳国事,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日益衰弱。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皇上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了安排。他早早地便拟好了立弘昭为太子的圣旨,并小心将它放置在了乾清宫光明正大的牌匾之后。
就在这一天,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景仁宫内,安陵容与皇后夏冬春富察怡欣围坐在一起打着麻将。
屋内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好不热闹。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如疾风骤雨般传遍了整个宫廷——皇上驾崩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与悲痛之中。
皇后听闻此讯,拿着麻将的手下意识松开,那张二条掉在了麻将桌上,她迅速稳住心神,带领着几位妃嫔匆匆赶往养心殿。
当她们踏入养心殿时,这才在苏培盛的口中得知皇上是累死在御案之上的。
众人皆掩面而泣,悲声四起。
然而,国家不可一日无主,苏培盛在众宗亲和大臣的见证下取下了光明正大牌匾下的传召圣旨。
在宗亲和大臣的见证下年仅十七岁的弘昭登基了。
随着新皇登基,宫廷中的局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安陵容被册封为圣母皇太后。
而乌拉那拉宜修作为先皇正妻,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母后皇太后。
弘昭继位之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治国才能。
更让人惊喜的是,安陵容将许多来自现代的先进知识传授给了弘昭。
这些新奇的理念犹如一阵春风吹入古老的宫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
在弘昭和两位太后的齐心协力之下,大清王朝逐渐走上了繁荣昌盛之路。
农业丰收,商业兴旺,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周边各国纷纷遣使来朝。
岁月如梭,弘昭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