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
宋引真收到消息,急匆匆就赶来清河村。
“五郎,你说的水稻就是这个吗?”
宋引真看着面前成熟的大片水稻,简直不可置信。
距离分发新稻种不过半个月,沈五郎地里的稻子居然成熟了!!!
不仅成熟,就连挂穗也比寻常见的稻种多了五倍之余,更别提沈五郎地里的稻种植株还更加高大挺拔。
这真的是他送来的那一批稻种吗?
“宋大哥,这个就是你带来的那批种子,这也太神奇了吧!这才短短半个月,居然已经可以收割了。”
“你确定是我送来的那批?会不会是什么时候混进去别的稻种你不知道?”
沈五郎肯定地摇头,“这怎么可能?自从分发新稻种后,我一次也没有去过镇上,我家里人也没有买什么新稻种回来,这真的就是你送来的那一批。”
宋引真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已经派人在村里查探过,有且只有沈五郎的稻田出现这种情况,其余几户有种植新稻种的人家,他们不久前才刚刚插完秧。
镇上和沈家他也派人查过,的确没有人看见沈家人有另外购买稻种,这就让宋引真百思不得其解。
莫非这批稻谷真的出自他送来的那批不成?
无论如何,当务之急就是将这批稻种抢到手。
“五郎,你把这批稻种卖给我,你要什么价你尽管开,只要你能把这批稻种卖给我。”
沈五郎挠挠脑袋,宋引真是周家的亲戚,而他们家又跟周家来往密切,他也不好瞒天要价,可给少了他又肉疼得不行。
于是沈五郎想了想,道:“宋大哥,我听村里人说了,镇上的稻种卖九十文钱一斤,我这个稻种有多神奇你也知道,你觉得一百文钱一斤如何?”
宋引真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沈五郎还以为是自己开的价格太高,于是一咬牙说道:“九十五文钱,不能再少了,镇上那些稻种都没有我这个好,这五文钱真的不贵了。”
宋引真哑然失笑,这才解释道:“你要价太低了,倘若这批稻种能广为种植,那么它的价格绝对不止于此,就凭它能使我们大靖国再无饥荒,便是你一斤卖一两银子,也会有人挤破头求你卖给他。”
闻言,沈五郎眼睛都亮了,声音不禁也带了几分颤抖,“那宋大哥,你的意思是?”
宋引真微微一笑,“我以两百文一斤的价格向你收购,毕竟现在你我都不确定这批稻种是否能在其他地方推广种植,万一它只能在清河村生生长,那用处就大打折扣了,我不占你便宜,但你也不能让我血亏不是!”
沈五郎脸上闪过失望。
不可否认,在听到一两银子一斤的时候,他激动坏了,以至于听到两百文一斤时,他内心竟有些不太舍得。
不想卖给宋引真了怎么办~
宋引真看出他的心思,于是拍了拍沈五郎的肩膀,道:“五郎,你相信我,倘若这批稻种能推广种植,你得到的东西绝不仅仅这样,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沈五郎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点头答应。
宋引真见状,直接挥手让一旁跟来的农户下地收割。
由于沈五郎开荒的这块地并不算很大,所以那两个农户没多久就将所有稻谷收割好,堆放在一起。
“既然如此,那我先行一步,等过后我让下人称一下这里有多少斤稻种,称好之后我会让人把钱给你送来。”
沈五郎点头。
宋引真带人离开后,几个人火急火燎地冲了过来。
沈五郎眼睛一眯,一眼就认出为首那人正是秦儒。
他对这个人可没有什么好印象。
“小子,听说你们村出了一批新稻种,短短半月就能收割,你知不知道那是谁家的地?”
沈五郎微微一笑,伸手指着空荡荡的地面,“不巧,您口中所说的地正是我家的。”
秦儒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地里,下一刻脸色大变,声音里都带着气愤。
“稻种呢?我问你稻种呢!”
沈五郎有些后悔,他没事招惹这个疯子做什么。
“割了,刚才让人拉走了。”
“拉走了!”
秦儒的声量瞬间拔高,“卖给谁了?说啊!”
沈五郎被秦儒抓着衣服,脾气一下子也上来了,于是在将自己的衣服从秦儒手中抢回后,他才咬牙切齿地说道:“卖给京城来的大人物,人家可是两百文一斤跟我收的。”
附近看热闹的村民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天啊!两百文一斤的稻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盯着沈五郎,秦儒的眼睛几乎快要喷火。
秦儒身旁的黑衣男子在听到沈五郎的话后先是一愣,随即就不淡定了,转头看向秦儒:“京城?莫非是宋引真?”
“恐怕是了,没想到被他抢先一步。”
秦儒咬牙切齿,先是恶狠狠瞪了沈五郎一眼,随后丢下蠢货两个字后转身离去。
沈五郎反应过来后对着他们的背影呸了好几声。
“你才是蠢货,你们几个都是蠢货!”
然而,秦儒很快就得知沈五郎地里出的那批新稻种,竟然家家户户都有。
于是他派人在村里转了一圈,试图从村民手里购买新稻种。
然而,清河村的村民早就一传十十传百,个个都知道沈五郎卖给宋引真的稻种是两百文一斤,所以当秦儒的手下上门购买时,毫无疑问地碰壁了。
第二天,几乎是整个清河村的村民都纷纷种植新稻种。
那几户率先种下的,无比庆幸自己的明智,而那些没有种,甚至把新稻种磨了壳当粮食的人家,则悔得肠子都青了。
因为秦儒的手下不仅找到那几户种植新稻种的人家,并且还以两百二十文一斤的价格收购他们日后地里成熟的新稻谷。
除了赵子松和周家,其余几户都跟秦儒的手下签了契约。
很快,秦儒就派了一队人马日夜在几人地里守着,唯恐再被人截胡。
殊不知,宋引真早就已经带几个手下,运着新稻种离开了永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