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我怀疑邮递局里有人泄露了我的稿件,我想用大队上的名义去邮递局,向邮递局的领导要求查清这件事情,不知道可不可以?”黎夏问道。
“当然可以。”大队长点了点头,立马去大队上唯一的一台电话前去给邮递局打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了,大队长跟对方说明了事情的缘由,挂了电话:“刚刚我已经跟邮递局的领导说明了事情原因,那边也说会尽快查清这件事情,给我们一个答复的,咱们先耐心等一下。”
“嗯。”黎夏点了点头。
约莫过了两个小时之后,电话终于再次响起。
大队长接了电话,电话那头说道:“是顾队长吗?我们刚刚已经查清楚了。”
“原来是我们局里的一个工作人员一直在追《招娣》这篇小说,那天他看到这封信是寄到《新晚报》报社的,就起了心思想要看看里面会不会有跟《招娣》有关的东西,没想到里面正好是《招娣》的原稿件。”
“他把稿子抄下来了,打算拿回去纪念,没想到路上却掉了,估计就是被你们大队上那个姓谭的知青给捡到了。
顾队长,麻烦你替我们邮递局向轻舟同志说一声对不起,我们邮递局里有不少人喜欢看她写的小说,这次的事情给她带来麻烦了,我们肯定会处分这个人的。”
挂断了电话,大队长在众人的期待中,向大家转述了结果,然后对面色煞白的谭明说道:“谭明,你为了去工农兵大学竟然敢冒充,看来你在这里接受的教育还不够全面!”
谭明受到了处分,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再过一年多运动就要结束,知青也能够返城了。
而像他这种受过严重处分的知青,城里的知青办不太会收,因为到时候是知青返城大潮,城里的知青本来就安排不过来,这种受过处分的知青很有可能是刺头,他们怎么会给自己找个烫手山芋?
不止如此,谭明的这种行为被别的知青很不齿,将来他在知青点的日子也不好过。
谭明崩溃不已,缩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顶,原本还以为可以通过这事成为大学生,结果《招娣》真正的作者竟然就在永宁村!
早知道……早知道他就说他是《我的知青岁月》的作者了!
这回他真是折了夫人又赔兵了,本来被糖厂开除他在知青点的名声就不是很好,这回算是彻底玩完了……
“黎同志,真没想到你竟然还会写文章,真是厉害!”
大队长对黎夏的称呼从‘卫城媳妇儿’变成了‘黎同志’。
“对啊,黎同志,你写的《招娣》实在是太好看了,我都看哭了好几回。但是看过了之后,只要一想到故事里招娣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美好品质,我做事都有干劲了,我也想像招娣那样!”
“我觉得我跟招娣也差不多,我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其实本来不应该我下乡的,但是我爸妈为了不让他们下乡插队,就把我的年龄改大了一岁,硬是把我的名字报了上去。
我下乡的时候才刚满十五岁,多亏了大家照顾我,重活累活都帮我干了。那个时候我每天都觉得过不下去了,其实现在也是,因为我觉得没有人在乎我。
可是我看了《招娣》之后,看到比我还要苦的招娣,哪怕再艰难也不会放弃,哪怕深陷泥泞也要奋力的向上爬,我真的特别有感触,我想,招娣可以,我为什么不行呢?”
“还有我,我看到招娣读书那么用功,这些天也忍不住开始看起书来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都没这个耐心,现在找了一套初中的书天天看,下次还打算找套高中的书看看能不能自学一下呢。”
“黎同志,我虽说是男同志,但看到你写的《招娣》时也忍不住感动。以前我从来不觉得男女有什么不对等的,但是看了《招娣》,仔细的思考了之后才发现好像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儿。”
“……”
当然,也有人想要问黎夏接下来的剧情,顾永年主动站出来替黎夏挡刀道:“我弟妹是一个有职业素养的作家,不会提前告诉你们剧情的,你们想看的话就等着下一期吧。”
他都还没看到呢!
黎夏被这群知青围了起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除了个别询问接下来的剧情的,别的话黎夏听了都非常感动。
是啊,这就是她写《招娣》的意义!
面对一些跟招娣一样有学习想法的人,她十分的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再过两年就会恢复高考,他们现在打的基础,将来会让他们离大学的校门更近一步。
当然,两年后要高考这话她只能在心中想一想,不会跟任何人说。
……
黎夏和顾卫城本来打算过完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再走的,可是临时决定去市里参加报社的庆功会和看冰雕,正月十五这天就得出发了。
顾念着顾爷爷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好,这次暂时不带他回部队,等顾爷爷恢复好之后,顾卫城再请假回来接他。
毕竟从东省回部队要坐将近四十个小时的火车,老爷子的病还没完全好,受不了这样的颠簸,万一路上再出点什么状况就不好了。
黎夏和顾卫城商量了一下,打算给顾红军和陈冬菊留下一笔钱,算是帮忙照顾顾爷爷的费用。
怕他们不肯要,还特地放在了枕头底下,等他们走了之后,陈冬菊收拾他们住的屋子,才会发现这笔钱,到时候就算是不想收也还不了了。
“妈妈,我们要回部队了吗?”晚上睡觉的时候,安安有些睡不着。
“嗯,途中在市里住两天,妈妈参加完了报社的庆功会再带着你一块儿去看了冰雕,咱们就回部队。怎么了?”黎夏温柔道。
安安的情绪有些低落:“我有些舍不得大家,但是我又想爱党他们了,又想回部队又不想回部队,妈妈,以后我们还会再来这里吗?”
“当然会了,这是爸爸的老家,以后只要爸爸有探亲假,我们就会回这里。”黎夏道。
安安听到这话放心了,能回来就好,他还想再跟小福姐姐还有小满弟弟一起玩呢。
第二天一早,顾卫城先带着妻儿去了顾爷爷的房间里,跟顾爷爷辞别。
“爷爷,等你的身体养的再好一点,我就会请假把你接到部队里跟我们一起住。”顾卫城说道。
说实话,顾爷爷一开始听顾卫城说要把他接到部队里去的时候,心里头不是很愿意。因为他在永宁村待了一辈子,早已经习惯了这里,但是这会儿看到孙子要带着曾孙和孙媳妇儿回部队了,心里头又舍不得了。
这种不舍让他清楚了自己的心意,他老了,没多少年好活了,要是能趁着接下来的日子跟孙子他们一家子好好的生活在一起,有什么不好的呢?
“好,爷爷等你回来接。”顾爷爷笑着说道,“还有安安,回了部队要记得给太爷爷写信啊,太爷爷等着安安的信。”
安安点点头,伸手抱住顾爷爷的胳膊:“太爷爷,我回去以后马上给你写信。”
“小夏,谢谢你,爷爷真的很感谢你能嫁给卫城,还给卫城生了这么个聪明的孩子。”顾爷爷对着黎夏说道。
黎夏摇了摇头,说道:“爷爷,我才应该感谢你,感谢你对卫城的教导,让他能这么负责有担当。”
……
一家人收拾了行李就准备出发了,顾永年负责用拖拉机送他们到县火车站。
顾大伯一家一路送到了村口,顾宝珠还专门请了半天假来送他们:“堂哥,堂嫂,这是我托关系买来的我们糖厂做的新品种的糖,就连外面的百货大楼都买不到呢,你们拿去吃。要是喜欢的话就写信告诉我,到时候我再给你们寄。”
顾小福:“安安,你记得给我们写信!”
顾小满:“安安哥哥,等下次过来我还带你炸牛粪,我保证不会再炸到我自己了!”
安安:“……”
顾红军、陈冬菊、丁荷花:“路上小心啊。”
还有好几个女知青来送黎夏了。
看着一张张充满了不舍的脸,黎夏心中忍不住酸涩,这就是离别啊。
疾风也没想到村里的好几条母狗也来送它了,吓得在拖拉机上没敢下去,天知道来到永宁村之后,一开始它还满村子撒欢,后来听说要给它配种之后,吓得它后来就没敢出顾家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