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江湖盟约的兵工坊依旧灯火通明。李志站在新改良的火龙车旁,指挥着工匠们进行最后的调试。墨星河拿着一份图纸,兴奋地说道:“李大哥,我把你说的烟幕机关做了优化,这一版的烟幕散布范围更大,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李志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好!朝廷的围剿行动越来越紧迫了,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全面封锁之前,打破僵局。”
这时,秦啸云从外面匆匆走进来,脸色凝重:“公子,刚收到消息,刘仲权和东厂的人正在调动大批人马,封锁东南地区的几条要道,他们似乎察觉到我们活动的范围了。”
李志冷笑了一声:“看来我们的计划起作用了,但也说明,他们不打算再留任何余地。接下来,我们只能先发制人了。”
与此同时,在江南总督府的密室里,刘仲权与东厂督主赵元功正商议对策。
“刘大人,那些江湖乱党烧毁了我们的粮草,如今民间又开始流传对你的不满之声。”赵元功冷冷说道,“此事再不解决,你的总督位置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刘仲权脸色阴沉:“我何尝不知道这些江湖人对我构成的威胁?但此人非同小可,手段层出不穷。我怀疑,他背后另有高人指点。”
赵元功眯起眼睛,声音低沉:“不管他背后是谁,只要抓住他,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刘仲权点头,随即道:“我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只要他们胆敢露面,便绝无生还的可能。”
赵元功笑了笑:“很好。不过,刘大人,朝廷中已经有人开始怀疑你治理不力。尤其是那个陈方,他最近的小动作不容忽视。”
刘仲权眉头紧皱:“陈方……确实是个隐患,但暂时还不是动他的时候。他毕竟是文官,若是现在动手,反而会给那些中立派留下话柄。”
赵元功冷哼一声:“那就让他多活几天,但你要记住,一旦他真的投靠了江湖盟约,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李志,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更大的棋局。他深知,单靠江湖盟约的力量,终究难以与朝廷抗衡。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朝廷内部的矛盾,为江湖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陈方是我们的突破口,但他一个人还不够。”李志指着地图说道,“我们需要找到更多愿意支持我们的人,不管他们是出于利益还是良知。”
秦啸云点头:“我明白了,我会让兄弟们密切留意朝廷中的各派动向。如果有谁对刘仲权不满,我们就想办法与他们接触。”
柳小蝶却提议道:“志哥哥,与其被动寻找,不如主动出击!我们可以制造一些小动作,让那些反对派看到朝廷的无能,从而主动靠近我们。”
李志思索片刻,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行动必须隐秘,不能暴露我们的真正意图。”
数日后,在东南线的一个重要关卡,朝廷的士兵正在进行例行巡逻。这条关卡不仅是物资运输的必经之路,也是刘仲权用来监控江湖盟约的重要据点。
夜深时分,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士兵们还未反应过来,就看到浓浓的黑烟迅速朝他们逼近。
“有敌袭!”守卫高声喊道,但烟幕已经弥漫整个关卡,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就在此时,几辆火龙车迅速突入阵中,车上装载的机关箭精准地摧毁了朝廷的物资堆。短短片刻,整个关卡已然陷入一片火海。
“撤!”柳小蝶一声令下,火龙车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等烟幕散去时,守军只看到满地的狼藉和一面写着“还江湖一个公道”的旗帜。
消息传回总督府时,刘仲权气得摔碎了茶盏:“这些乱党简直欺人太甚!竟然敢当着我的面挑衅!”
赵元功却冷笑道:“刘大人,不必动怒。他们这次虽占了上风,但也暴露了自己的力量分布。只要我们能找到他们的老巢,就能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陈方也收到了火龙车行动的消息。他在书房中踱步,心中百感交集。
“他们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但这样的江湖人,真能与朝廷抗衡吗?”陈方喃喃自语。
忽然,一名探子送来一封密信:“主簿大人,这是江湖盟约托人转交的信。”
陈方打开信件,里面只有寥寥几句话:
“陈大人,朝堂非净土,愿借此机,共探出路。——李志”
短短一句话,却让陈方的内心掀起滔天巨浪。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做出选择,否则只会在朝廷与江湖的博弈中被彻底抛弃。
兵工坊中,李志再次召集众人开会。他将地图摊开,指着朝廷的防线说道:“下一步,我们要利用朝廷的内部矛盾,逐步瓦解他们对江湖的控制。”
墨星河疑惑地问道:“大哥,我们的力量有限,能做到吗?”
李志笑了笑:“我们的力量确实有限,但他们的弱点在于内部不够团结。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点,就一定能逆转局势。”
苏清瑶走上前,轻声说道:“志哥哥,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李志握住她的手,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让江湖与庙堂找到一条共存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