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没有经过群臣,直接下旨意流放了刘长,相当于保了他一命。
按他犯的罪行,这些加一块,够他死个十几回的了。
大臣们也很无语,你这身为皇帝公然违反大汉律法,这让人很难做啊!
怎奈现在群臣里面,没有能站出来扛大旗的了,现在已经实打实的在衰落。
直到周亚夫崛起……
汉代的臣子就是这样,有权势的阶段一般在有权臣的时期,有人来扛大旗,所有臣子的权力都显得很大。
汉代毕竟太过久远,前面没有具体的例子参考,许多事情都是在自己摸索。
苏云在脑子里想着这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也想改进生产力,让大汉发展的快一些,可大汉现在的生产关系,根本不适合改变生产力。
同时,大汉现在主张无为而治,也不提倡变革,苏云没法违背这么一个大环境。
这次刘长的事,他也没有插手,毕竟是刘恒的家事,审讯定罪啥的,是御史大夫、延尉的职责,也不需要他管。
现在灌婴生病不能处理朝政,相当于就他一个丞相,光政务都忙不过来,哪还有空插手别人该干的事。
……
这几天,无数的群臣上奏请求处死刘长,都被刘恒压了下来。
刘恒真是头疼得很,看着这些堆成山的奏章,刘恒真的批不下去了。
刘恒起身,打算去看看太子最近的学习情况。
恰在此时,袁盎走了进来。
袁盎刚想开口,却被刘恒堵住了嘴。
“中郎将如果是来劝朕杀了刘长的,那就请你快回去吧,朕不想听。”
看着刘恒迈着步子要离开,袁盎赶紧上前行礼,“陛下,臣并不是来劝陛下杀淮南王的,而是有重要的事情相告。”
刘恒一听来了兴趣,赶紧回到了位置坐下,毕竟最近可很少听到其他的事情了。
“陛下,那淮南王刘长……”
袁盎刚开口,刘恒就听不下去了,急忙起身要跑。
刘恒心里暗骂:“口口声声说不是有关刘长的,开口就又是淮南王,我呸!”
“陛下,听臣说完啊……!”
刘恒: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就在刘恒马上要从后门走出大殿时,一个人影闪了出来,拦住了刘恒。
“陛下不妨听袁中郎讲完,有什么事也不急在这一时。”
刘恒还怀疑是谁拦住他呢,抬头一看,原来是云哥。
刘恒微微扭了个头,瞥了一眼袁盎,露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既然是丞相开口了,那我就给你袁中郎这个面子吧。”
刘恒说完,又坐回了位子。
袁盎抹了一把汗,心里暗叹道:“还是苏丞相的面子大啊!”
——————————
“淮南王把造反想的太儿戏了,只从谷口县派了40辆战车进攻长安,不过是想恐吓一下陛下而已,从他能坦然的说出其他那些罪行时,就说明他只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淮南王刘长自小没了母亲,由吕后抚养长大,骄横跋扈已久,如今突然失势,怕是受不了这种巨大的打击。
他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像样的惩罚,如今,这次押着他前往蜀地的邛崃山驿站,他必然吃不了这种苦,路上极有可能绝食而死啊!
陛下若是依罪法办他,那他是死有余辜,陛下还能落个秉公执法的好名声;
倘若他要是半路饿死,陛下怕是要背袒护亲族和杀弟的罪名啊!这样陛下可是真的冤屈了啊!”
听袁盎说完,刘恒确实很惊讶。
他说得不无道理啊!
刘恒又看向云哥,云哥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来人!”
“急忙派人去追!一定要把押着淮南王刘长的囚车给追回来!”
刘恒的语气很急,两名侍卫瞬间明白了这事有多严重,急忙下去安排了。
……
“驾……驾!”
两名士兵骑马携着皇命,飞速追赶押着刘长的囚车,终于在雍县追上了。
“有皇命,速速打开囚车!”
押送的官员不敢怠慢,急忙打开了囚车,上前喊了喊躺在里面的刘长。
可刘长倚在囚车的角落,一动不动。
士兵上前探了探鼻息,发现他早就没了气息,已经绝食而死。
押送的官员连连跪地求饶,“饶命啊!我们几人实在是不知道啊!一日两餐我等都有送,实在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饿死啊!”
两名士兵无奈,只能将押送的官员拿下,带回长安,听后刘恒发落。
在刘恒听到弟弟已死的消息后,哭的是悲痛欲绝。
他是想保下这个傻弟弟一命的,没想到这个傻弟弟居然绝食而死……
刘恒气愤不已,下令将押送的官员全部处死,沿途各县渎职的官员也一律受到牵连。
这也是刘恒第一次如此的大开杀戒。
弟弟已死,是非对错他已无心论辩了。
然后刘恒以侯爵的礼仪,将淮南王刘长安葬在雍县,并设立了30户人,日夜为刘长守墓。
群臣看到刘恒因为刘长的死如此大开杀戒,也不再敢谏,纷纷闭了嘴;
最近都老老实实的了,毕竟现在谁也不敢去触刘恒的霉头。
都知道这刘恒有手段,这时候要是谁再跳出来惹事,脑袋大概率得搬家。
……
刘恒这些天整个人都不在状态,饭吃不下去,奏章也不批了,直接让人全都送到丞相府里。
亲手保下的弟弟,最后还是死在了他自己手中,怎能让他不难受?
这样一来,苏云更难受啊!
这成倍增加的工作量,真让苏云压力山大啊!
苏云想去劝劝刘恒,走到大殿门口,却从里面听到了袁盎的声音:
“陛下,您一定要振作啊!
这件事不是您的错,是刘长有罪在先,此上天降下的惩罚,非人力可为啊!
陛下有三年事做得很好,已经在民间树立了不错的名声。
一来陛下对母亲极孝,是少有的孝顺之人,单说孝顺这方面,连曾参都不能比;
二来陛下不畏凶险,平定诸吕后,陛下不畏朝中的凶险,依然敢来到长安登基为帝,勇武超过了孟贲和夏育;
三来陛下乃是有德之人,先后五次推让天子之位,比许由都多了四次。
此次陛下流放刘长,是想磨砺他的意志,让他改过自新,是因为护卫不当而病死,这一切都是下面人的错。
陛下莫要把此事放在心上,若伤了龙体,陛下就对不起这天下的九州万民了。”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对刘恒这种人来说,劝的恰到好处。
刘恒调整了一下状态,站起身,冲着袁盎行了一礼。
“袁中郎说的对,是我太钻牛角尖了,对此事,不知您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