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鼓楼上,红灯笼红艳艳一圈,映照在下面人的脸上,看上去模模糊糊。
可江山一眼认出来了,上水南巷的张家两个妇人在人堆里窜来窜去,大声喊“小勇哎——小勇——”
还有别的大人喊小孩,噼里啪啦又一阵鞭炮掩盖了他们的喊叫。
小勇的妈妈和奶奶找到十点过了,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家孩子走丢了。
原来的情况,这个时间,小江山被两个姐姐已经拽回家里去了。
小江山现在是同名同姓七百户村二十五岁的年轻小伙。
自动铅笔和本子掏出来,写下一行字,江山走到乱窜的张小勇妈妈跟前,拍一下她肩膀。
“小勇妈,别瞎找了,快去皇庙巷找周万通。”
虽然本子上的一句话写的很清楚,可江山怕这妇人不认字,口头给她说清楚,再把本子塞给她。
接下来,张小勇能不能被找到不知道,江山有了理由去他家看那个双耳大肚土陶罐。
江山转身回一中家属院。
夏莹莹嘻嘻笑:“事儿办完了?”
“完了,也不是啥要紧事。”
江山刚脱了棉衣,洗个脚准备睡觉,房门被外面人敲响。
不会是张小勇妈妈找来了吧?
她拿了本子,有可能跟在江山身后跟进来了。
“咦?这会儿睡觉了是谁来咱家呀!”
夏莹莹嘴里嘀咕,打开门一看是亲弟站在门外,大吃一惊。
“我的天啦京京,你这会儿咋来了,妈说你就追来了我还不信。”
夏京京一脸沮丧。
“我能不追来吗,我回到家连一口热饭都吃不到嘴里。”
张兰又心疼儿子又抱怨儿子:“瞎说话,你爸不会给你炒个热菜吃馍。”
张兰给夏京京滚一碗丸子汤,瞪着眼睛骂他:“你要来明天早上来嘛,这么晚了你咋跑来的,咋找到这儿的?”
夏莹莹也很好奇,这会儿快十点了,京京咋找到这儿来的?
“妈,莹姐,有一趟火车是八点路过宁阳再到安泰,我坐上来了,从明天开始,我跟着我姐夫挣钱,我姐夫去哪儿我跟着去哪儿。”
江山擦完脚,嘴上乐呵:“我明天回村里一趟,你也跟着回去?”
夏京京想说他不去。
夏莹莹瞪眼斜他:“你也跟着去,看你姐夫忙什么你搭把手,你一天到晚不着家瞎混什么,是跑宁阳县城当街混去了?”
“谁跑县城当街混去了,我是忙正经事呢。”
夏莹莹嘴里哼:“你要忙正经事,你能跑来这儿?”
夏京京不说话了。
他和姐夫挤在一起睡在客厅墙角。
他翻来覆去一夜,搅扰的江山老醒,真想跑进小宝卧室睡在莹莹身边。
天一亮,夏莹莹先起床去学校上班,看客厅睡地上的男人半个光身子露在外面,悄悄给他盖上被子。
张兰也起来了,小声问:“你起这么早干么?”
“妈,星期一上班啊,高中学校必须六点半之前到学校。”
张兰这才意识到小女儿是每天要上班的人了。
如果没人来帮她看两个孩子,耽误她上班,更耽误女婿干事业。
等夏莹莹提着包出了屋子,张兰到客厅一脚踹醒自己儿子,骂骂叨叨:“你姐都上班去了你还睡?”
夏京京不明白了,莹姐去上班,自己怎么就不能多睡一会儿懒觉。
他的江家姐夫已经收拾利索了,脸上微笑:“娃舅,出去吃个牛肉面,咱要走着回我们七百户村。”
夏京京一脸不乐意:“走着去七百户村,那要走三个小时啊,就不能骑自行车?”
“没有自行车骑。”
夏京京不明白,姐夫在腊月里不是赚了一把钱吗,怎么就买不起自行车了呢。
“姐夫,你挣的钱呢?”
从房子里出来,夏京京一脸好奇问道。
“京京,那笔钱这段时间不能动。”
夏京京不明白,姐夫挣的钱为什么不买一辆自行车。
“姐夫,我爸拿出来的那一千你虽然没要,可我爸说给我莹姐了,你要来三百给你买一辆自行车嘛。”
岳父给了一千块的情况,江山要给小舅子说清楚。
“京京,我租一间铺子最少要交半年的租金,少不了五百块,还要去农贸市场进菜,也少不了两三百,你觉得咱爸给我的那一千敢买自行车?”
江山和夏莹莹手里实在挤不出来三百块买一辆自行车回家。
带着娃舅回村里,不能等到下午三点坐那趟班车,回到村里就天黑了。
这会儿开始走,两个大男人走快点,两个半小时就到村里了。
夏京京走了一个小时后感觉腿困气喘。
“姐夫,你腊月里赶骡子车做生意就是这样走来走去?”
“不这样走来走去怎么赚钱。”
“那你赚的钱呢。”夏京京问。
“一半给我们村打机井,一半给咱买兰驼。”
夏京京满脸吃惊:“啊?给咱买车,买来了先咱爸用。”
一辆兰驼从远处堂堂响着越来越近,夏京京看在眼里,就这样的兰驼三轮车吗?
“姐夫,你要给我爸买一辆吗?”
“京京,你爸也是我爸!”
“不是,姐夫,我爸给了你一千块,你就要给我爸买一辆兰驼?”
夏京京觉得江家姐夫犯傻。
他哪能想到,江姐夫是想让他爸拿女婿的东西手软,不计较他跟夏莹莹会怎么着,好让他和莹莹在安泰县一心一意守护两个孩子。
守护孩子的时候挣个十万八万的小钱钱。
“京京,给咱爸开的同时主要是给你开,从七百户村到安泰县城,你开一辆兰驼拉菜,一个月下来比你莹姐挣的多。”
开姐夫买的三轮车,夏京京心里满满当当,感觉两个半小时的路程走了两分钟半。
江山带着小舅子赶晌午九点进了七百户村,站在了李旺军家门口。
朝他家院里喊了一声,李旺军和表嫂都不在家。
“咦?表哥表嫂不在家,两个孩子也不在,开学了吗?”
夏京京提醒姐夫:“小学娃昨天开学呢。”
江山来村里,是拿家里的户口本,顺脚让李旺军开一纸介绍信,说明白小梅的家庭身份情况,明天去城关小学报名插班。
夏莹莹非要小梅这一学期就插进一年级班里。
她想让小梅上学的心情也是迫不及待。
今天正月十五,李旺军在地里忙塑料大棚的活。
搭好塑料大棚到现在刚好过去一周。
“京京,我知道他们一家在哪里。”
江山转身往李旺军家南面一块地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