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在打量他时,他也在打量对面林如海一行人。
小二说要搭船的是一个老夫子,带着他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孙女。
说要找一艘稳妥的船,因为路远,宁可多付些银钱,也要保证住的舒适和安全,吃食还要精细些。
他船上刚好还剩两间上等舱,原是订给了别人。
但今早刚收到消息,说那人家中老人突然中风了,他现在走不开,只能下次再合作了。
钱掌柜正心中懊恼,重新找合适的船客,这不是打乱他的计划,耽误他开船的时辰么?
这年头,有钱住上等舱的客人,并不多。
没想到刚与人谈完生意,掌柜就派人来问他行船的消息。
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两厢便利。
他正好要回船上,这就亲自来看,若人合适,他就直接带到船上了。
当下见举止对答都没问题,又接过几人的路引仔细察看。
林如海准备的路引是一个叫郑拓的老秀才的。
底下两个儿子,一文一武。
大儿子郑思城,从小不喜读书,好舞刀弄棒。
小儿子郑思远,却从会走路起,就书不离手,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郑思城的女儿郑雨萱,今年刚三岁。
路引都是早就准备好的,查起来根本看不出来什么,除非回宿迁去衙门里一一核对。
钱掌柜当然不想费那工夫,查看无误后,便问:“我们是午时初正式开船,老先生可还有什么要准备的?若没有,现在就可随我去船上了。”
林如海看了女儿和小妻子一眼,见她们都看向街上,便知她们还有要买的东西,便与钱掌柜约好了登船的时辰,又依钱掌柜所言,交付了一两银子的定金,便带着黛玉和权景瑶,外加一个魂不守舍的小宇轩,高高兴兴出门去了。
小宇轩一出门,就如脱了缰绳的小马驹儿,撒着欢儿地拽着黛玉的手往前跑。
他刚才等待的时候,看到有卖糖葫芦的,从风华轩门口过去了。
现在去追,应该还能追得上。
林如海经过一场大病,现在是彻底大彻大悟,一切都没有自身健康和家人平安喜乐重要。
所以这会儿也不拘着,只要与身体无大碍,便随他们去,只是跟在后面,只管付钱。
只是后来,见黛玉吃的,穿的,用的……但凡平日里用的着的,只管挥手买买买,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大堆,就连烧火用的木炭,小孩子玩得玩具,都各买了一大筐,小点的马车都不见得能一车装完。
不由将她拉到一边,小声劝道:“玉儿,我们是行路坐船,吃住四海商行都包在船资里了,用不了这许多,何况,我们带着这么多东西赶路,也不方便不是?不如少买点,等用到的时候再买不迟。”
黛玉看看已买到的东西,见确实已买了不少,便勉为其难地同意了。
只不过她神秘地冲父亲笑笑:“我们上船时只拿今早的包袱就好,别的东西我都有地方放,不会不方便的。”
她喊了店铺的伙计,将她们买的所有东西都装到一辆马车里,让店伙计送到先前经过的一个僻静巷子里,将货卸下,就让店伙计回去了。
林如海与权景瑶带着小宇轩,看着眼前这一大堆东西发呆,不明白黛玉为什么让伙计将东西卸在了这儿。
黛玉让小宇轩闭上眼睛,转过身,说要给他变个戏法。
小宇轩一听,小脸儿发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更是闪过兴奋。
变戏法,他最喜欢了!
他转身,索性将小脸埋进义父的膝盖上,以示他没偷看。
只听姐姐口中数着“一、二、三”,三个数数完,小家伙迫不及待地转身。
就见,刚刚还堆在他们身旁的一大堆东西都不见了!
小宇轩惊得张大了小嘴。
林如海与权景瑶也是目瞪口呆。
他们并没像小宇轩那样转身和捂眼,但正因为这样,才更震惊!
他们眼睁睁看着那一大堆东西,在黛玉的一挥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普通的戏法,哪有这么神奇?
黛玉笑着解释,这是她前两日刚刚练成的武功:袖里乾坤。
能将东西都藏在袖子里,而让别人都察觉不了。
林如海将信将疑。
权景瑶却是知道黛玉的前身的,她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恐怕黛玉是与仙界那边取得了联系,或者就是得了大机缘。
但她不说。
黛玉有这样的本事,是好事儿,她只有替她高兴的份儿。
小宇轩却是没有亲眼看见,嚷嚷着“不信”,让姐姐变给他看。
黛玉被她缠得无法,只得一挥手,将刚刚收进玉葫芦里的东西,又变到了地上。
然后一挥袖子,东西又消失不见。
小家伙这下相信了。
小眼神亮晶晶的,直呼“好玩”。
将姐姐的袖子翻过来掉过去查看,没找到东西,又将小脸凑在袖口,瞪大眼睛使劲往里瞅,直恨不得自己也能钻进姐姐袖子里去瞧瞧,那些东西到底变到哪里去了?
一家人花了好大一会儿工夫,才接受了黛玉拥有了神奇武功——袖里乾坤的事实。
之后,就是整理行囊。
三人只各留下两套换洗的衣物在各自的包袱里,每人身上带了几两碎银子,和一些铜板,将其余的东西和银票银两都一股脑儿让黛玉收进了她的“袖里乾坤”里。
毕竟,再没有比那里更安全的地方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