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丽回到家,车声惊醒了王萍,她披着衣服出来,眯缝着一双眼,问陈秀丽吃饭了没有,家里还有点剩菜。
陈秀丽让她赶紧去睡,不用管自己。
已进六月,天气开始热起来,陈秀丽在院子里洗漱一番,轻手轻脚地踏入周怡君的房间。周怡君此刻睡得正香,陈秀丽摸进被窝,搂过女儿。周怡君在梦里感应到妈妈的靠近,一头扎进陈秀丽的怀里。
母女二人,相拥一觉到天亮。
第二天是星期六,周怡君要去爷爷家上课,自从齐凤英走了以后,每次上课,都是周怡君去老周家,不让周炳仁两头跑了。
陈秀丽坐在炕上看周怡君整理画稿,想和她说杨峰的话在嘴边绕了一圈又咽回去,她不知道该怎么和她开始这个话题。
“你下午还走嘛?”早已经习惯陈秀丽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怡君问。
“这周末陪你,不走。”
“那你明天开车带我和姥姥去趟县里吧,爷爷家的宣纸快用完了,我想多买点,给他送去,姥姥想买一双鞋。”周怡君安排得头头是道。
陈秀丽本想在家好好呆个周末,但女儿的合理要求,她必须满足,“那还不如去申南,等你下课咱们就去,在申南住一晚。”
“那也行。”周怡君背上书包准备出门,“那我们抓紧点时间,我想去看看干妈。”
在林玉琴的病房里,陈秀丽祖孙三代看到了一个陌生女人。
“你是姐夫请来的新护工?”陈秀丽问女人。
“不是,我是她的朋友。”女人有些慌乱。
陈秀丽心下狐疑,“你是林姐哪个朋友,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女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所以然,拎上包跑了,这就更奇怪了。
陈秀丽当即来到护士站,负责护理林玉琴的护士有两个,陈秀丽暗地里偷偷打点过。
今日值班的是护士张姐。
张姐见到陈秀丽,摇着手把她引到走廊里,“你是不是见到个年轻女的,烫着头发,一张瓜子脸,有点雀斑,长得还挺好看?”
张姐的描述就是刚刚陈秀丽碰见的女人,陈秀丽心里的疑问更大了,“她是林姐家的亲戚吗?怎么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张姐面露鄙夷,“那可不是见不得人,她在追你林姐的老公王迁阳。”
“啥?”像王迁阳这种情况,有主动上门的女人不稀奇,关键还是王迁阳的态度,“张姐,那你知道我姐夫是什么态度吗?”
“要我说,林玉琴还真是找了个好老公,按我观察,他一直都是拒绝的,可这个女人她不要脸啊,主动上门要求照顾林玉琴,还说什么想和他一起分担,这不活脱脱的骗鬼呢嘛,我可不信她有那么好心,还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秀丽垮下脸,有句话怎么说,烈女怕缠郎,换成男的更是如此,柳下惠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个女人很明显是个扮猪吃虎的狠角色。
“其实你姐夫不错了,坚持了这么久,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变心的迹象,不过呀,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夫妻呢,我劝你还是做好心理准备。”
陈秀丽满心沉重地回到病房,将目光定格在林玉琴的脸上,她没有立场去苛求王迁阳什么,除了盼着医学奇迹降临在林玉琴身上,她什么也做不了。
这种无力感一直持续到周一去玉秀上班。
当陈秀丽的车驶进厂区,目之所及崭新的厂房和精神抖擞的工人时,那股子在医院集聚的郁闷之气开始消散,她一定要把玉秀做大做强,男人靠不住没关系,林玉琴还有她们的公司做后盾。
姜维新老早等在会议室,陈秀丽刚落座,他就把一份文件递给她看。
这是一份省里出台的《人参管理办法》。
陈秀丽草草浏览一番,省里对部分市县的人参种植情况做了规划,新图县,桓新县,还有隔壁淞远县都在其中。办法里规定,人参可以作为原料加工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日用化工品、工艺品等产品的,不过前提是要符合主管部门的相关行政许可。对于野山参,林下参,普通参也有了明文规定,不单这样,对于人参的加工也制定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简单地说,一颗人参从种植到加工成为原材料或者商品,都有了管理标准。
“这是好事啊。”陈秀丽很快从中嗅出商机,“以前人参只能作为药材和滋补品,现在可以添加到食品,化妆品,日用品里,这就意味着市场更广阔了。”
“没错,未来的几年,人参的销量肯定会成指数倍增长,咱们应该抓住机会,提前布局,只是人参生长周期长,越好的时间越久,咱们怎么未卜先知,哪里的人参保质保量?”
陈秀丽托着下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脑子飞快地转着,“姜叔,你说如果提前付给参农一部分定金,和他们签订合同,他们能同意吗?”
姜维新皱着眉头,思考片刻笑了,“这话你不该问我,你从小在农村长大,你们村里也有参农,你觉得呢?”
对于农民来说,种地的辛苦,不算什么,他们最怕的就是地里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提前预订这条路行得通,不过,农民向来保守,他们更喜欢有退路,必须在合同里加上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条款,才能更好地推进。
“咱们可以在合同里加一条,倘若最终的收购价格低于市价15%,参农有权退回订金,改卖他人,这样应该能有很多人买账。”
姜维新赞许地看向陈秀丽,年轻的脑子就是转得快,“不过成品人参我能看出来好坏,长在参园子里的我不懂,最好是有明白人考察完之后再签合同,要不万一签下来一堆,回头都不合格,那就得不偿失了。”
老马头背着双手在山头指点江山的样子从记忆里跳出来,陈秀丽准备请他出山,“姜叔,隔壁村有个老马头,我和林姐的第一桶金就是买他的参赚的,他是种林下参的专家,如果他能帮我,咱们的人参质量肯定就能保证。”
“那你快去请他!”姜维新也被陈秀丽传染上了急性子,“他多大岁数了,还能爬动山了不?”
陈秀丽想起去年有一次赶集看到老马头,红光满面拉着小孙子买零食,“硬朗着呢,放心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给忘了,咱们哪有钱?定金少说也得几万,就算二十个参园,是不是就要50万左右?”姜维新额头的川字挤成了一竖。
陈秀丽也犯了愁,林美琪说好的要打款过来,却迟迟没有动静,该不会变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