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板回到茶山,而且与学生兵们走的那么近,出乎预料。
“怎么啊,黄老板,和孩子们走到一块了,怎么回事?”
“石老板,你也脱离於陵茶庄了吧?”黄老板再度提及换地的事情。
“本来就是这里的,那是临时改行。”汉禹也很幽默。
“是这样,他们搞的识字班太好,我学了天,就与他们交上朋友了。”
“黄老板不识字吗?”
“认得自己名字,现在 又能认识别人名字了。你的这帮学生不错,文武双全。”
“那欢迎你经常过来。”
“我今天过来,还带了几个小工,除了认字,也要采茶了。”
汉禹正是为了春茶来的,想不到内行的黄老板也已经到来。
“我也是为这事来的,那就谢谢你了。孙排长,大家一起向黄老板学着点,采完之后支付他们报酬。”
“他们不要报酬,提出只想学认字免费就行。”
“黄老板,这不合适吧?”
“认字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太难得,大家也都愿意这么来。再说,他们讲的道理太好了,我们愿意听,天天来听。”
“什么道理,让你这么喜欢?”汉禹有点明白,估计是众生平等的内容,打动了他们。
“就是说,穷人不应该天生受穷,当官的不是天生当官的事情,说到我们心里去了。”
“本来就是这样嘛,通过努力,天下人人平等,这没错,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丰衣足食的安定生活。”汉禹随口说道。
“就是啊,没有文化真是不行,这不才好好学文化嘛。”
汉禹从地上拿起背篓放到背后,走进茶园开始采茶。
老家原先也有一片茶园,只是哪那一年发大水冲毁了,现在他干起这活来,一点也不手生,而且非常熟练。
黄老板看汉禹的手法,掐尖、摘叶、投放背篓 ,一气呵成,而且速度也特别快,完全是行家里手的架势。
大家见连长亲自下田,也都不敢落后,纷纷一起下地,一起采茶。
汉禹看他们的手法,不由得笑了起来:
“你们自己采的茶,待会炒制好了,你们自己喝,,千万不要拿去卖钱。”
“哈哈,”他们自己也笑了,因为这是技术活,不是下地就能干好的,连长这是在讽刺他们呢。
黄老板见状也笑了 ,赶紧停下手中的活,走过去带他们采茶,而且是手把手一点一点点示范,大家这才慢慢掌握技巧。
“什么事情都不难,但是学什么事情都不能急,要扎扎实实,从头慢慢来,认字,打拳,打枪,采茶,都是一个道理。大家明白了吗?”
“明白了。”
汉禹看他们的手势还是有点生,但是比刚才好多了,这才弯下腰开始快速采茶。
茶山不大,采茶的人数却多,后半晌就采好了,然后是杀青,架起大锅放上木料炒茶。
这个活,也就是黄老板和他带来的小工,以及汉禹几个人能干的了,别人却只能观望了。
汉禹和几位一起炒茶,喊自卫团他们去准备晚饭,好招待大家吃饭。
一时间,炊烟袅袅,一片安定祥和之气。
晚饭后,汉禹泡好茶,与黄老板和大家聊天。
“那地里的收入怎么样?”
“没得说,要说你真是宅心仁厚,这买卖对我们太划算了。”
“那就好,无所谓吃亏划算,各有各的需求,我喜欢这片茶山,而且得到了,你们得到了好的收成,一家人高高兴兴,这就是合适的买卖。”
“也是。茶帮那几个家伙送官了吧,我后来怎么也没有看到在官府受审呢?”
“那就不清楚了,官府的事情。”
“之后,各个茶山上的茶帮那些人都被官家抓了,是不是你们的功劳?”
“我们?有这个本事吗?就是茂林寺的几个武僧路见不平而已,可干不了官家的事。”
“你们自卫队怎么跑到县城啊,还采茶炒茶的。”
“我老家那地方穷啊,养不起这些人,不这么干怎么行?”
一通闲聊之后,黄老板告辞下山,汉禹当夜就在山上与队员们一起住宿。
汉禹喊过学生兵的首领,了解情况。
“这些天,外面像黄老板这样道茶山认字的人多不多?”
“有个百八十号吧。”
“记住,只要本地人,外地人一律不许参加。”
“知道了。”
“那就好,以后讲道理的时候,只限他们中的带头人参加,再让他们向自己带来的人传达,千万不要大呼隆,弄的外面传言很多不好。”
“奥,明白了。”
“领悟快的,要重点辅导,让他们成为自卫队的后备力量。”
汉禹已经看出来,任何先进组织与先进思想,根本离不开大众的参与,而大众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玉帅所以这么被动,就是与大众脱离太多,只走上层路线了,结果是上头领军人物如韩坤,如方川,如三省军等之类一旦犹豫反水,或者起了反心,大军上下一起反水,闹到了不可收拾。
他看到了这个好的开端,当然就要坚持下去,落实到底。
有时间,要与钱排长一起聊一下,发展组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端午到了,范师长差人喊汉禹去看龙舟竞渡,这可是荆楚省的一个大节日。
汉禹对这些事情本来不感兴趣,却难以拒绝一片盛情,带着几个随从一起到了竞渡现场。
临行,汉禹从司令部取了几份最近的报纸,在大家呐喊助威的时候, 他却在静下心看着最新的形势变化。
三省军再次出动直达京师,这实际是抄了玉帅的后路。方川所部还是稳稳当当的待在且介亭那里与附近,一兵一卒也不曾出动支援玉帅。叛军的进军步伐有所放缓,但是汉禹看出来一个明显迹象:
他们在经过的每个县,都安排了自己人经营县府,同时招募当地力量保护安全,主力部队虽然慢,但却是稳稳的向北行进,而且也是在获取人心支持。
看得出来,这一次的叛军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想一举获胜。
玉帅这边,主力都到了江边,人数有所增加,但其实都是刚刚招的新兵,力量并没有真正增强。而一向多变的大漠军却发出通电,表示脱离京都玉帅体制,接受南方叛军调遣。
这可是真正的捅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