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他的作品并不被普遍看好,甚至一幅作品可能仅售数万元而已。但是到了后世,在2017年的某场拍卖会上,黄宾虹的作品《黄山汤口图》以超过三亿元成交,其他作品也多达到千万级价位。
尽管何雨柱本人并不算痴迷于字画收藏,但也认为这样的珍品多多益善,由于自己已经拥有郑板桥与齐白石的字画,对徐合生手中的黄宾虹作品也不禁产生兴趣。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你抓捕敌特的消息呢!最近老是听到阎老师谈起你。柱子兄弟真是年轻有为,不仅是小英雄,还是羊肉馆的大老板啊,真让人佩服!”徐合生长着笑盈盈的脸庞,言语里带着几分讨好。
能够结识这位年纪轻轻却能取得一定成就的年轻人,无疑是很棒的。
他也听说了何雨柱之前帮助了贺老爷子,而前几天他还试图用黄宾虹的画换贺老头手里的画作,结果被对方果断拒绝了。或许通过何雨柱这里能找到新的转机?
面对如此恭维,何雨柱谦虚道:“您可能有点误会啦,我也就是个管理者,称不上什么老板呢,现在的我还没有这个能力做东家。”
这时,坐在一旁的阎阜贵微笑着帮腔解释道:“雨柱确实只是管理羊肉馆的工作,并不是真正的掌舵者。”
“徐老师,柱子的确是这家羊肉馆的经理。之前他在丰泽园是二厨,本有机会在那里继续发展,但他突然辞职了。因为羊肉馆的掌柜表示打算把生意交给他管理,这才有了现在的京味羊肉馆。”
“恐怕就连现在的羊肉馆掌柜也不知道,柱子把馆子经营得如此出色。”
徐合生愣了一下。当听说整个羊肉馆竟然由何雨柱一个人撑起时,他也感到惊讶。
他望向何雨柱的目光中满是敬佩,并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与徐合生随意聊了几句后,徐合生笑道,“对了,柱子兄弟,听说你和贺老头认识。能不能帮我个忙?”
何雨柱表情微变,“徐老师,请说。”
果不其然,徐合生提出了想通过何雨柱请贺老头换画的事。何雨柱立刻明白了,心里暗叫:这不是让自己去做说客吗?
“徐老师,实话实说,贺老对我提过这事。他对那幅苏轼墨竹画极为珍视,已明确表示这幅画他会带着进棺材。我去劝也无济于事。”
何雨柱无奈地看向徐合生。
阎阜贵忍不住冷嘲热讽道:“不就一幅画吗?现在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事还管这个干啥?”
对于阎阜贵这种斤斤计较的人,何雨柱觉得跟他理论毫无意义。徐合生长叹一口气。
“既然这样,也只好如此了。”
然而,何雨柱又补充道:“其实我也很感兴趣字画收藏。不知道您手中的黄宾虹字画是否愿意割爱?我会给出公正的价格。”
他补充道:“这次在羊肉馆的消费我全包,另外,我还赠予三次免费羊肉宴。”
一次在羊肉馆用餐要花两三万元,三次大约等于十万元,这对月薪才几千元的徐合生来说可算巨款。
由于家境贫寒且有个性相近贾张氏的老母亲常在外沾花惹草,徐合生生怕被家里人施压卖掉字画,虽然不舍但也很动心。“嗯……我考虑一下吧。”
何雨柱悄悄地看了一眼阎阜贵,心里依然在犹豫。其实他的迟疑主要源于对价格的不确定——具体来说,是何雨柱还没有明确提出愿意出多少钱。
“要不这样吧,你那幅画有多大面积,我再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何雨柱转向徐合生,诚恳地说,“我真心喜爱这些书画,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恳求您了。”
阎阜贵听了这番话后,有些不甘心地想:大家都听说何雨柱最近因协助公安机关抓捕敌特分子得到了一大笔奖励——一千元呢,看来他确实有钱任性啊。
“那张黄宾虹的作品大约有10.6平尺。”徐合生平静地答道。
思索片刻,何雨柱伸出一根手指:“这样吧,我给三万一平尺,一共10.6平尺的话就是31.8万元,不过为了表示诚意,我就给你35万。你觉得怎么样?这应该是相当合理的价码了吧。”
这是1950年的时代背景,虽然黄宾虹已经开始有名气,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领会他作品中的妙处,能够识得这种艺术品真正价值的凤毛麟角。就市面上而言,类似作品大概在一万多一平尺左右,而现在何雨柱直接提出了3万的价格,着实令人咋舌。这一口价便是35万元,相当于阎阜贵大半年工资,而且还有额外的好处可享受。
阎阜贵在一旁插嘴说道:“徐老师您一直说自己没钱成家吧,卖了这幅画之后存点钱应该就够了嘛。”
徐合生考虑了一会说:“我想把之前提的那些羊肉馆的免费餐饮换成十五万,不知道何经理意下如何?”
“只要徐老师愿意割爱,那就没问题。”何雨柱爽快地答应了。
徐合生动容地点了点头,转身就跑回家取来了书画。看到这个情景,阎阜贵略带无奈地跟何雨柱聊了起来:“何兄你既然钟情于字画也罢了,可是五十万买一幅画也未免太夸张了吧,有这些钱不如好好改善一下生活质量多好。”
何雨柱心想:阎阜贵他们不了解这些书画未来的惊人价值,在未来的一些拍卖会上甚至能够达到上亿的估价。但他并没有把这话说出口,而是继续与朋友们谈天说地。不一会儿,两人就带着画进了羊肉馆二楼的包厢,并由田枣送上了一壶好茶。
随着画卷缓缓铺开,画中呈现的山水景色让何雨柱瞬间沉浸其中。山峦雄伟厚重,森林茂密苍劲,几间茅舍点缀于山间,小桥跨越水面、渔人劳作和文人士大夫泛舟的场景跃然纸上。
“景色布置有序,疏密有致,布局合理,构思巧妙。既展现山川的雄浑壮阔,又不失林间居所的悠闲散逸,这真是一幅佳作。”
何雨柱见到这幅画后不禁发出惊叹。
黄宾虹在早年曾师从李流芳、程燧、髡残、弘仁等明清画家,并学习了宋元各家的手法。他的作品注重虚实结合、繁简相宜与疏密均衡。笔法上,他借鉴篆书技巧,用笔劲健有力,在行笔严谨处更展现出纵横错落之美,这一时期的风格称为“白宾虹”。
到了70岁以后,因游历巴蜀而领悟月影壁移和青城雨景等绘画技法,作品因此更为淋漓尽致、厚重华茂;喜欢同时运用积墨、泼墨、破墨、宿墨等手法,使画中山川层次分明,气势恢宏,惊世骇俗,进入了“黑宾虹”时期。
“此画为黄宾虹于1947年、也就是84岁时所作。那一年他曾前往武夷山游览,建溪便源于武夷山区,乘舟行驶其间,两旁风光令人难以忘怀。故有此创作。画中四句诗文截取自元代诗人黄清老的《入武夷霁色可喜》,与画景交相辉映。画名为《闽江泛舟》。
技法上,左侧溪山杂树以浓重杂乱的黑色绘制,并施少量石青、石绿及适当留白,增加了画面透气感。楼阁、小桥和人物则用细线描绘,形成粗细对比。整幅画面笔墨浑厚,意境深远幽静,反映出黄宾虹一贯倡导的‘法备气至’与‘笔精墨妙’的境界,追求的是内在美感。”
讲解过程中,徐合生的情绪逐渐兴奋起来,因为何雨柱竟然也理解了一些其中的门道,这让他十分欢喜。至于这幅画的来源,何雨柱并不了解,但他记得后世的一次拍卖会上,黄宾虹的作品以一平方尺179万的价格卖出,如果以此比例计算的话,这幅约10.6平方尺的画作估价将近2000万元。
既然黄宾虹已经进入“黑宾虹”阶段,技艺达到了巅峰水平,那么画中山川层层深厚,磅礴的气势自然不言而喻。“遗憾啊”,何雨柱心想,“如果是《黄山汤口图》,那它的价值恐怕要上亿。”于是他对自己的收藏有了更多期待。
想到这里,他立刻做出了购买决定:“徐老师,既然这是真迹,咱们就按君子之约办事,这50万元是诚意订金,请你数一下。不过我们需要立下字据,证明您已将此画售予我。”
何雨柱此举不仅是为了保证交易公正,更是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纠纷。看到对方真的拿出五十万元现金,且态度极为诚恳大方,徐合生满脸堆笑:“当然可以,一切都没问题。”
片刻之后,交易顺利达成。
经过一番周折,两人终于完成了字据的签订。而何雨柱再次有幸收藏了一幅字画。他的存款原本有3530万元,在这次交易中花费了50万元后,余额剩下3480万元。当然,他古玉空间里还有价值不菲的十根金条(“大黄鱼”)以备不时之需。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在从羊肉馆忙碌了一天后,何雨柱赶回家,去红星小学接妹妹何雨水,并一起回到四合院吃饭和洗漱。
就在这时,“柱子哥,在吗?”许大茂正一脸不好意思地站在门口等待何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