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过,在医学领域中,存在许多有趣的现象——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喜欢去的地方等,都有可能与身体的不同状况存在联系。
这些都反映着外在表现与身体内在状况之间的联系。
我们可以从一些常见的身体特征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以做手术为例,这是一个较为直观的医疗手段。
最简单的手术操作方式之一,就包括打开身体的某个部位然后再缝上。
在这个过程中,西医和中医其实都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不能说这一切归根结底属于西医。
手术往往讲究的是精准的解剖和直接的干预,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处理。
当然,中医则更注重由表及里的整体调理,从身体外在的表现去推断内部的状况。
就拿人们的眼睛来说,白眼球的颜色就能透露出一些健康信息。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的眼睛时,发黄的白眼球可能暗示着肝脏方面的问题,比如黄疸。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使巩膜(白眼球)、皮肤等被染成黄色。
如果白眼球上有红血丝,可能是用眼过度、眼部感染或者患有高血压等情况导致的。
当然,有红血丝也可能只是因为没有休息好。
如果发现白眼球有黑色的斑点,有可能是色素沉着,不过也有小部分情况可能和肠道寄生虫有关。
白眼球的颜色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状况,不同的颜色表现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健康问题。
在中医上,瞳孔的黑色程度也很有讲究。
一般来说,瞳孔越黑,颜色越深,通常说明这个人的精力越充沛。
当一个人精力消耗过多时,瞳孔的颜色就可能会发生变化。
而且这种颜色的变化与人种也有一定关系。
颜色深且暗往往反映着健康程度比较高,也意味着身体处于较为初始、良好的状态。
像少年时期,身体状态较为旺盛,一般眼睛的颜色就会比较暗,色泽较重。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老人,他们的眼睛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
观察许多老人的瞳孔都会变得浑浊。
这不仅仅是眼睛本身的变化,更能从侧面说明身体整体机能的改变。
在没洗脸的时候,脸色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往往也与相应的器官有所关联,比如心通舌,肺通鼻,不同部位与不同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脸色发黄,除了可能是食物因素(比如大量食用南瓜、胡萝卜等)导致的之外,和眼睛发黄类似。
也可能是肝脏功能异常的信号,因为肝脏问题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进而使脸色蜡黄。
要是脸色发红,可能是因为皮肤较为敏感,受到刺激后的反应。
也可能和心血管系统有关,比如血压突然升高时,人的脸色容易泛红。
脸色发青的话,有可能是血液中缺氧导致的,这也许和肺部功能不佳有联系。
因为肺的换气功能如果出现问题,氧气输送不足,脸色就可能会出现这种变化。
脸色发黑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一个提示,肾脏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当肾脏出现问题时,毒素堆积等情况可能会反映在脸色上,使脸色暗沉发黑。
当然,除了眼睛与脸色,舌头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
在元宋时期就已经有舌诊的相关记载。
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舌苔以及舌头的状况,能够了解到脏腑的信息。
舌头颜色方面,正常多为淡红色,表明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
若舌头比正常淡红色更红,可能是体内有热,如心火旺时舌尖易红,伴有心烦、失眠等症状。
暗红色或紫红色可能提示体内有瘀血,血液循环不畅,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长期气滞血瘀者可见,还可能伴有身体局部刺痛等表现。
淡白色则多是气血不足的体现,常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有关。
舌苔方面,正常为薄白苔,是胃气充足、身体健康的表现。
白厚苔可能是寒湿内盛或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湿、痰湿停滞体内,伴有身体困重、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
黄苔通常表示有热证,舌苔薄黄可能是风热感冒初期,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
黄厚苔可能是脾胃湿热或大肠湿热等,会有口苦、口臭、腹胀、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等情况。
无苔或剥落苔,若后天出现,多是胃气匮乏、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等,可能伴有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舌头状况方面,胖大舌多是脾虚湿盛的表现,舌头比正常大且边缘有齿痕,可能出现肢体浮肿、腹胀、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裂纹舌若后天出现,可能与阴虚火旺有关。
还有爪甲,这属于体外方面,它也反映一些身体状况,主要归类于皮发、骨牙等方面的状况。
皮发与肺有关,骨牙与肾有关。
肺主皮毛,肺气充足则皮毛润泽,若肺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毛发枯黄等情况。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牙齿也为骨之余,肾脏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牙齿松动、头发脱落或早白等现象。
所以通过观察爪甲以及皮发、骨牙的状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断肺和肾等脏腑的健康状况。
我们甚至可以根据骨架的大小来初步判断身体的一些情况。
因为人体就像是一个大机械,有着系统的判断方式。
骨架的大小各有优势,不同的体型可能在健康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潜在问题。
此外,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筋,脾主肉,心主贯脉(类似于血管之类)。
像平时我们经常压压腿,这样的运动有助于疏肝理气。
这样的运动还会涉及到我们的跟腱。
跟腱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部位,它属于“筋”的范畴。
一般在运动的时候,如果突然发力,很容易伤到跟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跟腱断裂。
虽然现在有很多接跟腱的办法,但是跟腱断裂后,身体的代谢会受到阻断。
从而使得跟腱很难再生长。
所以代谢这方面对于身体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仅要清楚跟腱在身体的哪个位置,还要了解它平时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它受伤后会不会扩大范围。
我们把研究的范围再扩大,还包括肌腱以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因为我们的姿势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代谢。
对于那些受伤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注意,继续加重的话,就会感到疼痛。
再严重还会肿起来,要是情况更进一步恶化,甚至就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要从各种细微的方面去了解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以便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体检、关注身体的各种变化等方式来做到这一点。
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身体特征所反映出的健康信息,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在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对于不同的医疗手段和中医理论中的相关知识,我们也可以适当学习。
以便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和健康维护方法。
例如,了解手术中中西医的不同优势,能让我们在面对疾病治疗时有更全面的认识和选择。
对于眼睛、舌头、爪甲等身体部位所蕴含的健康奥秘,深入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