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963年1月1日上午
广东省公安厅一处
陈振忠,广东省公安厅政治保卫处处长,刚刚放下侦察科冯科长从罗湖检查站打来的电话。
政治保卫处,公安厅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个处。在新中国公安事业诞生之初,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与隐藏的敌特作斗争,是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政保工作从来都是摆在最突出位置的,在公安部叫一局,在省公安厅叫一处,在县公安局叫一科。
1949年12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安厅成立时,只有办公室、人事处、政治保卫处、治安行政处、情报处五个业务处室。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省厅已经发展到政保、治安、刑侦、内保、边防、消防、预审、劳改、交通、警卫等十多个业务部门,但政保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
陈振忠早年在部队从事敌工工作,后来又参加过广州的地下党工作,建处之初便是政保处的一员,两年前由副处长接任处长。也许是工作环境造就的原因,棱角分明的方脸显得老成持重。
每逢“五一”、“十一”、新年、春节,必定是台湾特务机关加紧进行骚扰破坏,阴谋实施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行动的高发期,也就是政保干警高度防范戒备的时间段。因此,今天虽然是元旦,除了布置好严密的社会防范措施外,厅里上至主管政保工作的郭曼国副厅长,下至各处、科主要领导均全员在岗值班。
陈振忠抚了抚宽宽的额头,沉吟了少许,又拿起电话拨了个分机号:“郭厅长吗?我陈振忠,莫之英入境了。”
电话那头问:“确认是他吗?”
“确认!”
“就他一人?”
“没发现有同行者。”
“很好,盯上了吗?”
“已经跟上了。”
“注意,宁可跟丢,也别惊动。”
“嗯,好的。”
“其他按布置好的去办吧。”
“是!”
陈振忠一手按着叉簧挂断了电话,一手还举着电话机,正想着下个电话打给谁,门口传来敲门声。
“请进。”
进来的是抱着文件夹的处保密室主任。
陈振忠一边签收文件,一边问:“今天侦察科谁值班?”
保密室主任答:“是田副科长。”
“怎么你送文件?”
“领导带头值班啊,这不,我这个主任都干保密员的活儿啦。
陈振忠:“你一会儿路过侦察科把田之雄叫到我这儿来。”说完起身,信步走到隔壁办公室,门开着,副处长方梅正凝神思考着写材料,左手指缝间还夹着根袅袅冒烟的香烟。
陈振忠问:“怎么安排田之雄值班?今天是大年初一,小田孩子还不满周岁呢,怎么不照顾照顾?”
穿着双排扣列宁服的方梅抬起头,甩了甩齐耳根的短发,顺手掐熄烟头,诉着苦说:“没办法呀,厅里文件要求各处、科主要领导过节期间带班,他们冯科长出差了,只好让小田值了。”
“处里有我值班就行了,你跑来做什么,过年了你还不回北京跟老公团聚团聚?”
方梅白了他一眼,一口京片子嘎嘣脆:“你尽说漂亮话,处里这么忙我走得开吗?再说,厅长也得批呀,你批准管用么?”
方梅是处里的大管家和笔杆子,正牌燕京大学毕业生,别看才三十多岁,却是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早年在华北城工部领导下做过地下学运工作,曾经参加过接收旧北京警察局的工作,是老厅长谭政文调来广东省厅时,点名从北京市公安局带过来的。她丈夫已经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处长,被北京市局扣住死活不放人,夫妇俩只好暂时两地分居了。
“你这张嘴啊,好话都不会好说。”
方梅开心地哈哈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陈振忠悻悻然回到自己办公室。
没一会儿,田之雄敲门进来:“处长,你找我?”
“你手里的案子都结了吧?”
“都结了。石磊山那伙空降特务的案子早就移交给预审了。”
“嗯,好。”
陈振忠站起身,走到田之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亲切地说:“啊,没事,你看,你刚从北京学习回来,就派你去阳江抓空投特务,把人带回来了又接着忙。你孩子还小,刚过新年,放你两天假,早点回去陪老婆孩子,明天就不用过来了。这里有我呢。”
田之雄高兴地说:“谢谢处长!”
陈振忠搂着他的肩膀,顺手拉开办公室的门:“现在就回去吧,有时间抓紧温习一下业务,也许还有你家亲戚来串门呢。”
田之雄微笑着敬了个礼,转身离去。陈振忠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倏忽消失,面沉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