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个月当中,张嫣可谓是身心俱疲。自从为王夫人成功进行剖腹产之后,她的名声在京城的富人圈和达官贵人府上迅速传播开来。但凡哪家的小妾或夫人难产,都会派人来请张嫣过去看一看。
有的确实情况危急,需要剖腹产才能保住母婴性命;而有的仅仅是宫口还未开全,本可顺产,却也非要张嫣到场才安心。如此频繁的邀请,让张嫣烦不胜烦,毕竟每天这样奔波实在是太过劳累。
于是,在这两个月期间,张嫣决定挑选几个伶俐的医女,在东宫之中传授剖腹产的要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几个医女被召集到了东宫的一间宽敞屋子里。屋内摆放着几张桌子,上面放着橘子和苹果,还有一应的手术器具和消毒用的酒精。
张嫣神情严肃而专注,她拿起一个橘子,对医女们说道:“首先,你们要明白剖腹产并非简单的开刀,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着两条生命的安危。”
医女们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张嫣的动作,手中拿着纸笔,准备随时记录。
张嫣接着说:“在开刀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消毒准备。就像这样,用酒精仔细擦拭刀具和双手。”她边说边示范,动作熟练而规范。
医女们跟着模仿,虽然略显生疏,但态度十分认真。
张嫣继续讲解:“开刀的位置和深度要精准把握,不能有丝毫偏差。”说着,她小心翼翼地在橘子上划开一道口子,“看到了吗?要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
医女们凑近观察,不时点头,脸上露出紧张而又专注的神情。
其中一个医女问道:“娘娘,若是遇到出血过多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张嫣耐心地回答:“这时候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出血点,进行止血。”
就这样,张嫣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演示着,医女们也努力地学习着,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
然而,张嫣频繁外出应诊的行为引起了朱高炽的不满。朱高炽皱着眉头说道:“嫣儿,你贵为太子妃,怎能如此频繁地出入他人府邸?这有失身份。”
张嫣无奈地说道:“太子,那些产妇性命攸关,臣妾怎能置之不理?”
朱高炽依然坚持:“但你也应考虑自身的地位和影响。”
朱高炽不同意,张嫣也没去了。结果,在朝堂之上,众大臣纷纷参奏太子和太子妃,指责他们不顾他人死活,有失皇家体面。
张嫣在宫中听闻此事,心中烦闷不已。朱棣得知后,安慰她道:“嫣儿,先忍耐几个月,等教会这几个医女,你便可甩手不管了。”
张嫣叹了口气,说道:“父皇,臣妾明白,只是这期间实在是劳心劳力。”
徐皇后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嫣儿,你的善心众人皆知,但也要顾全大局。相信度过这段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张嫣点了点头,说道:“多谢母后开导,臣妾定当尽力而为。”
尽管面对诸多困难和压力,张嫣心中依然坚定。她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要教会医女们剖腹产的技术,还要继续推进各项发明和改革。
“既然老天让我来到这个大明,我一定要做出一番好事业,让百姓受益。”张嫣暗暗发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嫣一边继续教导医女,一边操心着青霉素和碘伏的研制,还要处理织布厂的诸多事务。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挑战,但她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女们的技术日益精进,而张嫣也在这艰难的历程中不断成长和坚强
在这无比忙碌的时光里,张嫣好不容易寻得片刻闲暇。她惬意地躺在摇椅上,手中轻握着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时不时抿上一口,感受着那股清凉与酸甜在口中散开。一旁的小桌上,摆放着一块精致的蛋糕,她悠然地品尝着,思绪也随之飘飞。
“哎,这样的日子多美好呀!”张嫣在心中暗自感叹,“只是不知何时才能真正迎来这般舒舒服服、毫无牵挂的时光。” 尽管心中怀着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但她也深知,前方还有诸多事务等待着自己去处理,仍需继续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