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成功地将孙若薇安排到了厂子里面,孙若薇脸上洋溢着喜悦,恭敬地说道:“多谢娘娘,我在这里定能有用武之地,也可以好好学习织布之类的技艺,在宫廷里做杂扫实在难以施展我的才能。”
张嫣微笑着回应:“那你好好干吧。”
看着孙若薇充满期待的神情,张嫣转身离开了厂子。然而,在回去的路上,她的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她不停地思考着,自己将孙若薇带离朱瞻基的世界,究竟能否改变历史的走向?
张嫣满心忧虑,暗自揣度着:孙若薇一个无权无势的女子,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后乃至太后之位的?这背后是否有隐藏的势力在支持着她?孙若薇的家庭背景普通,究竟是谁将她带进这宫廷的深宅大院?这其中是否存在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一连串的疑问在张嫣的脑海中盘旋,让她愈发心烦意乱。她不禁长叹一声:“哎,不想了,或许是我杞人忧天,走一步看一步吧。”
她努力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想到既然孙若薇已经离开了,那么接下来应该把胡善祥找出来。只是,这时候的胡善祥究竟在哪里呢?是在宫廷里当宫女,还是在宫外当大家闺秀?
张嫣回到宫中,坐在榻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回想着历史的记载,试图从中找到关于胡善祥此时下落的线索。历史上的胡善祥,究竟是早早便进入了宫廷,还是仍在宫外享受着闺阁生活?
张嫣越想越觉得思绪混乱,她起身在房间里踱步,窗外的微风轻轻吹拂着纱幔,却无法抚平她内心的焦躁。
她唤来李嬷嬷,询问道:“李嬷嬷,你可知有名女孩子叫胡善祥此时身在何处?”
李嬷嬷微微欠身,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娘,老奴也不太清楚。这胡善祥的行踪,或许还需进一步打听。”
张嫣眉头紧锁,说道:“尽快去查清楚,此事至关重要。”
李嬷嬷领命而去,张嫣则继续在房间里苦思冥想。
她想到,如果胡善祥还在宫外当大家闺秀,那么是否应该提前将她接入宫中,加以培养和教导,以便日后能更好地辅佐君王?可若是她已经在宫廷之中,又该如何寻找到她,并且在这复杂的宫廷环境中保护她,让她不被权力斗争所伤害?
时间在张嫣的焦虑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终于,李嬷嬷回来了,她神色凝重地说道:“娘娘,老奴打听到,胡善祥如今仍在宫外,尚未入宫。”
张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那即刻派人去将她接进宫来,切不可走漏风声。”
李嬷嬷应声道:“是,娘娘。”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派去接胡善祥的人回来禀报说,胡善祥的家人对入宫之事有所顾虑,担心女儿在宫中受苦。
张嫣坐在宫中,听了李嬷嬷的话,想了想,对着李嬷嬷说道:“李嬷嬷,你去胡善祥家传话,就说我很喜欢胡善祥这孩子。听闻她是大家闺秀,刺绣功夫了得,琴棋书画亦是样样精通,我希望她能来宫里给我作伴。让她家中之人安排她进宫,伺候在我身旁。”
李嬷嬷领命后,心中思量着该如何说服胡善祥的家人。她带着小梅,来到了胡善祥家。
胡善祥的家宅气派却不失典雅,李嬷嬷被引入正厅,见到了胡善祥的父母。
李嬷嬷恭敬地行了礼,说道:“胡老爷、胡夫人,老奴此番前来,乃是奉了张嫣娘娘之命。娘娘对贵府小姐胡善祥赞赏有加,娘娘说小姐端庄贤淑,才情出众,实乃难得。如今娘娘在宫中深感孤寂,渴望有像胡小姐这般优秀的女子相伴左右。入宫伺候娘娘,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小姐未来的一条光明之路。宫中虽规矩繁多,但有娘娘的照拂,小姐定能安然无忧。且娘娘宅心仁厚,定会为小姐的前程多加筹谋。日后若有机缘,小姐或许能在宫中博得一番锦绣前程,为家族增添荣光。还望胡老爷和胡夫人能成全娘娘的这番心意。”
胡善祥的父母对视一眼,面露犹豫之色。胡老爷说道:“入宫之事,非同小可,小女年纪尚幼,我们实在担心她难以适应宫中生活。”
李嬷嬷赶忙说道:“胡老爷、胡夫人请放心,娘娘定会视胡小姐如己出,悉心教导,百般呵护。况且胡小姐如此聪慧,定能在宫中有所作为。这也是为家族谋福祉的大好机会啊。”
经过李嬷嬷的一番劝说,胡善祥的家人最终同意了让胡善祥进宫。
不久,胡善祥便被带到了张嫣跟前。张嫣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胡善祥,只见她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却生得眉清目秀,肌肤如雪,双眸犹如星辰般明亮。一头乌发梳得整整齐齐,簪着精致的发饰。
胡善祥见到张嫣,不慌不忙,落落大方地行了一个标准的礼,动作优雅而规范,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她微微低头,轻声说道:“民女胡善祥,拜见娘娘,愿娘娘万安。”
张嫣见她如此端庄秀丽,心中更是欢喜,不禁赞叹道:“果然,
善祥是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孩子。张嫣心想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气度,若日后当国母,定是绰绰有余。比起那孙若薇,不知要好上多少。孙若薇虽聪明,却总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哪有胡善祥这般大气,从容。”
胡善祥依旧低着头,轻声说道:“娘娘过奖了,善祥定当尽心尽力,不辜负娘娘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