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王望瑾这边,一行两千人,没有一个受伤,当然,也没有一个人杀敌,只是放火袭营。
却说黄巾起义声势浩大,汉灵帝也不得不派出大军围剿。
卢植、皇甫嵩、朱儁汉末三杰各率领万人向着黄巾而去,卢植对付张角主力,而另外两人则对付其余的黄巾势力。
如今已是四月,正是春季,无数百姓却是流离失所,向着各处而去。
而在一处庭院之中,蔡邕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不由得叹息道:“这是乱世将起的预兆,我也必须为这汉朝尽一份力。”
听到这话,两女不由得有些慌乱,毕竟他们父亲只是学识渊博,但却在政治和军事上没什么建树,若是去了朝堂,怕是……
“也不用太过紧张,为父这段时间不会出去,只希望天子将这黄巾贼快点剿灭,还天下太平盛世。”
看着父亲慈祥的笑容,两女也都笑了起来。
这段时间,频繁有王望瑾的消息出现在蔡邕的视线之中,蔡邕有些感慨,同时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道是自己真的错了?
看着面前的可爱儿女,蔡邕笑着自嘲道:“就算错了那又如何?若是将我的女儿们卷入这场战乱,我依然会这样选择。”
“父亲可是在怀念好友?”
蔡贞姬很是好奇的问道。
“是不是那天的那个大汉啊?”
蔡琰很是好奇的问道。
对此,蔡邕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只是在思念曾经的故人。”
若是理念和自己相合,他们便可能会成为至交,可能亦会流传千古,可惜终究是路人。
想到这的蔡邕不由得说道:“伯乐识宝马,骏马配英雄,人生吾知己,何处路相逢。”
不知觉间,蔡邕拿起了桌上的桃花酿,甘甜不失醇厚,回味无穷。
而在刘石的军营之中,所有的将领已然商定好了结果,现在就等着对方传来消息。
而当王望瑾派出的探子进入敌营后,他们便被立刻发现并被引到了一处军营之中。
见到斥候队的其他人后,斥候们便知道他们已经被发现了。
举起手中的环首刀便做出防御姿态。
见此一幕,黄巾中高层立刻便站了出来,他们可是要投降的,现在可不能出现意外。
将一封信件塞到其中一名斥候怀中后便若无其事的走开了。
见此,这些斥候也即刻返回向王望瑾汇报此事。
听完此事之后,王望瑾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便是这其中有诈,谁会莫名其妙有着五万人的部队却投降几千人?
又拿出信件,看着上面歪七扭八的字,着实是有些晃眼睛。
辨认了好半天,王望瑾这才了然。
这刘石想来是犯了众怒,不得人心,也该有此一祸。
想到这,王望瑾立刻下令道:“让那些斥候将这封信交给他们,到时候两面夹击,也少的夜长梦多。”
随着夜色降临,黄巾之中,一伙人开始向着最核心的营寨而去。
陈到带着头巾,隐藏在斥候队中,和黄巾中高层向着刘石所在而去。
随着一阵喊杀声响起,王望瑾再次率领着几千人突袭黄巾营寨,一时间,红光冲天。
再度听到外界乱象的刘石不由得从床上跳了起来,这次一定要让这些该死的家伙付出代价。
“进来!”
听到这话,门外伺机而动的众人立刻便有了进入其中的理由。
看到陈到时不由有些陌生,刘石却也没有在意,只是冷笑着抽出环首刀道:“只是几千人都要我来处理,你还是去下面投胎吧。”
陈到没有回应,只是淡漠地躲闪开刘石的进攻,腰间一道寒光闪过,刘石的脖子处便多出了一条细线。
似乎是不可置信,刘石的眼中尽是茫然和不甘。
黄巾中高层见状却依旧没有停手的意思。
其中一人说道:“这刘石就是一个草包,他原本是世家出身,后来加入了黄巾军,散尽家财,靠着手下几千家丁这才成为大方渠帅。”
也就是说,想要彻底接管这五万人马,那几千人是必须要除掉的。
听到这话,陈到当即便和这些黄巾将领带领各自人马向着那些人杀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望瑾虽然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也率领着这两千人直扑过去。
而那些底层将领还没弄清楚是什么回事,为什么黄巾军要打黄巾军,而且为啥这里面还混进来了一支官军,实在搞不清楚情况的聪明点士卒便在一旁看戏,而那些要加入战场的傻大个则被那些底层将领拦了下来,因为他们看到了很多道熟悉的高层身影,这明显就不是他们能够参与的。
半小时过后,那些人全部伏诛,剩下的人也在那些将领的带领下投降,这次算是大获全胜。
看着这几万人,王望瑾心情十分愉悦,不由得前进的脚步都快了几分。
带着人马来到山寨之中,那些黄巾将领一下子就傻了眼
不是,这里不应该是山贼待的地方?难不成?
想到这的众人不由得满头黑线,不是山贼打反贼,这找谁说理去?
而由真定县募集而来的士卒现在还在里面训练。
这其中有一个人当时就要撂挑子不干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王公竟然是山贼头子。
谁能想到只闻其名,未见其身的王公竟然是山匪。
想到这的那些县民就有些无语。
不过在郭嘉的各种“好言相劝”下终归还是没有离开,全部都很是自觉地待在山寨之中训练。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整治这些人,郭嘉还听从王望瑾的吩咐每日都派人宣扬各种心灵鸡汤,简直把人忽悠瘸了。
如今,最初撂挑子不干的家伙正在门口记录户籍。
“姓名?年龄?籍贯?现有几口人?手艺有哪些?”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头,这人已经快要气炸了,就算是加入山贼,好歹也让自己与黄巾贼寇过过招啊,现在倒好,啥也干不成,整天就在这练习静坐。
这时,一个头戴黄巾的家伙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是?”
“我?刘二狗,二十一岁,凉州人氏,现在就俺一个人,没啥手艺,就力气大。”
“不是这些,你是不是黄巾士卒?”
“你咋知道?不过现在我改行当了,当山贼了。”
好家伙,这跳槽说的多理直气壮。
听到这的这年轻人总算是憋不住了,直接叫道:“走走走!下一个!”
一听这话,刘二狗很是高兴的走开了。
虽说刚开始这些黄巾士卒还有些懵逼,不知道那些将领在干嘛,为什么原本好好的黄巾军不当偏偏来这山旮旯子当山贼,但是当他们听说这里的待遇后,都很是高兴。
一天吃三顿饭,还顿顿管饱,虽说要努力训练,可是这又算什么事?
做完本职工作的那名登记户口的年轻人便立刻趴在了桌子上。
同一时间,一个同样年轻的男子走了上来笑着道:“怎么样?习惯吗?”
“你还嘲笑我?你那铁匠营怎么样?热不热?”
“哎,别提了,侯兰啊,你说这里怎么样?”
“这里不像是山匪窝那般,却如同那隐世的园林,赵哥,你说官军会不会来围剿我们?”
“大概不会,毕竟大当家的名声在外,谁会怀疑他是山匪?”
说到这的两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