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吃完口中的馒头,笑着摇头回应:
“妈妈您不了解儿子嘛?我这么聪慧,就算不学无术,照样能考上大学!”
“您尽管等着您儿子的好消息好了,一定会给您带个头名回来的!”
面对这样的豪言壮语,秋雨露无奈地敲了敲高阳的脑袋,便不再言语。
自父亲与两个哥哥先后离世,这对她打击极大。
高阳学习医学,对她的身体状态一目了然,她母亲的精力早已不如昔日旺盛,连外表似乎都衰老了许多。
穿越至此一年多的时间里,高阳不仅承继了前身的情感与记忆,同时也继承了对母亲的牵挂。
这段时间,为了能有所成就,在治疗母亲方面获得突破,他刻苦钻研医术。
可惜的是,即便得到了一些系统的奖励,但对于治愈秋雨露而言仍显不足。
“看来我得更用心,力求早日取得医学上的重大突破!”
心念电转,高阳和母亲一同结束了餐食。
“妈,这些交给我,您先去准备好,穿着暖和些,一会儿我们一同出门!”
见母亲想要收拾餐具,高阳先一步上前接过,边走边道,根本不留给母亲反对的机会。
母亲看出儿子的用心良苦,微微一笑,转而进屋更衣。
等到高阳将所有收拾停当,母亲也已穿戴整齐。
“妈,我们可以走了。”
高阳穿上外套,推开庭院门,取出一辆自行车,带着母亲一同走向外面的世界。
一出自家院子的门,前方便能看到一栋宽敞的房子,那是后来被称为二大爷的刘海中居住的地方。
此时,刘海中还未有二大爷之称。
那幢大屋旁边附有两座小些的房子,其中之一住的是原着中提及的聋老太太,另一座则安家着许富贵和许大茂的一家人。
院落两旁散布着其他几户人家,不过他们都在原着里没有具体的姓名,只担任着些小角色。
许大茂那时还未娶亲,故许富贵夫妻尚未另立门户。
就在高阳与其母亲步出院落时,后院的人们也正纷纷出门准备去工作。
他们一见到高阳和他的母亲秋雨露,纷纷致意问候。
“秋大夫,早上好!”
“秋大夫,您是要去工作了吧!”
母亲微笑着回应每一个人,礼貌地点点头。
刘海中恰在此时,踱步于家 ** 来,瞥见秋雨露和高阳,便上前寒暄道。
“秋大夫,早啊!”
“高阳,这是在送妈妈去上班吗?”
“嗯,刘叔,你怎么今天这么早呢?”
母亲顺势搭话。
高阳仅仅轻轻颔首,嘴角微微挑动,未曾开言半语。
过去,当父亲高卫国健在时,刘海中从未对他们是这般的冷淡。
每遇高卫国推车外出,刘海中总是殷勤跑来,躬身协助推车直至关照其安全至大门。
然而今日所见,刘海中手握身后,腹中肉多显肥壮,一副上位者的气势,口中说道:
“哦,最近厂里有点事情需要处理,作为老师傅,得提前点到场。”
对此,高阳只报以一声不屑的声音。
他十分明白刘海中如此积极的目的何在。
在锻工车间内,一个年纪较长的小组长即将告退,留出了位置。
虽目前刘海中尚为四段锻工,但心中却有着极大的志向,希望能早日晋升管理层。
为了这个目标,他打算早早到岗,争取在上级面前表现自己。
但这一切,在高阳看来,都显得过于不切实际。
转念之间,高阳、母亲秋雨露,以及刘海中已穿过院门,步入中间的院落。
院子里的居住人数更多,此时许多住户正刚起床,围绕院子 ** 的水龙头进行着晨间的梳洗准备。
易中海,人称‘道德天尊’、易不群的那个,以及他的徒弟贾东旭,也在那里准备。
见到了秋雨露和高阳,易中海并不显得惊讶,因知晓秋雨露因职业需要,其上班的时间本来就比其他工厂职工早得多。
倒是看到一同早起的刘海中时,让他略有诧异,不过以易中海的睿智,在片刻思索后,迅速领会了其中的原因。
易中海面上波澜不惊,同样对众人致意。
“秋大夫,高阳,您两位也是来上班了?刘海中,怎么今儿个这么早就出来了?”
秋雨露简单应声,而刘海中则轻声解释。
“嗨,最近厂子里有点忙,我是想着早点过去,看能不能帮得上忙。”
易中海虽觉此言不尽真诚,但并未点破,继续与人闲聊着。
然而依照易中海一贯温和的态度,他并未揭穿刘海中的真实意图,仅微微一笑便没再多说什么。
待高阳母子及刘海中的身形渐渐消失在视线里,贾东旭随即轻步靠向易中海耳边,低声询问:
“师父,这回刘海叔怎么变得如此积极主动了呢,天不亮就去工厂帮忙?”
“罢了!老刘的想法,不必过多揣测,近期厂里有技术评级,你也该加紧努力了!”
“明白了,师父!”
话音刚落,贾东旭的表情又显露出些许犹豫。
易中海洞悉 ** 心中定有所事求教于己,直截了当地说道:
“东旭啊,我身为你的师父,如有难言之事大可直言不讳。”
贾东旭环视周遭,确认无人注意到二人之后,方才轻语倾诉:
“师父啊,您看如今咱家已添至四丁口,而若再添一员——我指的自然是淮茹她腹中孩儿,那时便是五丁同堂!
目前这仅有一间的蜗居实难容下全家之躯。
不知师父能否思虑个万全之策?”
言罢,贾东旭满怀期盼地望向易中海。
易中海细细打量着这位自认为最适宜赡养自己的徒儿。
在他看来,贾东旭这般举动并非出于自我意愿。
以贾东旭之性情,定是无法自己提起这种要求来的。
不用猜也明白,这一请求背后主使之人必是其母亲,贾张氏无疑。
这些年来,易中海虽未曾放弃渴望拥有一个亲生骨肉的心愿。
只是现年已然超过了四旬,生育后代已是难上加难。
目光随高阳母子远去的背影稍作停留,沉默片许后,易中海终于启口:
“好,东旭,我记下了你所提之事。
待夜幕降临之际,召集所有邻里,一同商讨解决之道。”
“谢谢!谢师父!”
贾东旭闻言满心欢喜,诚挚地表达了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