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和李瑶前脚刚美滋滋地从东南那个焕然一新的村子离开,想着终于能歇口气,后脚林局长的电话就像“夺命连环call”追了过来。“王逸啊,这回西北又出大事儿啦!那儿有个地方,几种非遗文化争着要当‘c位’,背后牵扯的传承家族、地方势力还有商业资本,吵得那叫一个天翻地覆。马上还有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要在那儿举办,要是不赶紧把这事儿搞定,不光丢咱们华国的脸,还会影响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你可得麻溜地去,把这乱成一锅粥的事儿给我理清楚!要是处理不好,这文化传承的根脉都得受影响,全靠你力挽狂澜了!”林局长的声音里满是焦急,那语调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听筒,让人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事态的紧迫。
王逸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胸脯一挺,大声说道:“林局长,您就放一百个心!我肯定把这事儿办得漂漂亮亮,让各种非遗文化都能和谐共处,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上大放异彩!我保证把这场‘闹剧’变成一场惊艳世界的文化盛宴,给您交一份满分答卷!”挂了电话,王逸苦笑着看向李瑶:“老婆,咱这安稳日子比大熊猫还珍贵,又得出马咯。不过这非遗文化传承的事儿,意义重大,再难我也得冲!我就不信这难题能难倒咱俩。”李瑶笑着挽住他的胳膊:“得了吧,你就是个热心肠,一听到这种事儿就坐不住。我陪你去,看看这‘非遗传承’的战场到底有多热闹。有我这个‘最强辅助’在,再复杂的局面都能搞定。”
两人风风火火赶到西北,一下车就感受到了那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非遗文化的事儿,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街边的小摊贩们一边招呼着生意,一边也在谈论:“你说这次到底谁能在国际交流活动上出彩?我赌剪纸,那可是咱这儿的老招牌了。”“我看皮影戏更有戏,那表演多有意思。”王逸和李瑶找了个当地的小茶馆,刚一坐下,就听到旁边几桌的人聊得热火朝天。
“咱这剪纸艺术可是传承了几百年,凭啥不能在国际交流活动上第一个展示?那些复杂的图案,每一刀都饱含着先辈的智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定能领会其中精髓。”一个大爷激动地拍着桌子,脸上的皱纹都因为激动而挤在了一起。
“哼,我们的皮影戏那才叫一绝,故事精彩,表演生动,就该是我们打头阵!那些皮影人物在灯光下活灵活现,一场戏下来,比看电影还过瘾。”另一个大妈也不甘示弱地反驳道,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皮影戏的动作。
经过一番打听,王逸和李瑶了解到,这里最具代表性的非遗文化有剪纸、皮影戏和刺绣。剪纸传承家族的当家人张老爷子,是个脾气火爆的倔老头,他觉得自家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技法精湛,理当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独占鳌头。走进张老爷子家,院子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大的有一人多高的《百鸟朝凤》,小的有巴掌大的《连年有余》,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张老爷子看着王逸,气呼呼地说:“王领导,你可得给我们剪纸评评理。那些人简直就是瞎闹,剪纸才是最有资格在国际上展示的非遗文化!我们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被埋没了。”王逸笑着说:“张老爷子,您的剪纸确实精美,这大家都有目共睹。但其他非遗文化也各有千秋,我们的目的是让所有非遗文化都能得到展示和传承,大家一起携手走向国际舞台。您看,要是能把剪纸和其他非遗文化结合起来展示,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呢。”
接着,王逸又去见了李老板。李老板的皮影戏作坊里摆满了各种皮影道具,色彩鲜艳,造型精美。人物皮影的面部表情丰富,服饰上的花纹精致细腻,连头发丝都根根分明。李老板满脸堆笑地说:“王逸啊,您看我们的皮影戏,多有特色。这次国际交流活动,对我们皮影戏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您可得帮我们争取争取。我们已经想好了,要是能在国际上打响名气,就把皮影戏做成系列文创产品,肯定能大卖。”王逸耐心地说:“李老板,我理解您想发展皮影戏的心情。但咱们得顾全大局,不能只考虑自己。大家一起合作,把非遗文化的蛋糕做大,对谁都有好处。”
最后,王逸见到了赵女士。赵女士的刺绣工作室里,绣娘们正专注地绣着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针法细腻,色彩绚丽。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刺绣作品,人物神态各异,房屋建筑的细节都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赵女士优雅地说:“王逸,我们刺绣传承千年,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和心血,在国际交流活动上理应占据重要位置。你看看这些作品,哪一件不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王逸点点头:“赵女士,您的刺绣确实令人赞叹。但我们要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方案,让大家都满意。说不定我们能一起打造一个非遗文化综合体,把剪纸、皮影戏和刺绣都融合进去,共同展示华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就在王逸四处调解的时候,李瑶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她通过和当地居民聊天,敏锐地察觉到一些人在故意挑起争端,而且这些人背后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原来有个国外的文化公司暗中使坏,他们想趁机低价收购这些非遗文化的版权,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谋取暴利。他们买通了一些地方势力和商业资本的代表,在中间煽风点火,激化矛盾。那些被买通的人会在传承家族之间散布谣言,说对方已经和国外公司达成秘密协议,要独占国际交流活动的资源,导致矛盾不断升级。李瑶把这个消息告诉王逸,王逸皱起了眉头:“看来我们得先把这个幕后黑手揪出来,不然这事儿永远解决不了。绝不能让他们破坏我们华国的非遗文化传承。”
李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假装是一个对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国外投资商,主动联系那个国外文化公司的负责人,说自己想和他们合作,一起收购这些非遗文化的版权。她精心打扮了一番,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戴着墨镜,开着一辆豪车来到约定地点。那个负责人一看李瑶的派头,喜出望外,立刻和李瑶约定见面详谈。见面当天,李瑶故意带着王逸和几个警察一起去。当那个负责人看到王逸和警察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王逸冷冷地说:“你以为你的阴谋能得逞?今天就是你的末日!”在证据面前,那个负责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被警察带走了。
解决了外部干扰,王逸继续调解传承家族之间的矛盾。他邀请了文化专家、国际交流活动的主办方代表,一起为非遗文化的展示出谋划策。在一个宽敞的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文化专家提出可以按照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设计一条独特的展示路线,让观众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华国非遗文化的魅力。国际交流活动的主办方代表则表示,他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宣传资源,把非遗文化的展示推向全球。经过几天几夜的商讨,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完美的方案:在国际交流活动上,设置多个展示区域,剪纸、皮影戏和刺绣轮流进行重点展示,让各国来宾都能充分领略到华国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开发一系列非遗文化的联名产品,如剪纸图案的丝巾、皮影形象的玩偶、刺绣元素的文具等,通过商业手段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还可以举办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来宾亲自参与剪纸、皮影制作和刺绣,感受华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家族们看到这个方案,都十分满意,握手言和。在王逸和李瑶的努力下,国际交流活动顺利举办。活动现场,各国来宾对精美的剪纸、生动的皮影戏和绚丽的刺绣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有的来宾拿着剪纸作品爱不释手,有的被皮影戏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还有的对着刺绣作品惊叹不已。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活动现场,王逸和李瑶漫步在人群中,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孩子们拿着非遗文化的小纪念品,欢快地跑着跳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和来宾们热情地交流着;年轻的传承人们则充满信心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仿佛看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美好未来。王逸轻轻握住李瑶的手:“老婆,这次又多亏有你,要是没有你,这事儿还不知道要折腾多久。你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好点子,帮我解决大问题。”李瑶靠在他怀里:“咱们是夫妻,当然要一起面对。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一起克服。不管未来还有多少挑战,我们都紧紧相依。”
两人正甜蜜着,王逸的手机又响了,林局长的声音传来:“王逸,干得漂亮!下一个任务……”王逸听着电话,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知道,新的挑战又在前方等待着他,但只要有李瑶在,他就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