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一下子好像就找到了知己,顺手又从兜里,掏出了自己另外一件宝贝:
“白玉茄形鼻烟壶”
白玉做成胖乎乎的小茄子,碧玉镶成墨绿色的小叶子,浑然天成;
李向东对于鼻烟壶的研究不算多深,可是他鉴赏过的数量多啊,那真不是莫里森可以比拟的;
李向东稍微发挥了五成功力,就把莫里森忽悠的瞠目结舌,变成李向东小迷弟:
“李,我可不可以看一看你的藏品”
李向东望着对方那亮晶晶的碧绿眼睛,里面透着对自己喜爱东西的热忱,这让人不好拒绝啊;
好在这东西个头小,李向东意识沉入空间,从众多收藏里,掏出了一个搅胎洒金星玻璃鼻烟壶;
这东西虽说是玻璃吹制,可制作难度极大,属于鼻烟壶中的精品;
莫里森直接就被震惊住了;
他收藏鼻烟壶多年,手里面也不乏精品,可这种类别的,他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
葫芦状的小壶,上边缠绕蓝、黄、绿色条纹,点缀金星料斑点,华贵而不显媚俗;
“李,这件东西,你出手嘛”
李向东: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
这东西他手里不少,要是对方真心喜欢,出价合理,他也可以考虑出手一下;
不过顾振国费心请了对方过来,想来是有自己的目的;
他要是轻易开口答应了,影响了对方的计划就不美了!
抬头看了一眼顾振国,示意他赶紧给个台阶;
有着自己计划的顾振国,这会也立刻开口:
“莫里森先生,今天我们就是以物会友,至于出手的事情,咱们以后再谈”
他绕了一大圈子,才把莫里森给请来,又费心打听对方的喜爱,自然是有求于对方的;
刚看到莫里森把鼻烟壶掏出来的时候,他都以为心思要白费了;
谁想到,小李还能给他这种惊喜!
就小李这个表现,这个年纪,可谓是知识渊博了!
这场小聚会,中途虽说略有波折,可好在有李向东这个神来之笔存在,也算是宾主尽欢;
特别是莫里森,他可是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见面;
送走客人,独留李向东,顾振国开门见山:
“向东,你知道三希嘛”
李向东点点头;
干这行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
乾隆皇帝有一处书房,名为三希堂,里面“供奉”着三件晋代书法圣品,就是三希;
可以说,这三希,也能算得上国宝!
见他对三希了解的挺透彻,顾振国紧接着道:
“我得到消息,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现在存于渣打银行”
十几年前的动乱,很多人纷纷涌入香江,其中就有很多学者和收藏家;
至于二希是怎么流落出来,又因何被抵押在渣打银行,这里面的故事就无需细说了;
重要的是,现在抵押期临近,很多财力雄厚的西方收藏家,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两件宝物!
顾振国很想把二希抢救回国,可是从财力上,华国现在根本无法跟实力雄厚的西方收藏家比拟;
所以他才想着另辟蹊径,从渣打银行的经理这里入手的!
这事对李向东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那个鼻烟壶,差不多类型的,他空间里有三四个,出手一个也不影响;
很快,他就带着搅胎洒金星玻璃鼻烟壶,找到了莫里森;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话根本就不用说的太明白;
李向东稍微提了几句二希的事情,莫里森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二希出手给谁,也不影响莫里森的工作,他自然愿意出手给对他有利的一方;
这场交易很愉快,莫里森拿到了自己的心头好;
李向东他们也以最快的速度,在其他人之前,把二希抢救回了祖国!
更令他开心的是,终于不用被赵红军24小拴着了;
赵红军一方面得到了上边的知会,知道李向东出去,是有别的任务;
另一方面,这么长时间了,小李同志的行事,他也放心不少;
能每次都给外展小组带回来合同的人,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向东香江之行,获得了难得的自由时光;
有了之前的几次合作,李向东也算彻底融入到了顾振国几位大哥的收藏小圈子;
这个时期的香江,简直是可以称之为的是文物古董群英荟萃;
内地的、各个国家的收藏家,因为各种原因,把自己的藏品,送到拍卖会上;
香江现在的拍卖会,绝对是一个可以捡漏的好时机;
李向东只要有机会,不仅自己去参加拍卖会,还把谢英章也一起带上;
此时台上的拍卖师,介绍的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引起李向东的注意;
随着拍卖师手中的槌子落下,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
“起拍价 10 万!”
拍卖师的声音刚落,前排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便迅速举起了手中的号牌,沉稳地喊出:“20 万。” 这一举动好似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紧接着,后方一位穿着旗袍的老年女士不甘示弱,加价 10 万,和年龄不相符的,清脆的嗓音喊道:“30 万。”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她,只见她眼神坚定,志在必得。
很快,会场里,又有一位头发灰白的老者,也加入了战局,他不紧不慢地举起号牌,加价 10万:“40 万。”
竞争愈发激烈,价格一路攀升,很快就来到了100万;
这东西并不是组织上示意的抢救的文物,李向东的身份,自然是不能出手的;
不过他特意把谢英章一起带进来,可就是为了能替他出手;
谢英章收到他的示意,虽说有点惊讶,可还是直接举牌,将价格一下子就推到了150万;
这个出价让周围人不禁轻声议论起来,猜测这个花瓶,究竟是是有什么独特魅力,这位肯定是要势在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