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别人被割韭菜都是贫穷体质
与其说割韭菜,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是韭菜,只是强者甘愿被割,因为能借此获得他人知识智慧。弱者觉得别人被割、自己也被割,本质是自身认知和条件无法消化利用别人的东西,用得不好、没效果,就觉得被割了。还有一种人,根本不具备被割的实力,却总担心被割。
商业本质是交换买卖,有需求就有市场和解决需求的人。哪有真正的割韭菜呢,本质是需求与被需求的关系,只要满足别人需求,别人就会自愿买单。所谓贫穷体质的人有被害妄想症,正因如此,他们永远得不到宝贵信息和经验,所以一直穷。
不对自己狠,生活就会对你狠
你若对自己不够狠,别人和生活就会对你狠。别既想舒服又想过上理想生活。让人舒服的事,本质上不会让人成长,甚至会让人堕落。真正促人成长的事,基本都不轻松。
女孩子年轻时,若不努力提升认知、脚踏实地赚钱,未来就会因缺钱做出无奈选择。缺钱会让人失去底线,失去底线会剥夺尊严和获得幸福的权利。
学再多,不会卖也没用
“道理都懂,为啥依然过不好”这几年很流行,反映出很多人的现状:学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书,却好像没啥用,还是过不好。是知识和书没用吗?不是,不然为啥有人学了就能大变样,因为人家行动了。
行动就是把所学运用到现实中。光有思维想法没价值,只有转化成对别人有帮助、能解决问题的东西,才能得到历练、积累经验,获得启发。
很多人光有想法,这只是意念、理论。理论不实践,就无法掌握运用,自然没回报。比如很多人加入听书、课程会员,学了很多,思维认知看似提升,但现实没啥变化,因为没亲自实操,缺了很多环节细节。
就像刚开始不懂自媒体,自己写、拍,一开始没结果,但过程中慢慢摸索出经验,悟出细节,这些很宝贵。没实操就得不到这些。
做事、赚钱时,才知道客户真正需求,面对不同层次、认知水平的人,知道怎么沟通。若只是一直学,总当信息接收者,不是输出者,就还是学生身份。状态、思维模式、语言都不对,不把自己置身其中,很多东西体会不到,所学也无法好好运用发挥。
很多东西不一定要考证、达到什么等级才能去做,不然效率低,思维也不对,会一直是学生思维。别担心水平不够,市场层级多,需服务的人也多,找到对应客户群体就行。
若总处于“学”的状态,没卖家、生产者思维,就学不好,水平也提不高。因为一直用时间和钱买别人的东西,学的时候有收获,其实只是心理安慰,觉得自己努力了。
所有能赚钱的人,都有生产者和卖家思维。学了东西,就想办法展示价值,帮人解决问题、提供服务换报酬,这是交换买卖思维。商业本质是交换,没交换就无法提升水平和价值。
优质关系需规则
越是好的关系,越要有明确的规则。即便别人没提,自己也得有这个意识,自觉遵守。通情达理的人,都不会随意破坏规则。这样既能保障双方的利益,又能让感情和关系保持良好状态。
以咨询行业为例,必须制定规则。不然,有些人根本不尊重你的时间,一会儿问个问题,一会儿又冒出新问题。要是你看在老客户的份上,第一次回复了,他们就会觉得能一直问下去。但要是一开始就明确告知,超出一定时间范围再提问需要收费,多数人就会遵守。所以,有时候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规则没定好,没说清楚。
人性就是这样,不是别人不领情,而是表达的方式和时机不对。也不是别人不尊重你的时间,而是规则没明确。人和人对事情的理解不同,指望别人主动理解你,太难了。很多误会,都是因为彼此不说。所以,想要建立健康良好的关系,就得直接表明规则和态度,这才是对彼此最大的坦诚和尊重。越是含糊不清、顾虑重重,关系越容易破裂。
多做提升自身价值的事
我们要减少消费思维,增加投资思维,从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和商家。消费带来的快乐很短暂,除了那点瞬间的愉悦和刺激,不会有实际收获。而真正能让人成长和有收获的事,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行动和精力。如果忍受不了痛苦和煎熬,就无法获得珍贵的东西。别在那些与赚钱和提升智慧能力无关的人和事上浪费精力和感情。到最后你会发现,除了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任何收获和成长。时间可是一去不复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