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韭菜花,是大齐的皇帝。这名字听着是有些不那么威严,可没办法,这是先皇给取的,据说当时御花园的韭菜花开得正好,先皇一高兴就定了这名字。
虽说名字随性,可我对话本子的痴迷,那是一点不含糊。
“陛下,您都半月没踏足后宫了,娘娘们都盼着您呢。”
贴身太监小李子一脸为难地在我耳边念叨。
我正沉浸在一本精彩绝伦的仙侠话本里,讲的是剑修少年仗剑天涯、斩妖除魔的故事,随口应道:
“知道了,知道了,改日吧。”
小李子还不死心:
“陛下,皇后娘娘说了,再不见您,可要亲自到御书房来了。”
我这才放下话本,皱了皱眉:
“她要来便来吧,朕又不是在做什么荒唐事。不过看些话本子,增长见识罢了。”
正说着,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股香风扑面而来,不用看就知道是皇后驾到。
“陛下可真是好兴致,整日与这些话本子作伴,倒把我们都忘了。”
皇后柳眉轻蹙,话语里满是哀怨。
我站起身,笑着安抚:
“皇后莫要生气,朕只是被这话本子里的奇妙世界吸引,稍不留神就忘了时间。”
皇后走到桌前,看着堆积如山的话本,随手拿起一本,翻了几页,神色越发不悦:
“陛下,您贵为天子,当以江山社稷为重,怎能整日沉迷于这些市井之物?”
我刚想反驳,这时,一位大臣求见。
原来是丞相王大人,他一进来,便跪地行礼:
“陛下,臣听闻陛下近日痴迷话本子,甚至将一些话本子写得好的人养在宫中,此举实在不妥啊。”
我扶起王大人,说道:
“王丞相,这话本子并非毫无益处,其中也有许多能让人感悟道理、了解民间百态的内容。”
王丞相却连连摇头:
“陛下,话本子多为消遣之物,易使人玩物丧志。如今朝堂之上,诸多事务需要陛下裁决,若因沉迷话本而疏忽朝政,恐会误国啊。”
皇后也在一旁附和:
“陛下,丞相所言极是。您为一国之君,后宫妃嫔也都盼着能多些与您相处的时间,您这般整日与话本子相伴,实在是让大家寒心。”
面对他们的劝说,我心里虽有些不以为然,但也不好当场发作。只好敷衍道:
“朕知道了,会考虑二位所言。”
待皇后和王丞相离开后,我陷入了沉思。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看话本子不过是我的一点爱好,怎么就成了误国之举呢?
想着想着,我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我来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这里的人都奇装异服,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卖话本子的摊位。
我好奇地走过去,拿起一本话本翻看,这话本里写的竟然是我大齐的朝堂,可内容却让我大吃一惊。
话本里的我不理朝政,整日只知道看话本子,朝堂被奸臣把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气愤不已,正想找摊主理论,突然一阵天旋地转,我又来到了大齐的朝堂之上。
大臣们正在激烈争吵,我定睛一看,原来他们在争论要不要向邻国开战。
主张开战的一方说邻国不断挑衅,若不反击,有损大齐威严;
主张求和的一方则称大齐如今国力尚未恢复,开战只会让百姓受苦。
我刚想开口发表意见,却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发不出声音。
这时,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坐在龙椅上,他不耐烦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最后大手一挥:
“打就打,怕他们作甚!朕乃大齐皇帝,岂会怕了邻国那些鼠辈!”
我心急如焚,想冲上去阻止,却怎么也动不了。
就这样,大齐仓促开战,结果因准备不足,损失惨重。
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我猛地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回想起梦中的场景,我心有余悸。
这时,小李子端着茶水进来,看到我这般模样,吓了一跳: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我摆了摆手:
“没事,只是做了个噩梦。”
冷静下来后,我意识到皇后和王丞相的话并非毫无道理。
我虽然喜爱话本子,但身为皇帝,确实不能因此而荒废朝政。
于是,我决定做出改变。
第二天,我将养在宫里的话本子作者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
“诸位,朕喜爱你们的作品,但如今朕意识到,身为皇帝,不能因个人喜好而忽略国家大事。所以,朕希望你们能创作出一些对治国理政、教化百姓有益的话本子。”
作者们纷纷领命。
随后,我又来到后宫,向皇后和妃嫔们赔罪:
“皇后,还有各位爱妃,朕之前因沉迷话本,冷落了你们,实在是朕的不是。以后,朕定会多抽时间陪伴你们。”
皇后和妃嫔们见我态度诚恳,都十分感动。
处理完后宫之事,我来到朝堂,王丞相看到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陛下,今日可是有何事要与臣等商议?”
我清了清嗓子:
“王丞相,朕决定重新整顿朝纲,加强边防建设,同时关注民生疾苦。近日,朕会与诸位爱卿共同商讨具体事宜。”
大臣们纷纷跪地:“陛下英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朝堂上下焕然一新,大齐的国力也逐渐增强。
而我,依然喜爱话本子,但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将治国理政与个人爱好平衡起来。
这日,我正在御书房审阅奏折,小李子拿着一本新话本走了进来:
“陛下,这是新出炉的话本,您快看看。”
我接过话本,只见封面上写着《贤君治国图》,翻开一看,里面写的都是我治理国家的一些举措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还蕴含着许多治国的道理。
我满意地点点头:
“这话本不错,拿给大臣们和后宫的妃嫔们都看看,让大家都了解一下如今大齐的变化。”
小李子领命而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感慨万千。曾经,我因沉迷话本而引发诸多争议,如今,话本却能成为我治国的助力。
这世间之事,果然是充满了变数。
正当我沉浸在思考之中时,一个侍卫匆匆跑进来:
“陛下,边疆传来急报,邻国大军压境!”
我猛地站起身:
“传朕旨意,立刻召集众爱卿商议对策!”
来到朝堂,大臣们已经焦急地等候在那里。
王丞相率先开口:“陛下,邻国此次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
我沉思片刻:
“朕之前加强边防建设,就是为了应对此类情况。传令边关守将,务必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同时,调集国内精锐部队,火速支援边关。”
大臣们纷纷点头。
我又看向负责粮草后勤的大臣:
“粮草供应一定要跟上,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臣遵旨!”大臣领命而去。
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回到御书房,再次翻开那本《贤君治国图》。
此时,我不再是那个只沉迷于话本世界的皇帝,而是一个肩负着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君主。
终于,在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和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击退了邻国的进攻。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我站在城楼上,看着欢呼雀跃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慨。
经过这场风波,我和大齐都迎来了新的蜕变。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齐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