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天气还算不错,街道上也极为热闹。
一来刘备集团内部商贸发达,拿下益州之后,有着凉州的基本盘,商业恢复的很快,各地大商人在凉州挣到了钱,自然也会跑益州来继续投资。
二来三千多士子来参加科举,加上随行人员,短时间内至少多了上万人。这些人不事生产,每日里除了读书就是出来溜达,所以街道上比往日更加热闹一些。
尤其是考院附近,每日里都人头攒动的。
考院对面的酌君酒楼,四个读书人正在闲聊。
看衣着便知道,这些人的家庭条件一般,不过每个倒是收拾的挺干净的,几个人精神面貌也非常不错。
这几个人,都是从武都来的。作为目前堪称天下最富的郡,读书人自然也是最多的,哪怕是普通的农家,有追求的也会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
四个人分别是杨沛、孙盛、王永、董川。
这四个之所以结伴而来,一来是同乡,二来也是因为四人都是农家子出身。这一次来参加科举,主要是为了见一下世面,真要说考中,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三千多个士子来应举这件事儿,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而,今年的科举,只取前三百名。十选一的比例,他们虽然觉得可以试试,但都没有太大的把握。
“今年这一科,也就是董兄的机会最大了。”杨沛抿了一口酒,笑着说道。
被点名的董川闻言,连忙拱手回道:“杨兄,你这么说可就折煞兄弟了。”
“整个武都谁不知道董兄的文名?”孙盛接过话头:“咱们这些农家子,可都指望着董兄你能在科举中一鸣惊人,让那些世家子看看呢。”
董川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回道:“川自当尽力而为。”
如今这三千多士子,世家子占了九成,其中一成的寒门子弟跟农家子关系还算不错。但关系不错也只是个人情谊,阶级本身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酒楼的角落里,一个年轻人正在吃着免费的腌菜,喝着白粥。他桌子上还放着一卷书,吃一口饭,便看上一句,琢磨一会儿,再继续吃第二口。
书看的认真,饭吃的也认真。
他对面一个面相宽厚的年轻人正在跟他说着话,听口音应该是像是司隶人士。
“伟长兄,你别光吃啊,跟某聊聊天。”
被称为伟长兄的年轻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将筷子放下,道:“食不言、寝不语。孝起若是实在想要找人聊天,不如去问问德容?”
听到德容这个名字,被称为孝起的年轻人脸色一变:“我跟他张德容有什么好说的?”
“那边等某吃完。”说完,伟长兄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哎哟!”
“那边的小哥,不如我们聊聊呢?”
旁边桌子上,一个男人笑着对他举起了酒杯。伟长兄和孝起兄两个人同时抬起头,看向那人。
两人对视一眼,孝起兄对着男人拱了拱手:“在下南阳陈震,敢问阁下是?”
“耿雍。”简雍乐呵呵的说了自己的名字。他已经在酌君酒楼这里待了好几天了,观察了不少来参加考试的士子。
有几个士子他觉得非常不错。其中就包括这陈震陈孝起,还有坐在他对面的徐干徐伟长,以及刚才两个人提到的张既张德容。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坐在门口的那个董川董子游。
陈震思考了一下,还是坐到了简雍对面,乐呵呵的说道:“耿兄也是为了这科举来的?”
简雍听了点点头:“当然,那是肯定的了。”
这话,不算骗人,他的确是为了科举来的不是么?
......
刘平的班房内。
“荀家十二个人,陈家六人,杨家十五人,袁家也派了三个人过来。”荀彧对着刘平说道:“是直接任用,还是让他们参加这一科科举?”
“都去考试,咱们得一视同仁嘛。”刘平摸着下巴说道:“袁家也派人来了?这真是让人想不到啊。”
“几个旁系子弟罢了。”荀彧解释了一句:“很大可能是一些弃子。”
“知道了。”刘平摆摆手:“这些世家子你都做好统计就行。谁家没派人来的,你单独列个条子给我。”
荀彧闻言一愣,随后点点头:“喏。”
说完,荀彧转身离开。
他离开之后,立刻又有人走了进来。
刘平抬头看向来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是子瑜啊,有什么事儿吗?”
诸葛瑾进来之后,先行了一礼,随后道:“是户部那边的事情,那边人手不足,按照之前的方略,丞相班房要调配一批人手过去帮忙。学生就是来说一声的,这些日子就不能在班房了。”
“这样啊?”刘平笑了笑:“没事儿,你们啊,六部都要去转转,接触一些实际政务的执行,成长的会更快。”
他对诸葛瑾是非常满意的,今年不过二十岁的诸葛瑾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为人稳重,允文允武,是整个班房目前,除了荀彧之外,最有能力的年轻人之一。
看着诸葛瑾,刘平就想到了诸葛亮。
“你弟弟最近怎么样?有没有锻炼身体?”刘平将手头的工作放下,跟诸葛瑾聊起了家常。
“有。”诸葛瑾回道:“家里给他找了一个教习,已经开始习武了。”
“习武?”刘平懵了:“他为什么要习武啊?”
诸葛瑾听到这话也懵了,回道:“可是我等都是一样的啊,打小都读书习武,有什么不对吗?”
刘平一拍脑袋:“没什么没什么。”
他总是忘了,这时代的读书人都是狠人。眼前的诸葛瑾不也一样文武双全吗?说起来,贾诩这个老银币,之前一直是以武将的身份活跃的啊。
大汉的读书人,不得了啊不得了。
“不说这个,你这一次去户部做事儿,要多看多学,不要白费了机会。”刘平对诸葛瑾说道。
诸葛瑾连忙点头应下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刘平便让诸葛瑾离开了。他离开之后,刘平重新看向了自己面前的卷宗。
关于垦荒的。
户部联合工部一起提出来了一个垦荒计划,计划在五年内,将刘备军目前的实控地区的耕地数量提高到一亿亩。
也就是说,五年内开垦出来两千万亩的耕地。
平均下来,一年四百万亩,按照目前刘备军的技术水平,工具和畜力还有很大的缺口。这个卷宗交上来,其实就是提醒刘平,赶紧去找关羽,把抓人的事儿定下来。
不管是炼铁还是垦荒都要人。
估摸着田行和宋瑜两人跟户部对接的时候,把刘平想要抓人来当苦力的事儿跟户部也说了。
“想不到地盘多了,人口多了,还是要烦恼人手的问题。”刘平叹了一口气:“科技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口也不是地里的庄稼,一季就能长起来的。”
“任重道远啊。”
摇了摇头,他提笔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随后让人交给了刘备。
当天下午,刘备派人来传,刘平到了之后,就看到关羽、刘德然两个人已经在了。除了他俩之外还有兵部尚书荀封。
“就等你了。”刘备笑着对刘平打招呼。
刘平快走两步,坐在了刘备下首。
他坐下来之后,刘备开口说道:“对南蛮动武这件事,咱们先商量一下,有个初步的结果之后,再把六部都喊来。”
“这事儿,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看。”
刘备说完,关羽作为目前的军方一把手,在这件事上最有发言权,便接过话头说道:“南蛮不足为虑,打是肯定好打的。关键是眼下这个情况,咱们能不能打。”
刘备看向刘平。
刘平点点头,说道:“如果攻打南蛮,左都督觉得需要多少人马?”
“三万即可。”
“如果是三万人的话,在不影响储备、各地供应、日常开销的情况下,目前的粮草辎重储备,左都督可以作战一年。”刘平立刻回道:“最长可以支撑五年。”
“一年和五年,这个跨度这么大啊?”刘德然问了一句。
刘平笑了笑道:“如果打五年,那咱们就得节衣缩食了。如果打一年,那就没什么影响。”
关羽想了一下道:“不用一年就能打下来。”
“打仗的事情好说,但有个问题。”荀封开口说道:“南方多烟瘴且河网密布,我军目前主力作战部队,基本上都是北方士族,不善水战,再加上水土不服.....”
沉吟了一下,荀封继续说道:“南蛮众多,吾等还是要想一想打到哪里合适。”
荀封老成持重之言,自然不是针对关羽的。
关羽也不在意,回道:“已经考虑了。事实上,从入了益州之后,某已经派人往南去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吾等可以先肃清益州疆域内的所有南蛮。”
“随后可以仿照武都旧事,将收拢而来的南蛮人单独成军,靠南蛮人继续往南,可以一直打到.....”
关羽顿了一下。
刘平接口道:“东南亚。”
“对,可以一直打到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