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厮杀声震耳欲聋,仿若汹涌的惊涛,一波紧接一波,无情地冲击着人的感官。其间夹杂的凄厉哀嚎,恰似冤魂的悲泣,在这喧嚣的声浪中时隐时现,弥漫着无尽的绝望与痛苦。
刺鼻浓烈的血腥味,犹如一张无形的巨网,肆意地在空气中翻涌、弥漫,扩散到极远之处,似乎连空气都被死亡的气息所浸透。
天空之上,一群又一群的飞禽被这浓烈的血腥之气所吸引,它们伸展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不知疲倦地盘旋,密密麻麻的身影汇聚交融,遮天蔽日,形成了一片仿若来自地狱的巨大黑云,宛如这场残酷战争的不祥之兆,令人毛骨悚然。
大地之上,数万人的对垒呈现出一幅异常惨烈的景象。乾军将士们个个牙关紧咬,双眼圆睁,坚定的目光中燃烧着熊熊斗志,摆出死战到底的架势。即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也毫无惧色,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绝。
这些平日里历经严苛训练的士卒,在阵地战中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强悍战力。他们手中的长枪寒光闪烁,盾牌紧密相连,凭借精良的装备和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与几乎是自身两倍数量的万民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透,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
双方士兵的刀剑疯狂地舞动,寒光闪烁,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夺命的弧线。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呼呼的风声和利刃刺入肉体的沉闷声响,无情地夺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滚烫的鲜血汩汩地流淌在地面,迅速与泥土混为一体,形成一片片触目惊心的血泥。每迈出一步,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那黏腻的触感,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
张文鹰置身于战场的核心地带,他身形矫健敏捷,宛如一头勇猛无畏的猎豹。手中长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千钧之力,将冲到面前的敌人纷纷砍倒在地。鲜血四溅,滚烫的血滴溅落在他的脸上,瞬间染红了半边脸颊。
殷红的鲜血顺着他坚毅的面庞缓缓滑落,滴落在满是划痕的战甲上。他所率领的队伍已与万民军激烈交锋,随着时间的推移,身前的尸体层层堆叠,横七竖八地交错着,几乎让人找不到立足之地。张文鹰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守住阵地,为乾军的荣誉而战。
尽管四周危险重重,他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眼神中透露出的决然令人动容。
崔古屹立在山坡之上,身姿挺拔如苍松。一袭黑色披风在狂风中烈烈作响,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锁定着前方数万人激战的战场。
看到自己的部队已与乾军全面交火,他眉头微微皱起,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片刻之后,他猛地一挥手,果断下令从侧面迂回,试图钳制住乾军。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方能打破当下僵持不下的局面,掌控战场的主动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志在必得的自信与决心。
崔古身旁的传令兵,动作敏捷,迅速挥动手中的令旗。令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传令兵将崔古的命令准确无误地逐一传达,每一个手势都精准到位。刹那间,下方军阵中,三个军阵如猛虎出山般脱离出来,向着前方战场快速逼近。
他们速度极快,在将领的不断催促之下,快些向着乾军的侧翼包抄过去。此时他们仿佛组成了三道汹涌澎湃的洪流,分别向战场两侧包抄过去,目标明确地试图限制乾军的行动。
远处,赵国公泰禾同样时刻关注着战场局势。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警惕与专注。
见对方军阵又派出三支队伍,他心中一紧,不过,凭借多年的战争经验,他毫不慌乱,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派出部队迎战。
他的决策果断而精准,力求在这场瞬息万变的战争中不落下风,始终保持着冷静与沉稳。泰禾的能力是有的,只是在初入安南的时候被崔古打了的埋伏和藏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才让他一直陷入被动的。
而此时,双方都是均势,甚至乾军在装备之上优于万民军,所以泰禾指挥起来和崔古交手也丝毫不落下风。
随着六支军队突然涌入战场,原本就激烈的战斗愈发白热化。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士兵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震耳欲聋的声浪,整个天地仿佛都在这战争的喧嚣中剧烈颤抖。战场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让人几乎难以看清眼前的景象,仿佛置身于混沌的世界。
苏温言率领的三万大军尚未出动,他站在远处,静静地注视着战场上交战的部队。士兵们相互厮杀,胜负难分。
他双手背在身后,神色凝重。他心里清楚,并非所有部队都像田师道的队伍那般,能在与万民军的交锋中占据上风。
有些部队实力稍弱,只能勉强打成平手,甚至已显露出败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忧虑与思索,暗自盘算着何时出兵才是最好的时机。
泰禾在决战之前,便给苏温言了自己决断的权利,不受他的指挥和调度,所以此时他的部队一直在后方按兵不动,完全没有出击的样子。
还有齐齐三万人在后方严阵以待,等着合适的机会与万民军搏杀。
苏温言看着战场之中的万民军部队,又看了看远处山坡上的那个人影,苏温言知道,崔古绝对没有将自己的精锐给派出来。他绝对还藏了什么东西,还藏了后手,只是现在的他还不知道。
至少苏温言到现在都不知道,崔古军队的军械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他又看了看天空,又看了看远处的平原特别是南面的那一处。那里也许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只不过有些麻烦罢了。
近日一直未曾降雨,平原上先前的水洼低地逐渐干涸,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泥潭。尤其是南面战场,万民军与乾军几乎是在泥潭中厮杀。
双方士兵的双脚深陷泥潭,每前进一步都艰难无比,行动受到极大限制。他们的动作变得迟缓,兵器的挥舞也失去了往日的速度与力量。
有的士兵因用力过猛,反而陷入泥潭更深,拼命挣扎却难以脱身,场面十分狼狈。
崔古和泰禾只是远远地瞥了一眼那个方向,便不再关注。他们心里都明白,此地绝不是主攻方向。
任何一方都不愿将宝贵的有生力量投入到这泥潭之中,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作战,不仅无法发挥部队的真正实力,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惨重伤亡,这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