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之长安魔童案
武周长安,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边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处处彰显着大唐的繁华昌盛。然而,这看似祥和的景象之下,却悄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阴影。
近日,长安城内流传着一个惊悚的传闻:有魔童作祟,专在深夜出没,袭击落单的路人。被袭击者轻则昏迷不醒,重则一命呜呼,死状凄惨,身上还残留着奇怪的爪痕。百姓们人心惶惶,夜幕降临后,街道上便冷冷清清,无人敢随意走动。
大理寺卿狄仁杰刚处理完一桩棘手的命案,正准备稍作休息,便听闻了这一离奇的传闻。他深知,若不尽快查明真相,恐会引发全城恐慌,危及社稷安稳。于是,狄仁杰唤来他的得力助手,武艺高强、心思缜密的李元芳,一同商议对策。
“元芳,此事颇为蹊跷。长安多年太平,怎会突然冒出如此诡异之事?背后定有隐情。”狄仁杰轻抚胡须,目光深邃而锐利。
李元芳点头表示赞同:“大人所言极是。依我看,我们得先去案发现场探查一番,或许能找到关键线索。”
二人当即前往最近发生袭击案的地点——东市附近的一条小巷。小巷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之气。狄仁杰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地面,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脚印小巧却异常清晰,每一步之间的距离都很不规则,似乎留下脚印的“人”行动极为怪异。
“元芳,你看这脚印,如此奇特,不像是普通孩童留下的,难道真有魔童不成?”狄仁杰眉头紧锁,心中充满疑惑。
李元芳凑近观察,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我看这脚印虽然古怪,但未必就是魔童所为。说不定是有人故意伪造,以此混淆视听,扰乱我们的调查。”
狄仁杰微微点头,觉得李元芳所言有理。他们继续在小巷中搜寻,终于在一处墙角发现了一些残留的黑色毛发,毛发质地坚硬,闪烁着诡异的光泽。狄仁杰用手帕小心地将毛发包好,准备带回去仔细研究。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匆匆跑了过来,神色慌张地说道:“大人,不好了!西市又有人被袭击了,听说那魔童力大无穷,眨眼间就把人给打倒了!”
狄仁杰和李元芳对视一眼,立刻赶往西市。现场已经围满了百姓,众人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恐惧和惊慌。狄仁杰分开人群,走进屋内。只见屋内一片狼藉,桌椅倒地,地上有一滩尚未干涸的血迹,受害者正躺在地上昏迷不醒,身上布满了奇怪的爪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狄仁杰问一位目击者。
目击者颤抖着说道:“大人,我刚才路过这里,突然听到一声惨叫,便跑过来查看。结果看到一个身形矮小的黑影从屋里冲了出来,速度极快,我只看到它浑身长满黑毛,爪子锋利无比,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它就消失不见了。”
狄仁杰心中愈发觉得此事不简单。他回到大理寺,召集了所有衙役,详细部署调查计划。他让一部分衙役在城中四处走访,询问百姓是否见过可疑之人或异常情况;另一部分衙役则负责调查城中的药铺、铁匠铺等,看看有没有人购买过特殊的药物或打造过奇怪的器具。
经过几天的调查,终于有了一些线索。一名衙役在一家药铺中发现,近日有一个神秘人频繁前来购买一种名为“凝血散”的药物,这种药物可以迅速止血,同时还能让人的伤口愈合速度加快。此外,另一名衙役在一家铁匠铺打听到,有人定制了一副带有尖锐爪子的手套,形状与受害者身上的爪痕极为相似。
“看来这两起线索与这起案件脱不了干系。”狄仁杰说道。
他们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终于找到了那个神秘人的踪迹。原来,此人藏身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废弃古宅中。狄仁杰和李元芳带领一众衙役,趁着夜色包围了古宅。
古宅内一片死寂,阴森恐怖。狄仁杰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屋内,突然,一阵阴风吹过,烛火摇曳,四周传来阵阵怪声,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哭泣。
“大家小心!”李元芳警惕地抽出佩刀。
就在这时,一个矮小的黑影从房梁上扑了下来,直逼狄仁杰。李元芳眼疾手快,一刀砍向黑影。黑影发出一声惨叫,退到一旁。众人定睛一看,哪是什么魔童,竟是一个身形瘦小的男子,他头戴特制的面具,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兽皮,手上戴着那副带有尖锐爪子的手套,看起来十分诡异。
“你究竟是何人?为何要装神弄鬼,制造恐慌?”狄仁杰厉声问道。
男子冷笑一声:“狄仁杰,你果然名不虚传。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抓住我吗?我要让整个长安城都陷入恐惧之中!”
原来,这个男子名叫孙豹,本是长安城中的一个惯犯,因多次作案被狄仁杰通缉,怀恨在心,便想出了这个“魔童作祟”的诡计,企图报复狄仁杰,同时趁乱抢夺百姓财物。
“哼,你这恶徒,今日便是你的末日!”李元芳怒喝一声,再次向孙豹冲去。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孙豹终于被制服。狄仁杰命人将他押回大理寺,依法严惩。
随着孙豹的落网,这起震惊长安城的“长安魔童案”终于真相大白。百姓们得知真相后,纷纷拍手称快,对狄仁杰的敬佩之情更甚以往。而狄仁杰,又一次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守护了长安城的安宁,让真相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