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峰换上一身宝蓝色锦袍,腰间系着白玉佩,显得气宇轩昂。他乘坐一辆低调却不失奢华的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中抵达郡王府邸。
郡王府邸张灯结彩,宾客如云,各路官员和富商名流纷纷前来祝寿。郭凌峰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他像一只游鱼,不动声色地穿梭在人群中,目光锐利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宴会厅内,丝竹声声,舞姬们身姿曼妙,衣袂飘飘,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郭凌峰端着酒杯,看似漫不经心地与几位官员寒暄,实则不动声色地套取着关于郡王的信息。
“这位郡王殿下,平日里爱好收藏古玩字画,听说最近又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也不知是真是假。”一位官员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地说道。
“哦?不知是什么样的宝贝,竟能让大人如此感兴趣?”郭凌峰顺着他的话问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那官员见郭凌峰感兴趣,便更加卖弄起来:“听闻是一幅前朝名家的山水画,价值连城,郡王殿下为了得到这幅画,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郭凌峰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已有了计较。他知道,那位郡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经常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这幅画的来历恐怕也不简单。
另一边,陶府内却是一片愁云惨淡。王夫人和刘嬷嬷等人焦急地等待着郭凌峰的消息,心中忐忑不安。
“小姐,您别担心,郭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赵小姐握着陶夭夭的手,轻声安慰道。
陶夭夭虽然表面上强装镇定,但内心却十分担忧郭凌峰的安危。她知道,郭凌峰此去郡王府,如同羊入虎口,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赵姐姐,你说……他会成功吗?”陶夭夭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满是担忧和不安。
赵小姐坚定地点了点头:“会的,他一定会成功的!”
夜色渐深,郡王府的宴会也接近了尾声。宾客们酒足饭饱,纷纷起身告辞。郭凌峰故意在最后才离开,他走到郡王面前,举杯敬酒:“祝郡王殿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郡王接过酒杯,目光在郭凌峰身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多谢郭公子吉言。”
郭凌峰放下酒杯,突然开口说道:“听闻郡王殿下最近得到了一幅前朝名画,不知可否让在下开开眼界?”
郡王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笑着说道:“郭公子说笑了,那只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玩意罢了。”
“哦?是吗?”郭凌峰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幅画应该是属于……”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郡王身边的侍卫打断。
“大胆!竟敢对郡王殿下无礼!”侍卫一声怒喝,拔出刀剑,将郭凌峰团团围住。大厅内的宾客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纷纷后退,生怕被卷入这场纷争。
郡王脸色铁青,眼中闪过一抹阴狠,他冷笑道:“郭公子,你可知你在说什么?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郭凌峰面对剑拔弩张的侍卫,面不改色,他朗声说道:“我说的,句句属实!这幅画原本属于一位被郡王大人以莫须有罪名抄家的老臣,画上还有老臣亲笔题写的诗句,郡王大人想抵赖吗?”
话音刚落,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几位曾经与那位老臣交好的官员面面相觑,低声议论起来。郡王的脸色更加难看,他没想到郭凌峰竟然掌握了如此确凿的证据。
“一派胡言!”郡王怒吼道,“来人,将这个信口雌黄的狂徒给我拿下!”
侍卫们得到命令,正要上前捉拿郭凌峰,突然,一道清脆的声音在大厅门口响起:“慢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紫色华服的年轻女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正是郡王的掌上明珠,当朝的兰心公主。
兰心公主在郭凌峰身边站定,目光凌厉地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郡王身上,沉声说道:“父王,您是不是应该给郭公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郡王看到自己的女儿竟然为郭凌峰说话,顿时愣住了,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在兰心公主的干预下,郭凌峰得以从容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他将郡王如何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的罪行一一揭露,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证据,令郡王百口莫辩。
最终,在铁证如山下,郡王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兰心公主大义灭亲,亲自下令将郡王革职查办。
消息传回陶府,王夫人等人欣喜若狂,对郭凌峰更是赞不绝口。陶夭夭虽然没有说话,但眼中的担忧和紧张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淡淡的喜悦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这场风波过后,郭凌峰再次来到陶府拜访。他走进陶夭夭的闺房,却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桌上放着一封信,信笺上只写着一句话:
“有些事情,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郭凌峰看着那行娟秀的字迹,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