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娇看看得意洋洋的秦昇,又看看挣扎乱动的草兔。
想到学会这一招,每天都能逮到可爱的兔兔。
最终还是美食战胜了情绪。
“哥哥哥哥哥,五遍,你快说吧。”
秦昇也没非得让小姑娘叫叠字不可。
他把棍子放到地上踩结实,从裤子里掏出剩下的一根三四米长的尼龙绳。
“阿娇,别眨眼,看清楚了。”
秦昇先将绳头搭到主绳上,形成一个半个巴掌大的圆圈,用大拇指捏住搭在一起的交叉点。
接着将主绳从大拇指的上方绕半圈,从刚才搭的圆圈孔里抽出一截。
最后一只手拉着抽出的那一截,一只手拽住剩余的部位,用巧劲交错拉动。
“这样一来,能够活捕猎物的吊脚锁,就完成了。”
秦昇拉动着主绳,往下拽,抽出的那截套脚的绳圈就会变小。
将绳圈往上拽,它就会跟着变大。
这种打结的方式叫吊脚绳结,绳圈里的东西一旦中招,越活动它勒得越紧。
“如果阿娇你没空时刻盯着它,就把主绳这一头栓在固定的树干上,剩下的就听天由命碰运气了。”
“喂……哥哥,我试试打结行吗?”
“行啊。”
秦昇稍加指点,苏念娇就从一分钟打一个结,进步到十秒钟一个。
她尝试了好几遍,直到闭着眼都能打出结来,兴奋的原地跺脚。
“哥哥,周围有不少兔群喜欢来这里喝水,我把这个绳结放到河边去!”
看别人捕猎多没意思。
还是亲手操作,捕获猎物才有成就感。
秦昇生怕小姑娘运气差,兔子踩不中绳套,又告诉她,怎样通过草兔的习性,来安排陷阱的位置。
“刚才我放绳套的地方,暂时不能用了,你找它们经常觅食的地方,多下几个绳套,离它们近些试试。”
秦昇说着割断了绑在木棍上的多余绳子。
狡兔三窟。
兔群之间也有情报网的。
聪明的猎人,不会在短时间内,让猎物掉进同一个坑里。
从而导致它们记打不记吃,举族搬迁。
苏念娇头一次知道,捕猎还有这么多门道。
“秦爷爷之前打猎不是全靠手里的猎枪吗,哥哥你跟谁学的这么多技巧?”
小姑娘问题还挺多。
“自学的。”
秦昇在种植经济作物时,总遇到野物来偷食,又不能弄死它们。
摸索出了不少活捕猎物再放生的方法。
没想到,一朝重生,不仅能拿它来打牙祭,还能哄小姨子开心。
老话学说:技多不压身。
技术流永不落时。
苏念娇眼中闪过诧异之色,仔细地盯着秦昇认真的侧脸。
“没想到哥哥你还是个爱学习的人。”
就算书读得不多,但爸爸说过,这人只要肯学习,绝对差不到哪里去。
看在教她逮兔子的面子上,她今天一定在爸妈面前,为哥哥多说几句好话吧。
“哥哥,你先回家,我再去逮几只兔子。”
“小心脚下。”
秦昇知道这里相当于苏念娇的后花园,安全问题不用操心。
他抬着十多斤重的棍子往父女两人所在的草甸子走去。
草兔每只大概三四斤,体长在45厘米左右,尾长约10厘米。
串在棍子上,像五大颗长着灰毛的肉球。
“爸,我逮了五只兔子,网笼没法收,等会儿我带着背篓去拿。”
秦昇只带着一把绳子,来回没半个小时,逮到了五只肥圆的草兔。
这让早就准备好网笼捞鱼的苏知君,喜出望外。
“小昇,你不是只会种地,不会打猎吗?”
“爸,我确实不会像爷爷一样用枪,但我会做活捕陷阱。”
秦昇跟着两人的脚步往家走。
路上把和苏念娇说的技巧,告诉了两人。
苏知君听完他有理有据的讲解,对这位新姑爷改观不少。
以前只知道秦昇老实肯干,上次见面时,秦昇的举止谈吐还有些不尽人意。
当时以为秦昇是木讷,担心他像卫国兄弟似的。
一棒子下去打不出个屁来,再把妙龄给闷坏了。
现在看来,应该是结婚前太紧张。
“早知道小昇你能逮到兔子,我就不踩着水下网笼了,河里的水可凉了。”
秦昇这回是真的确定了。
他的老丈人爱撒娇。
“爸,回头我给你做一个能够固定在岸边的网笼,就不需要你下水了。”
“那可太好了,辛苦小昇了。”
苏知君哈哈一笑,用草叶逗弄着乱蹬的兔子,忽然,他眉头紧锁。
“妙龄,你会剥兔皮吗?”
苏妙龄诚实地摇了摇头。
以前秦爷爷送来的都是处理好的兔肉。
爸妈从小生长在书香世家,种地都是勉强学会的,打猎剥皮这种事,她没跟爸妈学过,自然不会。
“小昇呢?”
秦昇上次剥兔皮还是上次。
他只记得,要把兔子吊到树杈上,从腿上切个口子,就能顺着把皮剥下来。
吃点杀兔肉时,也见过厨子从脖子动刀剥的。
“假如不需要完整的皮毛,我能试试。”
“有小昇在,妙龄你往后能天天吃上肉了。”
苏知君对新姑爷掌握的各种技能,就一个字。
服!
这个新姑爷,是越看越顺眼。
一行三人说话间走进了彭湖湾的村寨。
苏家是外来户,就住在村子尽头。
苏家的房屋是木头搭起来的,四周围着木栅栏。
一眼望去,院子里都是绿油油的菜苗。
堂屋伸向外面的烟筒里,冒着灰扑扑的烟。
秦昇仔细嗅了嗅,是腊肉炒蒜苔的香味。
“小昇,杀兔子的事就交给你了,我去给村里人散喜糖。”
本来今天应该是去苏家的亲戚送些回门礼,混个脸熟。
但苏家没正经亲戚,所以不用破费。
散喜糖瓜子给村民却不能省去。
毕竟嫁娶当日,彭湖湾这边的陪嫁物品,都是村民帮着手提肩扛送到村外的。
秦昇将背篓放下,把喜糖瓜子翻出来,交给老丈人。
苏妙龄站在大门外,看向里面熟悉的庭院。
明明才离开两天,却莫名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是妙龄回来了吗?”
炒完最后一个菜的杨莹,不知道第几次探头看向门外。
这一次,终于看到了大女儿的身影。
“妙龄!”
“妈!”
苏妙龄不顾一切地飞奔过去。
秦昇有眼力的没跟上去。
他扫量完院子里的布局后,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宰兔子。
干脆拿着镰刀,拎着一串兔子,来到了院子外的一根大榆树旁。
杨莹拉着苏妙龄的手,寒暄了一阵。
等她想起要招呼新姑爷时,往大门口一看,把她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