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点破了反倒会生出不必要的嫌隙。
“人生啊,有时候还是要难得糊涂。”
秦昇正感慨着,发现妙龄眼神如炬地看了过来。
他猛然间想到妙龄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假装刚才的话不是他说的,连忙凑上前去。
“妙龄,有没有剩下一些鱼苗?”
只有妙龄知道他打算日后养鱼的事。
所以他让妙龄在放生的时候,偷偷放到水桶里一些,进行初步的养殖试验。
其实鱼苗放生并不是强硬的规定,许多人还专门捞一些小鱼炸了吃当下酒菜。
只是他们供应饭店的鱼类,不需要这种小鱼苗,再加上它们重量小,根本赚不了钱,所以大家认同放生。
这样一来,鱼群才会源源不断的生存下去,为大家带来持续的收入。
用后来的话来概括。
就叫可持续发展。
“剩下了十几条,这两网捞上来的鱼小鱼苗少,还是产仔的肥鱼比较多。”
相较鱼苗是可以由人的喜恶来放生,那么产仔的鱼就必须要放生了。
除非一眼没有辨认出来,不然的话,哪怕是寨子里的小孩子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己,不能吃大肚子鱼。
鱼仔确实有营养,但吃了一条,下一季可能少一窝。
这笔账大家还是算得清的。
“都是鲫鱼苗,这东西好养活,回家找个水缸养着吧。”
秦昇准备拿个本子写个观察日记。
他不是不会养鱼,而是需要做做样子,另外留下记录,回头也好让爸妈和妙龄他们,或者是秦山青这样铁着心跟着他干活的人们照着养。
摊子越铺越大,不能所有的事全部都由他亲手负责。
事必躬亲的话能把他给累死!
把水桶拎回家,秦昇扛起铁锨去了荒山上。
纵然利用这个时间,他能赚更多的钱。
但该展现团结力量的时候,他能够当领头羊,不能当脱离团队的野狼。
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
“小昇来了!”
“小昇你快歇着吧,又是打鱼又是跑城里的,回头一根筋变成两头堵,小心遭起。”
秦昇顿时乐了。
“既然大娘你这么说了,要不我这份儿土你帮着挖两方?”
嘴上有话手里没活的王秀不说话了。
在其他村民的笑声中,连忙不再嗑瓜子,拿起铁镐挖起了石块。
虽说王秀喜欢偷奸耍滑,但真的干起活来,手里还是有两把子力气的。
不然也不会在物资贫乏的年代,能把自己养得很有福气。
干了一个多小时,秦昇抬头看了一眼偏西的日头,还有只挖了半米深的鱼塘,心想着:看来大伙这次要集体吹一次牛皮了。
“要是有挖掘机就好了,可惜只能想想。”
秦昇实在挖不动了,坐在石块上喘着粗气,双眼盯着前方的山野发呆。
时间悄悄流逝,有鸟雀扑腾着翅膀一跃而起,迎风飞翔。
秦昇感觉他现在就是那只乱扑腾的鸟雀。
随着身体的腾空,眼前的景象,却越来越丰富多彩,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坏了,光顾着打鱼了,刚才应该问问叶叔,饭店收不收兔子。”
不过也不着急,彭湖湾的兔子大军还有不少在肚子里呢。
有得是机会。
秦昇收回目光,搓了搓磨出茧子的手掌心。
劳动的疼换取生活的快乐。
甩开膀子加油干!
……
步行街。
秦卫国和李金桂看着卖了一个饭点,只卖出去一条炸鱼的箩筐,十分的发愁。
“带来了十条鱼,结果才卖出去一条,是咱们手艺不好,还是卖的方法不对?”
秦卫国跟着儿子一起跑了这么多天,见识了不少。
虽然还不明白问题的所在,但至少懂得反思了。
李金桂看着来来往往却没有驻足停留的路人,心里不是滋味,她哑着嗓子低声说:“卫国哥,可能咱们只是卖苦力的料,不适合做生意。”
卫国哥不擅长与人说话,但李金桂舍得豁出脸去。
该叫卖叫卖,嘴巴也跟抹了蜜似的。
但哪怕她说破了天去,也是看得多买得少。
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大家听说是卖炸鱼的,都很感兴趣凑上来看,但为什么看一眼就走,不提买的事呢?”
李金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
“可能大家不喜欢吃炸鱼,或者是不相信咱们的炸鱼,真的是现杀现炸的,听说城里人对吃喝可讲究了。”
“……”
秦卫国居然还真的没法反驳这个结论,但他总觉得,这不是他想寻求的问题答案。
眼看着日落西山了,附近的摊贩变多起来,他咬了咬牙决定。
“再卖一个小时,要是还卖不出去的话,咱们就收摊回家,问问小昇是怎么回事。”
“要不去厂区试试?”
“找不到问题,去哪里试也没有用。”
秦卫国做出了决定,便准备最后再搏一搏。
这回他也顾不得脸红了,直接扯开嗓子,学着儿子的那套说话,朝着过往的路人叫卖。
“来!瞧一瞧看一看了!新鲜的炸鱼!今天才从河里捞上来,现杀的炸鱼!不用刮鳞不用煮,买回去热一热就能吃!”
“便宜卖咧!一块钱一斤!不好吃不要钱!”
李金桂有些吃惊地看着如此豁出去的卫国哥,脸上露出笑意。
她也想帮着声援一下,可是中午喊得太久了嗓子哑了。
只能招呼着被叫骂声吸引来的客人们。
来的大多是穿着比他们时髦些的年轻男女,也像午饭时一样,他们揭开箩筐上面蒙着的布。
“现在街上不光有卖炸豆腐的,都有卖炸鱼的了?”
“这是卖的什么鱼啊?”
当客人们看清里头炸鱼长什么模样时,马上失望地摇了摇头。
李金桂眼看又一大拨客人看完就走,她急切的问。
“你们怎么不买一些呢?”
“算了算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年轻男女,摆摆手就走。
根本不给他们吸取失败经验的机会。
李金桂和秦卫国对视一眼,纷纷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再等等吧,老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
秦卫国的话刚说完,就闻到了一股炸豆腐的香味。
顺着香味看去,一个挑着担子的年轻人,停在了他摊子旁边,先是看了一眼他们停放的二八大杠,又认真地打量着他箩筐里的炸鱼,好奇的打听着。
“大叔大婶,你们新打捞上来的鲜鱼,怎么想起做炸鱼来卖不送到饭店或者直接卖鲜鱼呢?”
面对年轻人的问题,秦卫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儿子就是卖鲜鱼的,这些鱼是家里放鱼的东西装不下了,想着炸了加工一下出来卖,谁知道一直没有卖出去。”
“你儿子是卖鱼的?”
年轻人脸上的笑容变淡了许多。
但看到秦卫国两人,他想到曾经的自己和师父相遇的时候,还是决定帮他们一把。
“你们来步行街卖炸鱼,整条整条的卖当然卖不出去,我有法子让你们一下子卖完筐里的所有炸鱼,不过,你们得给我一成的收入当指点费,你们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