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想被包办婚姻,都什么年代了。”
“那就自己去找,喜欢谁就嫁给谁,没找到就不结婚。”
杨雪听到赵晨的话愣了下,赶忙压低声音说道:“小点声,被我爸妈听到又要念叨半天了。”
看着温文尔雅的赵晨,杨雪也有个疑问,她看着赵晨问道:“你下乡回来,怎么想着干起收古董的行当了啊?”
这个问题也是不少人的疑问,杨雪原本以为赵晨脑子不灵光,现在见到本人,发现他也不傻啊。
“因为热爱啊,走街串巷,四处探寻,没人管没人问,反正这年头也饿不死,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品味生活,多好啊。”
“品味生活?”杨雪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品味生活。
“什么是品味生活啊?”杨雪好奇地问。
“就是……”赵晨开始斟酌言辞了,他怕说错话,讲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比如你要跟牛羊一样吗,这要说了,估计得惹麻烦。
“就是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每一天都让自己过得开开心心的。”
杨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要是能像你这么洒脱就好了,你爸妈不管你吗?”
“早把我赶出门了,嫌我给他们丢脸,这样也好,大家都眼不见心不烦。”
“那你平常有什么爱好吗?”杨雪看着赵晨,感觉这人挺有意思的,和别人好像不一样,就想和他多聊两句。
“我别无他求,闲暇时便爱捣鼓些古董,自我陶醉其中。”
“捣鼓啥?瓷器?书画?玉器?还是老照片?”杨雪好奇地问,她设想过赵晨的各种兴趣,却未曾料到赵晨会愿意与古董打交道。
多数人对于收古董的印象还停留在土里土气,目不识丁,缺乏文化的层面。
“就是瞎折腾呗,我是啥都懂点,但都不精。”赵晨说到这里,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小赵的身影。
那孩子现在应该也有八九岁了吧,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家住在城南的老胡同里,哪天得空去转转,教教他怎么分辨真假铜钱。
“那你有啥拿手的作品或者发现吗?”
在这个年代,能识文断字,对古董有所研究的人,在姑娘们心中可比长得好看的受欢迎多了。
特别是杨雪这种读过书,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她们尤为欣赏这样的才情。
赵晨前世曾痴迷于古董鉴定,最怕的就是身边的人问起这方面的成就,生怕拿出来的东西让人大跌眼镜,觉得赵晨和某些江湖骗子一样,徒有其表。
但此刻,他无所畏惧,甚至还想炫耀一番。
人嘛,谁不喜欢显摆,不过是有没有资本的问题,扪心自问,如果给你机会,你不想风光一回?
赵晨望着远处即将落下的夕阳,缓缓说道:“既然你问了,那我就献丑了。”
杨雪对赵晨的“作品”并不抱太大希望,她刚才不过是随口一问。
本以为赵晨会不好意思提及,毕竟她也问过别人,大家都害羞得不敢展示自己的藏品。
赵晨的坦然,让杨雪心生敬意,至少他有勇气展现自己。
至于才华嘛?杨雪并非以貌取人,也非以职业论英雄,但收古董这行当,确实很难让人将其与高雅的才情联系起来。
赵晨凝视着夕阳,轻声吟诵:
古城墙,岁月长。
人来人往,梦回大唐。
风沙起,故事藏。
你看那流年似水,又是一载春秋凉。
往事如烟散,故人难再访。
不过是在这古城暂居。
却要品味无尽沧桑。
听完赵晨的诗,杨雪愣在原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酥麻,是被深深震撼了。
她没想到赵晨竟有如此才情,这首诗让她心潮澎湃,不敢相信这是出自赵晨之口。
不知不觉间,赵晨已走远,只留下还在回味诗句的杨雪。
她反复咀嚼着这首诗,生怕遗忘,意境深远,美不胜收。
脑海中,赵晨的形象愈发清晰,他如此独特。
他不愿被世俗束缚,渴望自由,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拥有杨雪所欣赏的才情。
“闺女,你愣在那儿干啥呢?赶紧进屋,外面冷。”
母亲的声音打断了杨雪的思绪,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家。
杨雪感到无比幸运,发现了这样一个宝藏,心情格外愉悦,期待着与赵晨的再次相遇。
“有啥好事儿?是不是看上谁了?跟我说,我去打听打听对方的情况。”
“我说我看上个收古董的你信吗?”
“别胡说八道了,赶紧回家吃饭,一天天就知道气我。”母亲不悦地说。
她知道女儿的眼光极高,很多条件优越的小伙子都入不了她的眼,更别说一个收古董的了。
虽说这收古董的小伙长得还算俊朗,但女儿是不可能看上他的,这一点杨雪母亲十分确定。
她以为杨雪是故意气她的,杨雪回到家吃饭,脑海中还是赵晨望着夕阳吟诵的那首诗,古城墙,岁月长,多么有意境啊。
杨雪甚至开始幻想,赵晨是不是在向她示爱呢?她是不是该回应呢?
“收古董嘞~”此时,赵晨的吆喝声在古城街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