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一个大单之后,后面就没有人上门了。冬日午后的阳光晒得人懒洋洋的,林乐水渐渐生出了一丝困意,最后干脆趴在柜台上小憩了一会儿。
“有人在吗?”
“林大师,醒醒!”
林乐水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坐起身后,已经没有了一丝睡意。她抬起头,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耳朵上、脖子里,戴的都是大颗的珍珠,足有指肚大小,浑圆莹润,一看就不是塑料制品。
身旁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染着白金发色,打扮得跟洋娃娃一样精致漂亮,挽着中年女人的胳膊,两人十分亲密,手挽手进来的。
林乐水看了一下,两人虽然气质迥异,眉眼却十分相似,是一对母女,还是有钱的母女。
“两位有什么需要?算姻缘、合八字,还是测算吉日?”
文馨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说:“林大师果然不愧是大师,真神啊,一眼就看出来了我们的来意!你是不是只要一眼就能看出别人的前世今生?就像小说里一样?”
真不愧是他们家三代“御用”的林师傅的传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她可是从小就听着林师傅的名声长大的,林师傅去世的时候,她还惋惜得不行,没想到这接班的小林大师也不赖啊。
林乐水被这天真可爱的漂亮姐姐逗乐了,“小姐姐心情这么愉快,面带红晕,喜上眉梢,一看就知道是红鸾星动,不难猜出你们的来意。”
倒是做母亲的,虽然面带微笑,眼底深处却有些忧虑,看来这个小姐姐的这桩姻缘,没有那么顺利。
“别搭理她,光长年龄不长脑子,天天愁死我了。”文胜兰嗔了女儿一眼,看着柜台里的女孩,脸上不觉露出了一丝羡慕。
林大娘这个孙女长得真是好看,尤其这一身好皮肤,白皙水灵,一点不像他们北方的姑娘,倒有些江南水乡的韵味。
先前懵懵懂懂,看着就像一个人偶娃娃一样,虽然好看,却不真实,好像这个身体就是一个空壳子,没有灵魂一样。现在清醒过来,那一双眼睛,灵气十足,难怪这么快就继承了林大娘的衣钵。
哪像她这个女儿,只知道憨吃憨玩,日后公司要是给了她,怕是要不了两年就倒了。女儿不省心,这找对象更得慎重。
她在镇上几十年了,从小家里有事都是来找林大娘算。林大娘没了,她也没想找别人。听说这小林大师算卦比之前的林师傅更灵,这有事她就又来了。
“林大师看得真准。”文胜兰笑眯眯的说:“算姻缘,合八字都需要。我家文馨谈了对象,有结婚的打算,林大师给算算合适不合适。”
文馨说他们要是同意,明年他们就要结婚。但是他们家情况有些特殊,由不得她不慎重。
文胜兰虽然是上一代的独生女,但是,父亲一直都遗憾她不是儿子,只是怕丢了工作不敢再生。从小,父亲就说以后要给她招个上门女婿,不能断了文家的香火。
她从小就有志气,不觉得自己比男孩差什么。学习不行,她就果断辍学下海,先是打工偷师,然后自主创业,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做起,一步步发展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肉类加工公司。
文馨爸爸是自愿上门的,他家里兄弟多,从小不被重视。开始创业那会儿就跟着她一起干,人虽然憨厚能干,却没有管理能力,于是有了女儿后他就选择了回归家庭,做妻子背后的小男人,专心照顾妻女。
虽然有时候会被外人调侃家庭妇男,也有不怀好意的撺掇他接手工厂,说是让一个女人骑在头上像什么话,但是文馨爸爸却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很是知足常乐。一家人虽然跟其他家庭有些不同,但也是其乐融融。
女儿文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也一直致力于找一个她爸爸这样的对象。今年寒假,她兴冲冲的带着谈了两年的大学男朋友回来,跟他们说打算明年毕业就结婚。
小伙子长相端正,表现得挺好,勤快能干,有眼色,但是文胜兰却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孩子。
活了大半辈子,她可是再清楚不过,外面吃绝户的男人太多了,像她老公这样的好男人才是少数。
看女儿的样子,对男朋友的感情很深,她就算反对,也不能用没有眼缘这个借口。但是越看这个年轻人她心里就越不踏实,于是找了借口打发他回去,转头就让文馨她爸请人去男方老家调查,她这边又来找香火铺给他算一卦。科学玄学两把抓。
文胜兰从包里拿出一张纸,还有一张照片,亲切地对林乐水说,“林大师,麻烦你给我女儿和男朋友算一卦,看他们八字合不合,结婚有没有什么妨害。”
“你们先坐一会儿。”林乐水示意对方坐下等待。
在林乐水掐算的时候,文馨伸着头凑过去看热闹,不过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个所以然,只得放弃。她笑嘻嘻地靠过去悄悄说:“小师傅,合完八字,顺便再算个吉日吧。最好是明年不热不冷的时候,也不要太晚了,主要是晚了天就冷了,咱这边冷得早,回头不好穿婚纱。”
对,不是恨嫁,只是爱美。
林乐水不想揭穿她的小心思,拿着照片和八字专心测算。八字严重不合和十分契合的都比较少见,就看婚后各人的修行了。所以一般没有大问题,她是不会拆人姻缘的。如果有些小问题,她也会给化解一下。
不过面前的这两个八字,问题可不小。林乐水抬头对文馨说,“男方的八字对你不利,想要结婚的话建议还是慎重考虑一下。”
“这人从面相上贪财好色,重利轻义,但善于伪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后就会暴露真面目。”
“从八字上也能看出,对方的八字克你,不是良配。跟此人结婚,有鸠占鹊巢,破门之灾,举家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