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向安谈到乡试的时候,李修竹想起了最近在读书人中常提到的学报。
知道是自己教的学生做出来的,他就感到很欣慰。
便转向林向安,缓缓开口道。
“你这段时间在县学的表现我有听闻,听说你办的学报,内容很是充实,尤其是你针对学子的那些心得和思考,很有意义,对外面的普通学子也帮助甚大。”
林向安微微一愣,随即恭敬地说道:“多谢李夫子夸奖,学报多亏同窗们帮忙,才能办的这么好,学生不敢自夸。”
李修竹心里很满意林向安的态度,并没有得以骄傲,反而很自谦。
他身上总是沉稳,常常让人忘记他还是一个少年。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赌坊事件,他也听说这是出自这位学生之手,这事能被大众知道,也是好事。
林向安未来若是能当官,定能造福百姓。
“学报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事,它让更多的学子受益。你一直让我很放心,让我欣赏的是,你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学业,也能将这些知识和见解传递出去。这种胸怀,值得肯定。”
林向安被李修竹这样夸奖,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笑道。
“李夫子放心,我会继续努力。”
赵泽也在旁边听着,点头表示赞同,“向安一直以来就很愿意帮助大家,但凡请教他的,都会认真回答,如今更是用学报帮助了更多的人,倒是符合他的性子。”
李修竹满意地点了点头,眉宇间露出一丝欣慰:“很好。你们年轻人有心志,才会成就大事。只要保持这份恒心,未来的路不论多难,都能走得更远。”
三人相谈甚欢,聊了良久,婉拒李修竹留饭,林向安和赵泽就离开了。
离开私塾后,林向安和赵泽并肩而行,沿着熟悉的街道朝家中走去。
一路上,赵泽兴致勃勃地打量着周围的变化,不时问些镇上的近况,林向安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原想带着赵泽去看看一起合作做的林家杂货铺,结果想起了家里的铺子,因为吴家的事,全都提前关门了。
于是就带赵泽回家,正要推门进去时,赵泽突然停下脚步,转头对林向安说道。
“你先进去吧,我先回家一趟,过会儿再来找你。”
林向安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赵泽的意思。
毕竟自己都快到家门口了,回家看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点了点头,林向安笑着说道。
“行,那你快去快来,我家里人要是知道你回来了,肯定会很高兴。中午来我家吃饭,可别忘了。”
赵泽也笑了笑,略带些许调皮地回道。
“知道啦,放心,我可没打算错过林姨的好手艺。”
在杭州的时候,赵泽经常会想起在林向安家吃饭的场景。
林家里吃饭氛围很轻松和热闹,而他们家人少,就显得会冷清些。
林向安朝他摆了摆手,赵泽转身离开,踏上归家的路。
随后,林向安走进家门,刚跨进院子。
进门后,就看到林秋兰正在院子里整理菜园的杂草,王四顺则在一旁帮忙。
“娘,爹,我回来了!”
林秋兰一听,立刻停下手中的活,“怎么只有你回来了,阿桥呢?”
平日里,两人总是一起回来,只见他一人回来,倒是有些奇怪。
“他去忙了。”林向安继续说道,“娘,阿泽回来了,一会我让他来家里吃饭。”
林秋兰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表情:“赵泽回来了?真是太好啦!那他现在在哪儿?快让他进来。”
王四顺听到消息后脸上也露出笑容。
“赵泽回来了啊,真是好久没见了他了,赶紧把他叫来,今天咱家得好好招待招待他。”
说实话,赵泽也是林秋兰两口子看着长大的,一想到林向安小时候,就会想到赵泽。
林向安点头道:“他刚才和我一起走到家门口,回家看了看,说一会儿就过来。我让他中午来咱家吃饭。”
林秋兰一听,忙不迭地说道。
“你去把他叫过来吧,快去快来,今天我准备些好菜,给你们多做点好吃的。”
林向安见母亲这么高兴,心里也很温暖,笑着应道。
“好,知道了,他一会就过来了,那我在门口等等他。”
……
在门口等了好一会,赵泽才出现。
他提着一大包小包的礼品。
林向安立刻迎了上去,笑着说道:“怎么拿这么多东西,没必要这么客气。”
难怪赵泽要回去,想来是提前准备的东西,被护卫先带回来了。
赵泽笑着摆了摆手,笑的一脸真诚。
“这只是一些小心意而已,我也好久没见到大家了,怎么也得带点东西。”
林向安帮忙分担了一点,拍了拍赵泽的肩膀,笑着说道。
“你这小子,真是细心,走吧,家里等着呢。”
两人聊着,不一会儿便走到了院子里。
林秋兰早已进了厨房,忙着准备中午的饭菜。
院子里,王四顺正弯着腰在菜田里忙碌着,手里拿着锄头,不时翻动泥土,似乎在修整土壤。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见了赵泽,脸上立刻浮现出温暖的笑容。
“赵泽回来了,真是太好了!快进屋坐坐!”
王四顺放下手里的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迎了上来,语气中满是热情。
赵泽微笑着走近,礼貌地向王四顺打了招呼:“王叔,好久不见,您还是这么能干!”
王四顺一听,连忙摆手,笑着说。
“哪儿的话,我这把年纪了,什么能干不能干的,还是你们年轻人厉害,快进来坐。”
赵泽点点头,随即将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笑着说。
“这次回来看大家,带了些东西来,也算是心意,不成敬意,王叔别见外。”
王四顺看了看赵泽手中的礼品,哈哈一笑。
“你小时候可常来,把这里当自己家,怎么还带礼品来,这么生份呢!”
赵泽笑着回道:“王叔,我就是想大家了,带了些杭州那边的特产罢了。”
“好,好,”王四顺开心地笑道,“你这孩子心细,知道惦记我们。走,走,别站着,进屋里歇歇。”
说着,王四顺便带着赵泽往屋里走,边走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