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明是一盘棋,通州就是那个棋眼。
在多铎的大军抵达通州之前,陕西和山东两个省的战报便传回了京师。
情况最好的要数陕西的刘文耀大军。
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刘文耀已占领了陕西全境。
总想着自立为王的贺珍带着两千残部逃往关西方向。
刘文耀不想知道贺珍最终在哪里落脚,他的任务是收复陕西全境。
这个任务完成后刘文耀立刻给朝廷发来了报捷文书。
在报捷文书里刘文耀跟朝廷提了三件事:
第一,明军已经实现了对陕西全境的控制。
第二,明军已按朝廷部署给陕西百姓发放了口粮和种子。
第三,请朝廷立刻派遣能臣干吏前往陕西主持政务。
丈量及划分土地,兴修水利,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
这些事情都不是刘文耀一个武将能玩明白的。
“好,好啊,右都督威武,右都督干得漂亮!”
崇祯接到刘文耀的捷报后兴奋得活蹦乱跳。
兴奋劲过了之后,崇祯又开始为人员的事情头疼。
刘文耀在信中说得很清楚,朝廷必须尽快派遣能臣干吏前往陕西。
否则恐耽误了农业生产的最佳时机。
而大明朝廷最缺的是什么?
答案恰恰就是能臣干吏!
闲扯犊子的官员明朝一抓一大把。
真正能干事的官员当真是找不出几个。
崇祯:“王承恩,速速招六部尚书进宫议事!”
“老奴遵旨!”
六部尚书很快到来。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之后,崇祯总算是选定了一个能臣。
户部左侍郎施邦耀。
此人忠君爱国且颇有能力,是目前去陕西挑大梁的最佳人选。
于是,崇祯给施邦耀配了三十名所谓的干吏一同前往陕西主持政务。
更多的人手就需要施邦耀到了陕西地界之后自行招募了。
陕西出了那么多支反贼肯定是不缺人才的,就看施邦耀如何利用了。
山西、陕西大事已定,明廷在西北的局势算是稳下来了。
刘文耀之后便是山东总兵马化豹的急报。
马化豹在急报中跟朝廷说了三件事。
第一,齐党鼓动山东地主武装造反。
目前地主武装分为三支,共计一万五千人。
第二,马化豹在对地主武装的战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首先,马化豹整合了济南城的三千守军。
其次,马化豹利用朝廷给的银子大肆征兵。
截止目前为止马化豹的总兵力已经扩充到四万人。
四万官军对一万五地主武装,马化豹基本上是追着对方在打。
由于齐党没有南方那些党派富裕。
所以山东地主武装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马化豹特别跟朝廷强调一定不能放建奴大军进入山东。
为什么?
因为马化豹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大地主一般都建有自己的堡子。
有的堡子防御能力极强,马化豹想啃下来需要大量的时间。
一旦马化豹这边剿反贼剿到一半清军来了。
那么腹背受敌的马化豹不死才怪呢!
而清军若想南下劫掠山东,首先要过的就是通州这一关。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
从这里出发顺流而下用不了五天时间就能进入山东地界。
通州一失,山东的大好形势立马变得糜烂。
这是明廷承受不起的结果。
乾清宫。
崇祯来回踱步小半个时辰后还是忍不住叫来了沈战。
京城之外的战事全在沈战一人掌握之中。
得不到沈战的保证崇祯可谓是寝食难安。
“微臣沈战拜见陛下!”
“大都督免礼,快跟朕说说那通州的战况!”
沈战拿着刚刚收到的战报递给了崇祯。
“建奴前锋军元帅多铎抵达通州城首日便发动了炮击。
昨日更是动用了十五个牛录的兵力猛攻通州城西门。
一日战斗下来建奴伤亡2300人无功而返。
因建奴炮火极为猛烈我军的伤亡亦不小。
仅昨日一天便阵亡700多人。
臣预计那多铎必想一鼓作气攻下通州城。
所以说建奴今天的攻势只会比昨日更加猛烈!”
“啊!”崇祯听得心脏砰砰直跳,“通州城具体能守几日?
马化豹在信中可是说了。
让朝廷给他争取三个月的时间。
否则他在山东剿灭叛军的行动将功亏一篑!”
沈战镇定自若地说道:
“陛下莫急,且让那多铎再嚣张一日。
等明天豪格的三万大军扎下营盘臣便会亲自出战会他一会。
在多铎攻破通州城之前。
臣有绝对的信心正面击溃豪格。
到时候我军便可前后夹击通州城下的多铎。
他想不死也难!”
“哦!”崇祯就跟听天书似的,他的心里八百个不信。
明军能在野外正面击溃豪格的三万大军?
之后还能将多铎的大军包了饺子?
这些说辞听上去太玄幻了。
不是崇祯对沈战没有信心,而是这完全突破了他的认知。
“陛下信不过微臣?”沈战抬头看向崇祯。
崇祯心中一惊,立马换了副神态面对沈战。
“没有没有,朕最信任的人非大都督莫属。
等明日大都督带兵出战。
朕必亲自登上朝阳门城头为大都督击鼓助威!”
“微臣谢过陛下!”沈战笑了。
崇祯信不信自己不重要,他要的就是崇祯一个姿态。
大军出征,你作为大明皇帝表现得一点自信都没有成何体统。
真要是崇祯站在城墙上给大军击鼓助威,那兵将们的士气还不得杠杠滴呀!
不用多了,哪怕你崇祯皇帝拿着鼓锤上去敲一下也行啊。
四月三十日傍晚。
清军大规模攻击通州城的第二天。
高文采站在城头看向如潮水般退去的建奴大军。
这一日的攻防战打得同样惨烈无比。
建奴再次丢下了1900多具尸体,他们依然很难摸到通州城的城头。
大部分建奴士兵都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锦衣卫的佛朗机炮一炸就是一大片,且炮弹十分充足。
使用了新式火药的遂发枪威力大得不行。
凡两百步以内被射中者非死即伤。
双层甲跟无甲在锦衣卫的遂发枪面前区别不大。
只有身披三层甲的建奴士兵能侥幸捡回一条狗命。
高文采愣神之际,副将前来汇报战损数据。
“报将军,我军今日阵亡653人。
建奴阵亡约1900人!”
“知道了,修缮城墙,抛撒扎马钉,防止敌军夜袭!”高文采不带任何感情地说道。
对于死亡数字高文采已经麻木了。
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守住通州城。
只要通州还掌握在明军的手中,那么清军就始终是被动的一方。
否则,战争形势会立刻发生逆转。
多铎大帐,看着手中的伤亡统计多铎的心中在滴血。
两天的攻城战下来八旗兵阵亡4200多人。
其中有小一半的伤亡是女真重步兵。
只有女真重步兵能抗住明军的遂发枪射击,不让他们上不行。
然而明军的佛朗机炮却能有效杀伤女真重步兵。
因此,尽管重步兵们冲锋时阵型拉得很开,依然难逃炮火的洗礼。
“城内明军到底携带了多少炮弹?”多铎怀疑人生地想道。
两天的攻防战下来,明军的佛朗机炮射出了超过七千发炮弹。
据多铎观察明军丝毫没有弹药不济的迹象。
穷困潦倒的明军啥时候变得这么富有了?
高文采:好叫豫亲王知道,我家大都督给每门佛朗机炮的配弹是一千发!
多铎:我尼玛!
当多铎的副将前来汇报军情时,他的心情总算是好转了一些。
“报大帅,通州城西面城墙损毁严重。
六成以上的城垛和女墙皆不完整。
如果我军明日继续猛攻西城墙。
估计明军的伤亡数字必将大增。
再这样打下去明军必因兵力不足而战败!”
“唉,但愿如此吧!”多铎自我安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