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正在和一位雍容华贵的美丽妇人,说话的林荟茵。
看到了抱着何雨水走来的何雨柱,赶忙和妇女说了几句话!
然后就看到那妇女,好奇的抬头看向了走进来的何雨柱!
只见一位大概在一米四五左右的,穿着少将军礼服的半大孩子。
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笑着走了进来!
而此时其他几位,正在各自说话相貌气质都不差的妇女。
也都注意到了走进来的何雨柱,纷纷停下了正在探讨的话题!
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这几个孩子身上!
“荟茵,这就是你刚才和我夸上天的那个外甥?”
“没错,宋二姐,怎么样?光看着是不是就挺精神的!”
被林荟茵称为宋二姐的看了看林荟茵,微微的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然后又把注意力放到了,何雨柱的身上!
这孩子看起来身体很是壮实,个头虽然不高,却是年龄所限!
神色坚毅,眼神……咦!这孩子的眼神倒是有意思!
沉稳、内敛、隐有精光四射!同时还伴有看透世间魑魅魍魉的智慧!
这……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孩子应该拥有的眼神啊!
最重要的是,这小家伙儿进来之后,对每个看向他的人。
都是点头微笑,礼仪周到的同时,又不让人觉得被冒犯到!
同时最重要的是,这孩子不愧是军人出身。
进来之后,眼神已经很是隐晦的观察了所有方位。
包括暗中保护大姐、自己和三妹的那些特工所在!
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神!这孩子,有点东西!!!
“呦!荟茵!你这外甥儿,可是厉害啊!
今天下午我家那位,回家后一直对他赞不绝口!
还说要不是现在他所在的四九城,太过重要!
真想让他进入这一期的黄埔,好好的学习深造一下!”
林荟茵听到坐在宋二姐,右边长相和宋二姐颇为相似的夫人说话。
也是开心的笑了起来,然后指着何雨柱!
“这毛小子,你让他做别的什么都好说!
你要是让他坐进学堂里面,正儿八经的上课学习!
啧啧!估计不要太难喽!毕竟这一年多时间打鬼子!
他这性子早就不在学习上喽!”
宋三姐听到林荟茵说的话,又想到下午丈夫对这孩子的评价!
不由得点了点头,不过眼神中还是透露出极浓的兴趣!
这时候坐在宋二姐左边的,看起来和宋二姐,宋三姐眉目之间。
极为相似的中年妇女,穿着一身深红色黑色梅花纹路的长款旗袍!
也是眉目流转的看着走过来的何雨柱!
“这娃娃,就是荟茵你说的那个十岁就成为了整编师师长的何雨柱?”
林荟茵侧头看向了说话的妇女,笑着点了点头。
“是的,宋大姐!你看怎么样!这孩子看起来还成吗?”
“嗯,不错!我家老孔对他在四九城和津港冀北等地适应的经济政策!
还有民生方面诸多的管理政策,非常赞叹!
认为在那几个地方,像那孩子那样去治理,是最适合的!
因为可以快速的扭转大部分被小鬼子束缚的思想和理念!”
林荟茵听到宋大姐说的话,秀眉微蹙依然面带笑容不动声色。
“那剩下的小部分怎么办?他们的思想和理念怎么扭转?
大姐夫有没有,说过什么好的办法啊?”
宋大姐皱着眉头,看着已经把怀里的小女孩交给林若心的何雨柱。
“老孔说,现在这小娃娃使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就是扫盲和杀!
对不知世事随大流的纯粹老百姓,进行扫盲改造。
对那些根深蒂固,烂到根子里的就是杀!
老孔说这是乱世用重典,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且还说,这种手段现在能用,一旦错过了!
等到以后,大环境彻底安稳了,在使用就晚了!
说那时候这样做,会引起社会大范围震荡!
所以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这也是我家老孔对这小娃娃。
另眼相看的关键所在,这小娃娃时机掌握的太好了!
按我家老孔和三妹他丈夫说的话,就是这娃娃不像是一个孩子。
反而更像是一个处事谨慎,静若处子,动若狡兔的老谋深算之人!”
宋三姐坐在边上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
“没错,所以我家那位才放心的让把四九城、津港和冀北让他管辖!
要不是他年龄太小了,再往上走会被人诟病。
我家那位都想直接给他个中将军长,让他统领一个军的力量!
然后进入晋西,把那里的小鬼子也给灭了!
可是最后被那几位将军给挡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哼,那几个老牌军阀,老孔和我说了。
他们是怕这小娃娃进了晋西之后,就不出来了!
到时候这小娃娃坐拥三晋、冀北冀西、四九城和津港!
他们怕到时候,你家那位把他们都给吃了!”
林荟茵看到何雨柱已经和自己妹妹说完话,正在看自己!
便向着何雨柱招了招手,何雨柱一直在留意二姨这面。
看到儿子的手势,和娘亲还有周边几位妇人说了一声。
然后就走向了二姨她们,刚走到跟前,就听到一个很是温柔的声音。
“小娃娃,不错有胆有识,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愧为男子汉,不像有些人,被何先生当年咒骂!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宋三姐听到自己二姐说的话,脸上有些赧然!
“咳咳!二姐!”
“哼,怎么觉得臊的慌啊!你别说已经忘记了。
当年何先生在1927年,拒绝参加你们婚礼。
后来更是要组织我家先生的旧部,推翻你们家那位,重立政府。
就因为她看出来,你家那位就是一个阴险狡诈,只会破坏团结的主儿!
后来何先生在1937年,知道你家那位实行不抵抗!
消极打小鬼子政策时,义愤填膺跑到行政办公室痛斥。
要求你家那位支援第十九路军,可惜你家那位拒绝了。
何先生才痛心之下,写下了刚才我念的那首诗。
你应该还记得,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吧!”
宋三姐看着,真的有些生气的二姐,嘴唇动了几下!
“记得!何先生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说,
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