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穿越者,最难适应是不同时空的差异,有些事,在当时看来是正确的,但许多年过去,才发现多么的可笑和滑稽,而在当下的人却意识不到,这就是时空的局限性。
此时的秦朝,正处于一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空,老辈人靠天吃饭,农耕更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总是左右这一个时代的脚步,奴隶主掌握着大量的农奴和生产资料,而农奴和普通市民单靠自身的努力付出,活着已经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商鞅变法,给普通人以希望,最起码底层老百姓可以通过军功,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老秦人此时,最大荣耀就是比谁的军功多,谁砍下的敌人的脑袋多,整个秦国如同一团干柴,被商鞅变法这个小火苗,燃起了熊熊大火。
自从李明上次遇险后,时常在想,此时秦朝,虽然少了许多科技狠活,但人性亘古都是不变的,而且这朝堂的上争斗也是很凶险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由于年龄相仿,嬴驷与李明逐渐变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李明也逐渐了解了嬴驷的想法,嬴驷也理解了李明的苦衷,有时候,好到,后宫的妃子们都开始吃醋。
渐渐,李明开始理解秦王嬴驷,甚至在知人善用方面,有点佩服嬴驷,管理的核心,其实就是拿捏人性,而此时嬴驷更是一位聪明和优秀的管理者,别的不说,就单独他用软刀子,磨老甘龙这件事,就足以让老世族对他无可奈何,这种柔中带钢,才是真的钢,表面对你和善可亲,背后却早已计算好了后手。
其次是新提拔公孙衍等新贵们,放手让这些新贵们为自己卖命,放权给他们。老世族在朝堂势力逐渐减弱。
几次交锋下来,老甘龙没有占到便宜,眼看着李明和嬴驷越走越近,而这棋子仿佛自己又愈加琢磨不定,这种棋局,让老甘龙一时间没有主意。
此时,老世族里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对老甘龙说,不如除掉嬴驷,拥护赢虔。老甘龙听完,先是一惊,随后回过头,看了看这位年轻人,他自己何尝没有想过这个,但秦国不管怎么,不能乱,但眼下,从底层获得军功的人越来越多,嫣然在朝堂上成为一种新势力,这是他以及他背后的老世族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嬴驷不除,光除了个商鞅,屁用不顶。
此刻,他回想起这些年,嬴驷车裂商鞅后的所作所为,没有哪一件不是按照商鞅变法进行的,眼下,自己安插在朝中的棋子越来越少,眼看自己利益一步一步被嬴驷所侵占,此时,如果在忍下去,恐怕,老秦人的秦国,就不是老秦人自己的了,而是被这些外姓家奴所瓜分干净了,想到这,他决定放手一搏。
为了除掉嬴驷,老甘龙一伙们,可谓绞尽脑汁,可巧,嬴驷亲率大军讨伐魏国时候,屠城时候,一户魏国贵族乔装打扮投奔老甘龙而来,这个公子名叫魏钱,有一名妹妹,叫魏舒,两兄妹投奔老甘龙之时,他们父亲已经战死,秦军将其父首级悬挂在城门之外,往来的人,无不骇然,秦军作战之勇猛凶残。
而老甘龙看到魏舒那一刻,整个人都为之眼前一亮,此女生的甚是美丽,不由得计上心头,听完他二人哭诉,老甘龙安慰到,不要太过悲痛,你们父亲已经死了,我想办法,等过些时日,帮你们,给你们父亲收尸,你们先暂且在我这里住下。
随后,老甘龙安排左右贴身侍卫,将知道这件事的人,慌称为魏国派来的细作,全部斩杀,去秦王那李,冒充军功不提。
下面的官员对老甘龙处理细作这等小事,也没有严格审核,自是阿谀奉承,上表军功不提。
兄妹二人在老甘龙这里住下来,刚开始,还提心吊胆,后来,便慢慢习惯了下来。
这个魏钱,本来就是纨绔子弟,热衷女色之流,没几日,便混迹秦国酒馆,自惹是生非不提。而魏舒却整日在老甘龙家里练习剑法,为得有朝一日杀死秦王,为父亲报仇。
老甘龙看在眼里,心里也不住地想,谁说女子不如男,这魏公肯定想不到自己视若珍宝的儿子,仅是如此的酒囊饭袋,而自己不怎么关爱的女儿,确是女中豪杰。遂吩咐左右叫来自己的儿子甘欣。
父亲大人,有什么事,吩咐?
孩子,父亲,为秦国尽心竭力,一生经历无数大小争斗,想不到这把年纪了,却被一个黄口小儿戏耍,你此次前去,贿赂魏王身边亲信,让他认领魏舒为自己亲女儿,我将魏舒敬献给秦王嬴驷,以便在合适的时机,将嬴驷除掉,记住,这次去,不准向任何人透露此事,事以秘成。另外这件事,知道人越少越好。去吧
“诺,父亲大人”
甘欣自领命去了魏国,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