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先在路口等我一下,我一会就带你过去,我这边需要交代一下。”虽然觉得易立东不是爱画的人,但是老顾还是决定带他去。
毕竟自己也不可能长时间的保存这些画,虽然一开始想的是能弄出一幅是一幅,但是等到真的要出手了,自己还是有点舍不得的,这和原来自己开店的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来就怕画收了卖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他觉得现在这些画已经成了自己的收藏了,他觉得和自己这几年只做鉴定没有卖画有关系,主要是身份上的转变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他现在了解了以前收画的时候,那些个买画人的心情了,就像是自己的朋友要离开自己一样,但是没办法该生活的还是得生活,该传递的还是得传递,这可能也是收藏的意义吧。
“那行,我就在路口等您,不远吧。”易立东听到老顾说让自己去前面等一下,问了一句。
“不远,但也不近,在珠市口那边。”老顾刚说了一句不远,但是又说了一句不近。
易立东听到这里也不知道到底是近还是远,毕竟不能按照后世的路程来算,现在一般都是腿着去,后世的距离在现在参考性几乎为零,都要以现在为准。
“那好,我等着您。”易立东说完就离开了,没在管老顾是要怎么和他们这边交代。
易立东从书摊那边走了之后直接来到的花鸟市场这边,小龙几人都在这边呢,这边的人明显比书市那边的人多,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多人玩这些,但是看看还是很新鲜的。
这边说是花鸟市场,其实就是鸟市,大部分都是鸟,花草之类的易立东可没有看到一个摊位,绝大部分都是鸟,四九城喜欢养鸟是出了名的,在后世那种环境下还有很多养鸟的呢,更别说现在了。
四九城作为几百年的都城,什么时候开始的易立东也不清楚,反正很早之前就有了,据说是旗人定都四九城之后,八旗将士就有了特权,因为每月都有所谓的养俸银,就决定了这些人都不用干就有钱花,你想这些人不打工不经商的,月月都有花不完的钱,可不就得找点乐子嘛。
有钱又有闲的怎么打发时间呢,那时候也没有电视电影的,于是养鸟的就应运而生了,作为八旗子弟的一种消遣方式,记得有形容专门他们玩鸟的诗句,提笼架鸟肩落鹰,鸽哨飞鸣响碧空。
时间长了慢慢的就形成了产业了,也让很多的平民自己有机会接触这些,有的是真喜欢,有的是投其所好,还有的是以此为生,毕竟有需求就会有供应,鸟市也就随之产生了。
鸟市最多的就是鸟贩子,他们靠着养鸟贩鸟为生,他们或设案摆摊儿、或地上铺布经营。
大部分的摊儿上的笼子里是各种各样要出售的鸟,他们摊位背后或周边摆满空鸟笼、鸟食、鸟罐等,凡是和养鸟有关的用具,他们全卖。
这也是吸引人的一种方式,因为只有东西全才能让人驻足。
好鸟送到鸟贩这里,按叫声、外观、能训练、能模仿等分类。像画眉、百灵、黄雀、红靛颏、蓝靛颏等都有。
养鸟意在乐趣,有的买时品相不太好,到手里能养的鲜灵活泼,教出会叼牌、会说话等好多玩艺儿,那有很大的成就感啊!养鸟正显出四九城人的生活性情:贫也好,富也好,全能自得其乐。
第二多的就是玩鸟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旗人,普通的人家每天吃饭都成问题,谁有闲心弄这个啊,玩鸟的都是家境殷实的。
他们来到这边主要是要买鸟的一些用具,或者是想把手里的鸟匀出去,这一个匀字用的很巧妙,透漏着赞赏和客气,又不至于市侩,这就是四九城玩鸟人的行话,不能说买,说买就俗气了,而且别人会觉得你亵渎了自己的鸟。
虽然最终还是钱来说事,但是这样保存了买卖双方的脸面,用四九城的话来讲,就是讲究。
也有很多的人,纯属是来交流的,毕竟现在不像后世,能聚堆,现在很少能形成市场的,比如鸟生病了,鸟不吃食物了,怎么训练了,闭门造车可不行,得交流,庙会就是很好的交流场所。
虽然现在这些旗人,没有特权了,但是很多的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玩鸟的还是旗人比较多。
市场上不止是买鸟的多,还有一部分人也不少,那就是玩蛐蛐的,也就是俗称的蝈蝈,这也是四九城的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
别看蛐蛐比鸟小,但是价格可不便宜,特别是现在这个时节,能拿出来蛐蛐的可都不是一般的人。
毕竟这大冷天的能养的起蛐蛐的,手里没有几个子怎么敢玩啊。
蛐蛐这种动物一般都是在秋天才有,也有秋后的,但是这大冷天的肯定没有,这些都是秋天抓的,放在暖炉里面养着,普通家庭谁玩的起啊。
易立东转了一圈,发现玩这个的大多都是老人,年轻的很少,而且看的出来大部分穿着的都是像那种马褂类似的衣服。
看来这也不是现在的平民百姓能玩的起的。
易立东以前的时候看过蛐蛐的报道,那还是他小的时候呢,他家在鲁省,距离蛐蛐的产地不算太远,小时候听说临县的小孩子放假了都去抓蛐蛐,一个能买好几十,好的上百块,这是他对蛐蛐的最初印象。
后来了解到,那些是特殊的品种,而且好像只是那里的蛐蛐才行,别的地方的都买不上价。
虽然他们距离的不算远,但是也不行,小时候他不信邪,专门搜集了很多蛐蛐的资料。
才知道这里面的水也很深。
四九城人玩的蛐蛐儿是产自鲁省德市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 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四九城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 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洪头”。
据记载鲁省的宁阳县清代时曾向皇宫进贡蟋蟀, 在21世纪该地成为捉虫养殖交易的着名市场,形成了产业规模不小。
自己看到这些蛐蛐就想到了自己儿时为了挣钱可没少想招,包括蛐蛐这些东西,也都稍有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