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崖县人口流失严重,加上天灾死了不少人,想必广平县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现成的劳力,你们县令完全可以安置好,让他们去种地就是了。”李昭看了他一眼说道。
这是李昭让探子去打探过了的,广平县虽然没有像罗崖县一样流失了那么多人,但因为跟罗崖县相近,之前蛮人大军那么大的声势,大多数人都觉得罗崖县撑不过去。
等到蛮人打下了罗崖县,那岂不是下一个就是他们广平县?
所以当时跑了不少人,城中大户也都是能跑的都跑了。
田县令是一族之人都迁过来了,再想跑也不知道往哪跑,还不如缩在广平县里。
真要是蛮人攻城了,他主动投诚,身为南朝官员,还是能带着家眷搏出一条活路的。
反正只要能活着,李昭觉得他应该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吴师爷苦笑了一下:“可是一万灾民要全部安置下去,谈何容易啊。”
“他们被拦在城外那么久,心里的怨气怕是都想把咱们大人活吞了,跟广平县原有的乡镇百姓也起过不少次冲突,双方敌对了这么久,现在把灾民给安排下去的话,只怕会出大乱子啊。”
“地倒是有,但那也得要粮种啊,县衙拿不出那么多的粮种来的。”
不用回去问过田县令,凭吴师爷对他的了解,田家的存粮那是不可能散出去的。
那是一族之人之后活下去的根本,怎么可能散出去给那些灾民。
他们大人又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转世。
“如何分批安置下去,并且能阻止你说的这种矛盾和冲突,我们这边都有经验了,到时候我可以让人把这些经验全部写下来交给你带回去,按照我们的办法行事,不说能百分百一点矛盾冲突都没有,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许多。”
这个时代宗族观念严重,也就是喜欢抱团。
那些村子很多一个村子都是一个姓的,特别的排外。
逃难来的很多也都抱团在了一起,之前安排下去的时候颇费了些功夫把那些人全部打散拆散了后,再给分配到了不同的地方,防止聚集。
而那些不接收外来人士的村子就更简单处置了,不接收的话,官府不给借粮种。
一个村子有过的好的就有过的坏的,加上之前天灾泛滥,很多人都没有什么粮种了。
官府不给借粮种的话,那就种不了地,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就扼住了活命的路,就没有不妥协的。
还有一点,以前的百姓对报官一事讳莫如深,不敢轻易跟官府打交道,就是受欺负了,也都是找村长或者里长主持公道。
这公道有时候其实并不怎么公道。
为了避免村长和里长手中权力过大滥用的情况,李昭在每个镇上还设立了附属衙门管事,不管是哪家哪户遇到了不公正的事情都可以去上报要求官府裁决,并且每五日便会有军队去各个村庄去巡逻检查,也可直接跟他们上报。
不管大大小小的案子,解决了的没解决的,最终都要呈交到县衙给她过目,确保没有什么意外。
她现在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能帮她处理这些事情的人也很少,让吴康仁去办的教学一事已经在开展了。
希望后面能多给她培养一些人才出来,她急需几个能帮忙分担的秘书。
“至于粮种,那自然不是白给的,罗崖县这边都是借,待到收成之时再以多倍的数目归还给县衙。”李昭继续说道。
吴师爷的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蚊子,不是白给,用借好像也可以。
“但若是借出去后,那些灾民直接吃了,根本不拿去种怎么办?等到秋收之时,他们拿不出来,粮食也没了,那才是完了。”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们之前也有想过,自然也有应对方案。”李昭敲了敲椅子的扶手扯动了下唇角。
“若是在收成之时,拿不出相应的粮食来归还,吃进去几斤粮,那就剔他几斤肉来还。”
一切刚开始极为不稳定之时,那便只有用重刑才能让那些心怀鬼胎之人老实一点。
吴师爷打了寒颤,这一瞬间感觉照在他身上的阳光都变得森冷了起来。
哪怕之前就知道李昭不好惹,现在还是被她这无比残酷的手段有些吓到了。
“当然,只要好好的把粮种给种下,待到收成之时自然就能还上,这一条也就构不成什么威胁的。”
“还有一种可能,他们领了粮食就跑了,毕竟都是灾民,逃跑都跑出经验了,还真有这种短视之人。”李昭继续说道。
“所以自然还有一点应对之法,举报,只要发现自己周边的邻居、同村之人朋友有拿了粮食跑路的情况,直接向官府举报,举报之人能得到被举报之人所有的家财和东西,还会再奖励十斤粮食。”
“而原本要逃跑之人,则会取走他们所有东西,被士兵驱逐出县。”
可不要小看这十斤粮食,为了这些东西,还有人假举报自己的同伴的,严惩了之后才消停下来。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这边还没有接到这样的真实举报。”
原本在城外隔离了那么多天,就已经给了这些灾民希望,让他们对罗崖县产生了认同感。
大家逃难,也是想要找个地方过安生日子的,既然罗崖县能够提供这个条件,没有人脑抽了去干这种事的。
吴师爷若有所思,这种种手段加一起,确实能有效管理好。
原以为这李昭只是个粗人,没想到人家各方面都如此出挑。
他心里有些遗憾,若此人是个男人就好了,如今这天下争霸之中的几个霸主定有她的一席之地。
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