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脂粉铺子是有卖牙粉的。还有猪毛做的竹制牙刷,虽然没有现代工业做的精致,但是聊胜于无。
刘恒辰吃够了以前蛀牙的痛苦,现在的身体一口好牙可要仔仔细细的护着。
做根管手术时那个钻头的声音至今为止都是他心里的噩梦,一想起来就直哆嗦。
皂角和胰皂也买了点,胰皂这东西做法挺简单。但是他懒,能买到就不做。
况且自己身边还有个大款,省这点子钱图什么。
他洗澡那天就没瞅见有什么清洁身体的东西,应该是用完了没采买。
所以他这次多买了一些,按照小时候用香皂的经历,他买了两块胰皂,用来洗澡,还有些皂角用来洗头。
现在是秋季,洗澡的次数只会少不会多。也用不着买太多。
牙粉买了两个月的量,也是懒得自己做,牙刷一人一把。
几个臭小子也要护好牙齿,这个年代如果蛀牙或者牙龈炎可没那么多止痛药可以吃。
虽说这几天瞧见他们饭后漱口有些护理意识,但是远远不够。
刚出门就看到李鸿武被一个小村姑搭讪,他小麦色的脸泛着红的,整个人显得局促不安。
他看到刘恒辰出来赶紧迎上来,对着姑娘道了句抱歉。让李麟霄把刘恒辰手里的东西放进自己的背篓里。
现代的大街上经常有男生女生瞅对眼就上前搭话,他没成想这古代的姑娘也这么大胆。
李鸿武虽然生的好,但是平时脸色冷冷的,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也敢和他说话。
不过看着被调侃几句就像个西红柿的大男孩,也没冷到哪里去。他揶揄的看着李鸿武,大小伙子的脸就更红了。刘恒辰见状笑的直抖。
*哈哈哈哈哈哈,什么纯情雏儿,真好玩。
李鸿武从小没接触什么女性,只有身边伺候的丫鬟和自己的娘亲,丫鬟也只是安分伺候,不敢僭越。
平日见到的姊妹或者贵女也都是和他礼貌有加,端庄得体,并不会动手动脚。
像这种民风彪悍的姑娘他每次出门都能遇到,嘴里的调笑饶是他一个男的也招架不住。
他气恼自己反应忒大,被旁边矮自己一头的少年用眼神调侃更是恼上一层。
“笑话我作甚,你一个毛都没齐的臭小子懂什么”
在村里呆了快一年,李鸿武说话的口吻也越来越“接地气”
荤话脏话也信手拈来。
刘恒辰是谁,活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了,这种不痛不痒的呵斥简直就像是没长牙的狗仔啃自己一样。
他一路捧着肚子,差点都笑出了声。眼泪都要挤出来了。李鸿武见自己毫无威严,松开牵着李麟霄的手给了刘恒辰一个脑瓜崩。
*妈呀,好痛!
这回眼泪是真出来了,刘恒辰捂着头也不敢再造次,他差点忘了这个大兔崽子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差点把自己就地正法。
抹了眼泪收起神色也不再嘲弄他了。
“这还差不多,怎地说我也是你大哥。尊师敬长,可懂?”
两个小崽子看着刘恒辰吃瘪,也笑笑嘻嘻的,果然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刘恒辰看着这个少年拿身份压人,别过头轻轻翻了个白眼。
*论岁数我都可以做你老子了,还尊师敬长,尊~师~敬~长~
这话刘恒辰可不敢宣之于口,一行人小打小闹的继续逛街。
日头上来,街上酒楼的小二也开始在外面招揽客人了,刘恒辰的生物钟也在提醒他到了午饭时间,李鸿武引着他到了一家馄饨摊子,三个小的一人一碗。
李鸿武吃三碗。
摊子的人还挺多,刚巧他们之前有一桌客人吃罢走了,摊子看着是一对儿夫妻的营生,老板娘过来收了碗筷,抹干净桌子。
刘恒辰想着接下来的事情,还得在恶补一下。趴在桌子上装作假寐,实则进入意识空间买了本香料大全看了起来。
他准备买一些大料回去,卤肉出现的时间其实很早,有个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了。
即便现在所处的朝代能赶上明代发展贸易,那些个贸易商品也不太容易在镇子上出现,只能先以明代之前的菜谱为标准来买材料。
白芷,花椒,丁香,小茴香,白胡椒,白寇,罗汉果,陈皮,千里香,还有最重要的安息茴香,也就是孜然粒。
八角和香叶他先假定没有,罗汉果他看书上写着是清代才走进大众,以前没人认得,也先不买,回头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捡一些野生的。
还缺点辣味,辣椒也是明代才传入的,所以刘恒辰准备拿野辣子,也就是所谓的茱萸来做。
这东西山上就有,不难找。还有芥末,这会儿也是待在药铺里的药材。
还有好几种大概率会出现在药铺里。剩下就撞撞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或者上山去找。
“吃饭了”
脸被人轻轻捏住,刘恒辰从意识里脱离出来。拍开李鸿武的手,就看到面前放着一碗飘着葱花的馄饨。
不得不说这家摊子的馄饨做的好吃,虽然里面的肉馅儿不多,但是骨汤熬的发白,撒了点胡椒碎和葱花,一碗下去也是唇齿留香。
李鸿武也不怕烫,吭哧几下两碗就进了肚子。刘恒辰拿起茶碗慢条斯理的嘬着便宜茶水,一碗茶喝完后,李鸿武也丢了筷子,拿汗巾抹了一下嘴。
吃饱喝足,几个人也没歇着。刘恒辰在桌子上写下
“去药铺”
药铺的掌柜是个胡须都有点白的小老头,看着精神很足,刘恒辰不能开口,他的毛笔字更是不敢恭维。
只好看着柜子上标识木牌挨个指认,够不到的就拿李鸿武的手代替。
“掌柜的,我这表弟患了哑疾不能说话,您多担待”
“不碍事不碍事”
得亏药铺空间够大,李鸿武能跟着进来。
因为提前预习过,这些药材倒也没认错。小老头乐呵呵的帮刘恒辰称斤两,边加到边看着刘恒辰,瞧见他点头就用纸包好,抬头问道
“小兄弟买这些是有何用处?”
李鸿武充当嘴替。
“家里人拿去试菜谱的,前些时日新得了张”
这话说的相当妥帖,留了余地又答了话,刘恒辰没想到这个愣小子还有这心眼儿。
小老头听罢也不多问,捋了一把胡子就去收秤。
一行人也准备回去了,一路上的摊子刘恒辰二次确认,惊喜的发现有个卖调味料的小摊子,其中的胡椒、千里香正是刚才没在药铺买到的东西,他赶紧拽着李鸿武过去买了些。
还发现有堆标着鲜粉的粉末,他捏了一小撮闻了闻,应该是小虾米和蘑菇晒干磨出来混合的东西,也是心中一喜,称了一些。
不得不说古代银子的购买力太强了,今天的收获这么丰富,也才用了3两不到。
大头都是成衣和农具,这些侃侃用了一两多的银子。各种杂七杂八的物件小的一两个铜板,多的几十文,香料也没贵到哪儿去。
刘恒辰又稍微溜达了一下,买了二十颗颗鸡蛋,和一些早上没卖出去现在折价的蔬菜放到自己背着的背篓,又去酒肆打了一葫芦的黄酒。
看到一家写着《春雨书肆》招牌的店,他用胳膊肘顶了李鸿武,示意他要不要买点文房四宝回去。
两个崽按照古代来算已经要开蒙的年纪了,家里只有炭笔和一些粗糙的草纸,一点学习氛围都没有。
李鸿武也是清楚这件事,他正有这个打算。点了点头,刘恒辰就一个人径直走进去。
“这位公子可是要购置笔墨纸砚,咱们这儿有上好的徽墨,和上等生宣您可要悄悄”
儒生打扮的伙计还没仔细瞅清楚刘恒晟的打扮就一通推销,刘恒辰扣了扣桌面摇了摇头,伙计这才看到刘恒辰一身粗麻衣衫,明白是个种田的应是没啥钱赶忙改口
“无妨,咱们店里啊什么都有,您若是觉得不妥,咱们这儿还有连七纸,百张算您七十文,用来读书习字是再好不过的了,您可要看看”
店小二的嘴太快,刘恒辰还要在脑子里过一遍他的话才明白过来。
今天采买的东西里面鲜少有七十文价格的东西,光是纸就贵成这样,果然不管到哪儿朝代上学这事儿都是大支出一笔。他点了点头,伸出五根手指头
连七纸就是竹纸,他还不太清楚这年头小孩子启蒙用哪种纸张,小二看着也是实诚人。没有因为他说不出话就鄙夷他,也就由着对方推销来买。
“客人您可是说不出话?是需五百张吗”
刘恒辰点头示意, 又指着砚台墨条那位带着询问看着小二
“好嘞,您是要文房四宝一套备齐是么,您看看这个墨,虽不是什么上品,但是这一斤只消一钱。
咱们寻常人家用再合适不过了,还有这方砚,也是一钱一方,虽不是名砚,可也是胜在划算。
笔嘛,咱们这儿有品质上好的狼毫笔,三钱一杆。也有寻常的兔毫笔,二十文一杆。您看看是需要哪些,小的给您包起来”
刘恒辰消化掉小二说的话,拿了6只兔毫笔,两方寻常的砚台,指着刚才小二介绍的墨比了两根指头。
“好嘞,给您算个账”
“共是8钱70文,看您这么照顾生意,小的自作主张给小哥儿送上五十张连七纸可好”
是个会做生意的,人圆滑,没有因为刘恒辰人小便欺客,包装的也很用心。
他转身让小二把东西放进背篓,拿了找开的铜板就出门跟着李鸿武往平时牛车等客的地方走过去。
刚好看到张大胜的牛车过来,牛车的车费上午来的时候李鸿武已经付过了,他跟李鸿武放下背篓和农具,又掏了一文钱算是当做行李费。
便把没花掉的银两铜钱给回李鸿武。李鸿武本想让他自己收着,但是眼前的少年皱眉硬塞,他也只好作罢揣进怀里。
略微等了一会,早上一起出去的夫妻俩也一步一搀的过来,又陆续来了几个刘恒辰没见过的生面孔,张大胜吆喝了一声便启程回村。
天色开始慢慢泛黄,刘恒辰靠着板车边边开始假寐。
——————
注:一两银子=十钱=一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