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梁山泊关胜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直奔东平府而来。东平太守云天彪为不示弱,带领强兵健将出城迎战。
霎时间两军对垒,一面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对方敲骨吸髓,另一面捶胸顿足忍不住要立刻食肉饮血。
闻达远远看见关胜,跃马向前大声骂道:“匹夫关胜,你世代受朝廷大恩,不思为国报效,反倒当了贼寇。你有何颜面做人?做猪狗去吧。看你长得楞楞峥峥人模狗样,岂不知你败絮其中不如草芥。羞杀关家列祖列宗,我今日里就要为武安王清理门户。”
杨志听了不服道:“你这败军之将,草包一个。自己多少斤两,心中没数?当初大名府饶你一条狗命,反倒在此处嘤嘤狂吠。看我等等打烂你的口舌,让你乱叫!”
李成也不甘示弱对杨志道:“我还以为哪里来的猪狗,原来是丧家之犬青面兽。梁中书看你可怜,赏你一口饭吃,可你不中用啊,送个生辰纲也能丢,你还能做成何事?还不知脸面投了梁山泊,晁盖吴用等人可看得起你?”
杨志闻言单挑,纵马直取李成。李成也不示弱,铿锵打作一处,一个身着银色铠甲,手持长剑,英姿飒爽;另一位战将则身披黑色战袍,手握战斧,威风凛凛。
双方有来有回打了三十回合,李成气力渐渐不支。闻达怕李成吃亏,纵马加入战局。杨志以一敌二,渐落下风。急先锋索超早就按耐不住,跃马来战索超。
四人都是大名府中旧将,都恨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捉对厮杀,互不相让。
小将云龙立功心切也冲了上来,丑郡马宣赞挺身接战。两人打斗二十回合,丑郡马渐渐体力不支。小将云龙却越战越勇。丑郡马慢慢乱了阵脚,云龙觑见破绽,一枪刺中宣赞战马,宣赞一个不稳,跌落马下。云龙正待上前补刀,却见杨志一枪将李成刺到马下。
云龙顾不得宣赞,转身来救李成。与杨志战作一处。关胜见了得了势,擂鼓冲锋。梁山众将驰骋英雄,排山倒海冲将过来。云龙救了李成回到本阵。
两军斗到一处,一直厮杀到傍晚才各自鸣金收兵。关胜等人回到帐中个个愁眉不展,梁山自一百零八聚义以来从没遇到过如此劲敌,军容之盛,战力之强出乎意料。
晚饭刚过,云天彪又到阵前找关胜答话。关胜不知何意便披挂上马,出了营寨。却见云天彪并未披甲,只着素衣在空旷地等待。
关胜见状放下大刀,径直而来。云天彪却一反常态,彬彬有礼道:“关大哥一向可好?”
原来云天彪自幼崇拜武安王关羽,曾拜谒关胜之父为师。两人算是故交。关胜不知他是何用意,也拱手答礼。
云天彪又道:“白天公务在身,晚上只叙私谊。”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
关胜接过,正是关老爷子的来信。关胜连忙打开阅读:
吾儿关胜,自前秋汝奉诏讨贼,一别已然两年。为父垂垂老矣,日日思念,夜寐不安宁,尝尝惊坐起,思我儿可饭乎?可冷乎?可安宁乎?可体健乎?
每每思及于此,喘息不能顺畅,总觉心口痈滞,恐命不久矣。死不足惧,然何日可再见汝兄弟乎?或成一抔黄土,再难相见。
我祖上武安王关圣帝君,忠义千古。汝自幼习武,颇有造诣。吾常思汝能续祖之荣光,成千秋功业。
吾虽不才,自幼教汝忠义礼智信之道。然何至于此乎?我儿岂不忠不孝不智之人?去月命汝弟招汝招安,汝留之不归。汝欲汝父老而无依乎…………。
关胜念及此处忍不住掩面而泣,面东而拜道:“父亲,原谅孩儿不能膝前承欢。然如今状况非我有意为之,形势所致而。”
云天彪见了,也不禁动容,轻抚关胜衣肩道:“关大哥,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关胜将信收起,打断云天彪道:“我本败军之将,受梁山泊不杀之恩,结拜之义。你休要多言。各为其主,战场上厮杀便是。”
云天彪闻言大怒:“关胜,你好不知好歹。我好言相劝,你却恶语相向。且待我披挂上阵与你决一雌雄。”
云天彪说罢,上马回城。关胜亦回阵中提上关刀。不时两人便回到阵中,也不答话两柄青龙偃月刀战作一团。
一个是关羽嫡系传人,一个自诩摩罗云长。一个英雄世无双,一个好汉无敌手,马嘶人嚎,刀光火影,来来回回大战了一百回合。
两边的将士都看傻了,纷纷摇旗呐喊。两人又斗了一百回合,仍旧不分胜负。云天彪见天已深夜,便道:“今日且住,明日再与你大战。”
关胜听了,便停了下来,拱了拱手转身回营,将至营门,听见云天彪在后面大声道:“多谢师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