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塌了?!怎么回事?!” 余瑶猛地站起身,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吴凛也脸色一沉,快步走到门口。
助手满身尘土,惊魂未定地喘着粗气:“我们…我们找到了一处山谷,里面…里面长着您需要的药材…可是…可是突然山体滑坡,把…把路堵住了…还有…还有几个人被困在里面了…”
“被困的都有谁?具体位置在哪儿?”吴凛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助手哆嗦着拿出了一张简陋的地图,指着其中一处被圈起来的地方:“就…就是这里…小…小五他们几个都在…我…我跑出来报信…”
“瑶儿,我去救人。”吴凛转身对余瑶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我和你一起去!”余瑶毫不犹豫地回答,她深知山里情况复杂,自己对草药和地形的了解或许能帮上忙。
边境将军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一支精锐小队前往救援。
余瑶和吴凛也跟着队伍一起出发,急行军赶往事发地点。
到达现场后,只见山体滑坡造成的大量碎石和泥土将山谷入口完全堵死,隐隐约约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呼救声。
“将军,让我进去吧,我知道一条小路可以绕到山谷后面。”余瑶指着地图上一处不起眼的小径说道。
边境将军略一沉吟,他知道时间紧迫,便点头同意:“好!余神医,你带路,务必小心!”
余瑶和吴凛带着几名身手矫健的士兵,沿着崎岖的山路小心前行。
这条小路异常险峻,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万丈深渊。
余瑶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丰富的野外经验,带领众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绕到了山谷后方。
他们发现被困的助手和小五等人正挤在一起,惊恐万分。
余瑶和士兵们合力搬开堵住出口的碎石,将他们一一救出。
“余神医,多谢救命之恩!”获救的助手和小五等人激动地跪倒在余瑶面前,眼中充满了感激的泪水。
余瑶将他们扶起,轻声安慰道:“大家都没事就好。”
看着众人劫后余生的喜悦,余瑶和吴凛相视一笑,心中也充满了欣慰。
回到营地,边境将军紧紧握住余瑶的手,感慨道:“多亏了余神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身影悄悄地离开了人群,消失在夜色中。
他阴冷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狠厉,手中紧紧攥着一包不知名的粉末……
哼,余瑶,你以为这样就赢了吗?
好戏……
刚刚开始……
他低声呢喃着,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余瑶和吴凛成功救回了被困的助手,药材也顺利采摘,边境将军更是对余瑶的医术和胆识赞叹不已。
眼见着余瑶在边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原本心怀妒忌的当地巫医再也坐不住了。
他阴沉着脸,躲在自己的帐篷里,手里紧紧攥着一包灰白色的粉末。
“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他咬牙切齿地低语,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
“只要毁了这批药材,余瑶就无法完成她的计划,到时候边境将军一定会相信我,而不是她!”
夜深人静,巫医偷偷溜进存放药材的帐篷。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药材包,将手中的粉末一点点洒在上面。
这是一种特殊的毒粉,无色无味,却能使药材药性尽失,甚至变成毒药。
正当他以为自己得逞,准备悄悄离开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帐篷门口,挡住了他的去路。
“你在干什么?!” 边境村民甲语气严厉地质问。
原来,他一直对巫医心存怀疑,今晚特意过来查看,没想到竟然撞破了他的阴谋。
巫医脸色大变,惊慌失措地想要逃跑,却被村民甲一把抓住。
村民甲立刻呼喊其他人,将巫医的恶行公之于众。
余瑶和吴凛闻讯赶来,看到眼前的一切,心中了然。
面对众人的指责,巫医无力反驳,只能低着头,等待着余瑶的处置。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余瑶并没有严惩巫医。
她平静地看着他,语气温和地说道:“我知道你一直对我的到来心存芥蒂,但医者仁心,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因为疾病而受苦。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一些中原的医术,让你也能为边境的百姓解除病痛。”
巫医愣住了,他没想到余瑶会如此大度。
他抬起头,看着余瑶真诚的目光,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最终,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谢谢你…余神医…”巫医的声音有些哽咽。
“好了,大家都累了,早点休息吧。”余瑶对着众人说道,然后转身看向吴凛,“我们也回去吧。”
吴凛轻轻地握住余瑶的手,两人并肩走出了帐篷。
月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
“瑶儿,”吴凛突然停下了脚步,目光深情地看着余瑶,“我们…”
吴凛温柔地抚摸着余瑶的头发,月光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银辉。
“瑶儿,”他柔声说道,“等回到故乡,我们就成亲。”余瑶羞涩地点了点头,依偎在吴凛的怀里,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甜蜜。
接下来的几天,余瑶将采摘的珍稀药材精心炮制,制作成一个个小巧的医疗包,分发给边境的村民。
她细致地讲解每种药材的功效和使用方法,确保每个人都能学会基本的急救和疾病预防知识。
边境的村民们对余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表示,余瑶带来的不仅是药物,更是希望和光明。
余瑶也将中原医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当地的村民,包括一些简单的针灸和按摩技巧。
起初,村民们对这些陌生的医术半信半疑,但在亲眼见证了它们的神奇疗效后,都开始积极地学习和实践。
曾经固执守旧的边境村民甲,如今也成为了中原医法的积极推广者,他挨家挨户地传授医术,帮助村民们摆脱病痛的折磨。
曾经对余瑶充满敌意的当地巫医,在余瑶的感化下,也开始虚心学习中原医术。
他意识到,真正的医者应该以救人为己任,而不是固步自封,排斥新的知识。
他诚恳地向余瑶道歉,并表示愿意追随余瑶学习,为边境的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边境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村民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余瑶和吴凛准备启程返回故乡,边境将军亲自为他们送行,表达了对余瑶的敬意和感谢。
就在他们即将登上马车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突然跑了过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封信。
“这位姐姐,有人让我把这封信交给您。”小孩怯生生地说道,将信递给余瑶。
余瑶接过信,疑惑地展开,信上只有一行字:小心身边人。
“是谁给你的这封信?”吴凛神色凝重地问道。
小孩摇了摇头,“我不认识他,他蒙着脸…”
余瑶心下一沉,匿名信,小心身边人?
是谁?
送信的人又在哪里?
她环顾四周,除了送来信的小孩,并无其他可疑之人。
小孩摇摇头,表示送信人蒙着脸,自己并不认识。
吴凛接过信,仔细端详,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却透着一股阴冷的气息。
“不必惊慌,”吴凛将信收好,安抚道,“我们多加小心便是。”
辞别了依依不舍的边境将军和村民,余瑶和吴凛踏上了归途。
马车缓缓行驶,两旁的景色从荒凉的边塞逐渐过渡到繁华的城镇。
一路的颠簸,也无法消磨两人心中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回到吴家,热闹的景象与边境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吴家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余瑶的医术和在边境的义举早已传遍乡里,她不仅成为了吴家的骄傲,也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
吴凛的父母更是对余瑶赞赏有加,原本对这桩婚事颇有微词的长辈们,如今也对余瑶刮目相看,将她视为珍宝。
晚宴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余瑶和吴凛被簇拥在人群中央,接受着众人的祝福。
余瑶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她终于得到了家人的认可,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夜深了,宾客散尽,吴家恢复了宁静。
余瑶和吴凛回到房间,卸下了一身的疲惫。
吴凛拿出那封匿名信,递给余瑶,“瑶儿,这封信,你怎么看?”
余瑶接过信,再次细细研读,心中隐隐不安。
“小心身边人…难道是吴家内部出了问题?”她喃喃自语。
“或许是有人故意挑拨离间,”吴凛安慰道,“不必过于担忧,我会派人暗中调查。”
余瑶点点头,将信小心地收好。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却依然无法平静。
那封信的内容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她的心里。
突然,她想起祖传的医书,一本记载着无数珍稀药方和独门医术的古籍。
那本书一直被她视为珍宝,贴身收藏。
她连忙走到床边,打开包裹,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医书…不见了…”余瑶脸色苍白,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