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白天一整天惊心动魄的激战之后,夜幕如同一张巨大而浓厚的黑幕缓缓地笼罩了整个大地。
在这深沉的夜色之中,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不定,映照出一片昏黄的光影。蒙骜端坐在营帐中央,他那张坚毅的脸庞此刻铁青得吓人,正耐着性子倾听着副将详细的战报汇报。
“我军将士共计伤亡两万七千余人……”副将声音低沉地说道,“损失攻城云车两座、骑兵四千余骑、战车四十三驾……此役共击毙敌军四万三千余人,其中包括骑兵五千余骑以及战车七十六架……”
随着副将一项项数据的汇报,蒙骜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难看。
仅仅一天时间啊!秦军居然就损失了三万余众,这样惨重的伤亡数字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要知道,这些可都是跟随他多年南征北战的英勇儿郎们呐!
尽管燕赵联军在此战中的损失近乎是秦军的两倍,但眼前的形势对于秦军来说依然不容乐观。因为邺城依旧稳稳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丝毫没有被秦军撼动半分。
更糟糕的是,从今日战场上的局势来分析,燕赵联军的实际兵力绝对不会少于秦军。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和残酷。
而且最让蒙骜感到忧心忡忡的是,如果燕赵两国能够如此迅速地结成联军共同对抗秦军,那么其他四国又会作何反应呢?
此时此刻,他所率领的这二十万秦军就好似陷入了一团浓重的战争迷雾当中,四周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杀出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给他们致命一击。想到这里,蒙骜不禁紧紧握住了拳头
蒙骜紧皱着眉头,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他的脸色变得煞白,心中暗自思忖:“此番局势着实不容乐观啊!”
随着思绪的深入,他愈发觉得情况危急,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
深知不能再耽搁下去的蒙骜,当机立断准备下达撤退的命令。
然而,就在他即将开口之际,脑海中猛地闪过一个念头——自己若是就这样撤离此地,那么正在全力攻打濮阳的王龁军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原本他们两军相互配合,呈犄角之势,彼此之间遥相呼应,一方受到攻击时另一方可以迅速支援和掩护。但如今自己一旦撤军,王龁所率领的军队便会瞬间沦为一支孤立无援的孤军,不仅要独自应对敌军的正面进攻,还要提防来自后方的袭击,可谓是腹背受敌。
而那整整二十万的大军,在这样险恶的战局之下,无疑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
念及此处,蒙骜毫不犹豫地提起笔,奋笔疾书起来,不一会儿便写成了一封紧急情报。
他匆匆唤来身旁的副将,神色凝重地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他,并再三嘱咐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用快马将其送达王龁军中,同时焦急地盼望着能尽快收到对方的回应。
安排好这一切后,蒙骜如释重负般长舒了一口气,但随即又感到一阵深深的疲倦袭来。
然而,眼前紧张激烈的战况容不得他有丝毫的懈怠与放松,他只能强打起精神,继续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舆图。
与此同时,远在濮阳城内的王龁大军经过昨日艰苦卓绝的血战,终于成功攻破了这座坚固的城池。
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王龁,此刻也总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在濮阳令的府中,王龁与诸副将正吃着新鲜出炉的烤全羊,喝着府库中的美酒放松身心。
“报——将军,蒙骜将军急报”,一声突如其来的战报,打断了众人的欢声笑语,王龁丢下手中的羊腿,疾步上前打开了密封的战报。
看着手中战报的内容,王龁美好的心情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将手中的战报,传给诸副将看后,王龁开口道:
“都议一议吧,当下情形,我军该如何是好”。
“将军,如蒙将军所言,我军攻打濮阳城已然损耗巨大,战场局势已经发生剧变。我军当立刻放弃濮阳城与蒙骜将军,一同撤退!”,一名副将赶忙开口道
“放弃濮阳吗?”,王龁低声自言自语道。
“可是我秦军将士损耗巨大好不容易攻下来的濮阳城就这样拱手让与魏人,本将实在是不甘心!”,王龁咬牙道。
“将军!时机稍纵即逝,末将判断就是我军不撤,蒙骜将军也会后撤,此时再坚守濮阳城,我二十万大军恐会困死在濮阳城内!!!”,副将语气凝重的劝说道。
“将军慎重啊!”,众副将齐声劝说道。
王龁在府中再三思虑过后,终于下定决心,吩咐道:
“来人,给蒙骜将军回信,明日我军将主动撤出濮阳城,望蒙骜将军一同配合我军撤退!”
“诺!”,众将遵命道。
次日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蒙骜便已在营帐之中来回踱步。他那布满血丝的双眼透露出深深的疲惫与焦虑,显然昨夜一宿未眠。
他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王龁的回信,这封信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走向以及麾下数万将士们的生死存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一名亲兵快马加鞭赶来,手中紧握着一封书信。蒙骜迫不及待地接过信来,迅速拆开阅读。当看到信中的内容后,他那颗悬着的心总算稍稍落定。
紧接着,在蒙骜的果断指挥下,大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士兵们收拾行囊、整理军备,动作迅速而有序。
尽管如此,蒙骜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深知在撤退途中,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城中赵燕两军的袭击。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昨天还藏匿着数十万燕赵联军的邺城,此刻竟然异常安静。除了城头那些严阵以待的守城士卒外,邺城外竟看不到一个敌军的身影。
这种反常的现象让蒙骜心生疑惑,但此时情况紧急,容不得他过多思索其中缘由。当下最要紧的是尽快带领大军安全撤离这片是非之地。
想到此处,蒙骜转过头,对着身旁的副将高声喊道:“加快速度!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军撤回汲城!”副将领命而去,不断挥舞着令旗,催促着士兵们加快步伐。
于是,这支庞大的军队如潮水般向着汲城方向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