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厄之境:县试中的重重阻碍
清晨,萧景川推开房门,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眼神坚定,快步走向大门,他四处张望,却没有发现张生的身影。
“难道这小子转性了?”萧景川心中暗自嘀咕,但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县试考场设在县衙大堂,考生们正襟危坐,一个个脸色凝重,仿佛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来。
萧景川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周围的考生有的在低声背诵诗词,有的在紧张地翻阅书籍,还有的则闭目养神,似乎对考试胸有成竹。
萧景川环顾四周,心中暗想:“高手在民间啊,看来这次县试不好对付。”
考试开始后,考场内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
萧景川凝神思考,下笔如有神,一篇策论很快就完成了大半。
就在这时,一个纸团从旁边飞来,落在了萧景川的桌子上。
萧景川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抬头看去,只见张生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而监考的赵夫子则一脸严肃地走了过来,厉声问道:“萧景川,你在干什么?”
萧景川顿时明白了,这是张生在陷害他!
他连忙解释道:“夫子,这纸团不是我……”话还没说完,赵夫子就打断了他的话:“人赃并获,你还想狡辩?来人,把他带下去!”
萧景川心中怒火中烧,他狠狠地瞪了张生一眼,张生却回以一个阴险的笑容。
萧景川百口莫辩,他深知赵夫子对他的偏见,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慢着!”
监考人员铁面无私,根本不听萧景川的解释,大手一挥:“带走!”萧景川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知道这次县试算是彻底凉凉了。
他想起挑灯夜读的辛苦,想起母亲期盼的眼神,心中充满了绝望,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
周围考生投来的目光,有好奇的,有幸灾乐祸的,仿佛都在看一出好戏,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抛弃的孤舟,在茫茫大海上漂泊,无依无靠。
巨大的压抑感几乎要将他吞噬,萧景川感觉胸口发闷,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难道,这就是我的命吗?”他无力地想着,任由两名衙役将他拖拽出去。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慢着!”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官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此次县试的主考官,刘大人。
刘大人听闻考场内有人作弊,特地前来查看。
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萧景川身上。
萧景川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刘大人被他眼神中的坚毅和不甘所触动,心中一动,说道:“且慢,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说一遍。”
考场外的宋婉儿并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她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少爷,你一定要顺利啊!婉儿相信你!”她秀眉紧蹙,心中充满了担忧,但她对萧景川的信任却从未动摇过。
衙役将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赵夫子也添油加醋地说了几句,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萧景川身上。
刘大人听完后,并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走到萧景川面前,仔细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萧景川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听刘大人说道:“搜查所有考生!”
空气瞬间凝固,张生脸色骤变,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偷偷瞥了一眼萧景川,却见对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张生心中暗叫不好,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衣袖,那里,藏着一个皱巴巴的纸团。
“等等!”张生突然开口。
刘大人眉头一皱,有些不悦:“怎么?你也要作弊?” 张生脸色煞白,支支吾吾道:“不……不是,学生只是……肚子不舒服。” 他捂着肚子,装作痛苦的样子,却掩饰不住眼中的慌乱。
搜查开始,衙役们训练有素,很快就搜查完毕。
当搜查到张生时,他额头的汗珠如同雨下,身体也止不住地颤抖。
衙役从他袖子里搜出一个皱巴巴的纸团,打开一看,正是考题的内容,而且字迹与萧景川桌上的纸团一模一样。
好家伙!
这下真相大白,张生成了小丑,刚才还义正言辞的赵夫子也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仿佛在说:这瓜真香!
刘大人怒斥道:“大胆!竟敢在考场作弊,陷害他人!来人,将张生拖出去,取消考试资格,永不录用!” 张生脸色惨白,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被衙役拖了出去,嘴里还在喊着:“冤枉啊,大人,冤枉啊……” 只是这喊冤声,却显得如此无力。
刘大人走到萧景川面前,拱手致歉:“萧公子,是本官错怪你了,还请见谅。”萧景川微微一笑,拱手回礼:“大人明察秋毫,学生感激不尽。” 他重新回到座位上,心中暗爽:让你陷害我,这下玩脱了吧!
重新落座后,萧景川并没有被刚才的小插曲影响,反而更加冷静。
考场内其他考生都在按部就班地答题,之乎者也,满篇的套话,看得萧景川直想打瞌睡。
他微微一笑,决定不走寻常路。
他提笔蘸墨,运用现代辩证思维,旁征博引,将考题剖析得鞭辟入里,独辟蹊径的观点让周围的考生都惊呆了: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萧景川笔走龙蛇,下笔如有神助。
他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奋笔疾书,与时间赛跑。
“还有最后一题……” 萧景川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最后一道策论题上……
“等等,”萧景川突然顿住,眉头紧锁,“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