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温四炎本是良家之后,爷爷辈儿也住在董家庄,与董家有交情,当年,温四炎的大伯参加武乡试落榜,有些心灰意冷,便慕名前往明月峡入伙。
时年川西大旱,蝗灾肆虐,疫病流行,百姓民不聊生,加之官府横征暴敛,老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民变频仍。上山落草也是很多有些拳脚的人最后的选项。
而温四炎的双亲二老,也在一场大瘟疫中双双驾鹤西去。那年温四炎三岁。他大伯带着他上山,在玉罗刹手下效力。不久后在与官府的对抗中丢了性命。温四炎遂拜玉罗刹为师。
不过,温四炎的武功却不是玉罗刹传授的,因为玉罗刹和武当山的恩怨,早早的便离开了明月峡,是纪无天一手将温四炎带大,教他武功,教他做人的道理。
可以说,纪老便是他的再生父母。
而在他成长这期间,实际上也没短了回乡祭奠亲生父母,每次回来都会去董家府上给董家前辈问个安,顺便带些土产,粮食。
一来二去,董家也颇为感激这位子侄,特别是匪患猖獗,有温四炎和明月峡罩着,董家庄才能落得安稳。
正是这个原因,一听说这新娘子是温家妹妹,董父董母也没讲什么门当户对,欣然应允了这庄亲事。
董家庄实际上距离明月峡不远,正处在高峡东北方向,一处山间盆地。再往北,就是山西地界,往东就是潼关,当然,此地山岭连绵不绝,走直线是不可能的,除非坐上飞机,才能直接飞过去。往西便是甘州,也就是甘肃。
虽说距离不算远,一行人却走了两天,只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门蜀道果真名不虚传。明月峡自然是剑门蜀道的核心位置,如果说剑门蜀道是四川的北大门,那么明月峡就是门槛。
两天后,董家庄已在眼前,这镇子看起来并不大,远看犹如安静的巨龟,卧在徐缓的山坡上,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在镇子边上蜿蜒淌过,侧耳倾听,镇子中不时传来鸡鸣犬吠之声。
刚刚踏进村口,便有人发现了他们,一名老者正在捡拾牛粪,一群孩子则手中拿着柳枝跑来跑去,也不知作什么游戏。
“娃儿们!快点过来,官爷们到了!小心冲撞了。”
孩子们瞪着惊恐的大眼睛,看向身着甲胄的一行人,呼啦一下子奔到那老者周围,大气儿都不敢喘,只站在大路边儿上,看着朱辰钰等玄衣卫,还有那人一身金甲,初一看就知道是大将军之类的高官。
董彦翻身下马,摘下头盔,甩了甩头发,迎面走向老者,边走边说:“宏叔!是我,几年不见,您老这身子骨儿还好啊。”
被叫做宏叔的老者将手中的一根木棒拄在地上,眯着眼睛仔细分辨,终于认出了董彦,“哎呀!你不是董家的幺儿么?黄丫儿?”
董彦哈哈大笑:“宏叔!是我!您老安好呐!”
朱辰钰听的真切,神马玩意儿,黄丫儿?怎么彦哥有这么个好玩儿的乳名呢。
当下也下了马,施施然来至近前。董彦侧身,为她介绍,“辰钰妹,这位是同村张家的宏叔,我母亲本家。”
朱辰钰欠身,道个万福。这老者不禁眼前一亮,端详着朱辰钰,问道:“幺儿,这女娃儿是谁?是你媳妇?”
董彦笑道:“不瞒宏叔,这是我未过门的媳妇儿,今日回家,便是为迎娶她!”
朱辰钰登时红云满面,转身回到白马跟前。还忍不住偷眼看着董彦。
老者哈哈笑道:“哎呀呀,我滴个乖乖,你这媳妇儿生的俊呀,叔叔我要恭喜你啊。”
这时温四炎也赶来,跟宏叔见礼,老头子刹那间热泪盈眶,拉着温四炎说道:“贤侄啊,你怎么也回来了,说起来,我五年没见你了!”
二人一番长吁短叹,述说往事闲情。
从温四炎嘴里,宏叔知道了这黄丫儿的未过门媳妇竟是温家妹妹,此番回乡就是为了聘新人过门儿。这可是大喜事,很快的,这消息就以宏叔为原点,迅速扩散。
好事者立刻就奔到董家传消息去了。
温家已经没人,温家大伯母等一干亲眷实际上还在明月峡大寨,温四炎顾及舟车劳顿,就没让大伯母跟着回乡,他这个做师哥的全权代表了朱辰钰的娘家人。村里倒是还有几个本家,温四炎一回来,先去收拾了老屋,把朱辰钰安顿好,这才去一一拜访亲朋。
朱辰钰的嫁妆肯定是早有准备,在山寨的时候就安排妇女们给她做好了铺盖,备好了妆奁。
只是朱辰钰的条件比较特殊,陪送的大件儿是一个没有。只有小件备齐了。
不过,她有钱,银子管够,单是黑龙山缴获的银子就有十万两,她只取了一万两作为嫁妆,按施鹏的意思,是想拿出五万两来办喜事,朱辰钰如何能答应,那些银子还要养兵用。
白银一万两,这已经是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富翁了,也是一笔巨富。用这些钱,她就算去附近的大城买一处大宅,再置办一应桌椅板凳,软装家居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温四炎的腰板儿挺的笔直,董家虽是富户,也不抵他有钱,毕竟董家庄是小地方,跟京中巨富是没法子比的。
董彦虽是正三品的武官,俸禄却是不多,尤其这两年,朝廷国库亏空的厉害,俸银也跟着缩水。说句难听的,董父董母要不是看过朱辰钰陪嫁的简易清单,也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
在他们眼里,这个姓朱的姑娘也算一个小富婆,配他们家幺儿,单从家财方面来说,足够。只是论身份地位,还有些差距。
这也不打紧,二人也从董彦嘴里得知,这儿媳妇本事极大,也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并且立过大功。
假以时日,必能飞黄腾达,那时候儿子英雄,儿媳巾帼英雄,简直就是祖坟冒了青烟,董家也算光耀门庭了。
搁下朱辰钰不说,单说董彦回家,刚刚下马,府里的管家就急匆匆的去报信了。结果门槛刚跨过去,董父董母便迎了出来。
老夫人边走边哭,嘴里念叨着:“我的幺儿啊,你可算是回来了,为娘想你想的苦啊!”
听到哭声,董彦也不由得心头发酸,想起来从江西一路逃到四川,当真是九死一生,差一点儿就见不到亲爹娘了,真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也不知道母亲能否受得了那个打击。
“爹!娘!儿不孝,这么久了才回家见你们,二老双亲别来无恙否?”
董彦说着,扑通一声,跪在当院,眼巴巴望着爹娘,眼里有泪水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