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聪明人,脑子也够机灵,“话糙理不糙,理是这么个理!”
魏忠贤大笑道:“还是皇爷厉害,真到了那时,那些家里藏了大量白银的海商,恐怕会损失惨重!”
“此事你知道即可,不可对外言说!”
“皇爷放心,老奴知道轻重的!”
“虽然朕有这个想法,但肯定很难施行,还是着眼于眼前,先怎么积累更多的钱粮。
今年或许能够过上一个好年,但国事依然艰难,尤其是困扰大明的几场重大战事,要是朕的手上有几支可随时拉去边关御敌与镇压西南叛乱的强军,也就少了大部分的烦恼!”
“皇爷,您的意思是要整顿京营?”
“京营迟早是要整顿的,但多位先帝都进行过整顿,短期内虽有一点效果,但很快又恢复了原状,朕为这事一直头疼着呢。
要是京营能有太宗爷时的战力,哪还有建奴与虎墩兔的嚣张跋扈,西南土司叛乱也就不会打打停停了好多年!”
“皇爷,那咱先继续扩充勇卫营?”
“朕是有这个打算,既然京营靠不住,那就想办法加强天子亲军,也能进一步提升朕在群臣眼中的威信,接下来再整顿京营的时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
“皇爷,老奴说句不该说的,历代先帝之所以整顿京营不太成功,皆是因勋贵在从中作梗,外加户部与工部的贪拿卡要,更加剧了京营的没落,而且,文官们也不希望看到勋贵能够重新与他们打擂台!”
“你倒是看得通透,尽管如此,也不能让京营继续这么烂下去,朕和朝廷不能每年都花那么多的钱粮养一群无法打仗的废物!”
“不知皇爷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整顿京营?”
“李邦华去兵部报到了没有?”
“这个月月初已经去兵部了!”
“你不是说李邦华又臭又硬嘛,那就先让他去对付那群废物,等他们斗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出手!”
“皇爷圣明!”其实魏忠贤很想说,皇爷你可真坏,但老奴好喜欢。
“沈廷扬那边,你要派人盯紧一点,免得被人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脚!”
“皇爷放心,沈廷扬可是要帮皇爷赚大钱的人,老奴从锦衣卫派了一个百户所随沈廷扬一同南下!”
“好,明年朕打算重开广东、福建、浙江、太仓、山东与天津市舶司,你提前让人去广州、泉州、定海、太仓、胶州、大沽划一些地盘!”
魏忠贤喜滋滋地回道:“好,皇爷,不知您打算什么时候开海?”
“具体时间朕还无法确定,但大概会在明年的三四月份,会先新增广州和太仓。”犹豫片刻后,朱由校继续道:“太仓的市舶司会放在黄浦江的出江口,好控制长江与黄浦江的航道!”
魏忠贤想了一下方位后,恭维道:“皇爷选的位置可真好,不仅通汇两江,还避免了原先太仓的复杂关系,而且目前两江交汇的地方,也只有吴淞江和宝山两个千户所!”
千户所?
“这两个千户所属于哪个卫的?”
“属于太沧州的镇海卫!”
“等恢复太沧州的市舶司后,这个镇海卫移镇至市舶司新驻地!”
“是,皇爷,不知市舶司设置在哪个千户所?”
“它们怎么分布的?”
“吴淞江所在黄浦江的西面,宝山所在黄浦江的东面!”
宝山怎么会在黄浦江的西面,难不成后面的满清对调了位置?
“定在吴淞江所,两地合并后会成立一个宝山县!”
“是,皇爷,老奴记住了!”
魏忠贤离开后没多久,便将前往宣大抄拿晋商的事情通知了田尔耕与曹化淳。
涉及到军队调动,曹化淳便很快就出现在了朱由校的面前,“皇爷,听说您要奴才抽调一营精锐给曹文诏,令其跟着锦衣卫去宣大?”
“对,宣大那边的商人一直在通敌卖国,不久后虎墩兔便会西征宣大边墙外的土默特诸部,朕担心这些奸商会给虎墩兔带路!”
“奴婢明白了,不知让曹文诏什么时候出发,奴婢好做准备!”
“两日后出发,这次朕会让许显纯亲自带队!”
“皇爷,曹文诏虽然勇猛,但他是大同人,而且还是武将世家出身,奴婢担心到时候他会对晋商与宣大的一众同僚不忍下手!”
倒是自己疏忽了,朱由校问道:“那你以为该由何人领军?”
“奴婢以为出身辽东的黄得功或周遇吉任选一人皆可!”
比较了下两人在历史上的轨迹后,朱由校最终还是选了周遇吉,“那就选周遇吉吧,现在的勇卫营能凑出一营骑兵吗?”
“虽然做不到一人双马,但一人一马还是绰绰有余!”
“那就给每人凑一匹战马,另外再自带五日粮草,锦衣卫那边也会让他们骑马过去,速度一定要快!”
“奴婢回去后就立马调集军队!”
“好,既然你现在过来了,朕准备在通州再组建虎贲第二营,你认为何人担任这个参将合适?”
这种任命主将的事情,曹化淳可不敢乱做主,“奴婢全凭皇爷做主!”
“朕每天深居皇宫,哪能知道外面的事情,你尽管举荐几个合适的人选!”
曹化淳认真想了一下后,这才回道:“奴才知道的将才也不多,若举荐之人不符皇爷心意,还望皇爷海涵!”
“你倒学起了文官那一套,尽管说来便是!”
“奴婢认为有三人合适,一是天启二年的武状元郑维城,现在是浙江定海参将,二是王廷臣,现在是腾骧左卫的游击,三是英国公的嫡长孙张世泽,听说弓马娴熟,兵法得到了家里真传!”
对于曹化淳举荐的三个人选,朱由校并没有急于裁决。
郑维城虽然身为武状元,但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深的足迹,反观王廷臣倒是有不少记录,至于张世泽,作为末代英国公,虽然做到了与大明同休,但也正因如此,注定了不可能将他派去边关作战,万一要是战死了,那英国公府可就没了合适的袭爵之人。
为了保险起见,以及就近原则,朱由校最终还是做出了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定王廷臣吧,他可以从腾骧左卫带两百人去通州练兵,监军依然是阎应元!”
果然如此,曹化淳领命道:“是,皇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