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李邦华和方岳贡带着几名主事和一队护卫,大张旗鼓地离开京城,朝贵州驶去。
经过近一月的长途行军后,队伍终于来到了朱燮元的四省总督府临时衙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次得以平定西南奢安之乱,有赖诸位文官武将公忠体国,实心用命......
总督四川、贵州、云南、湖广四省军务朱燮元,平定奢安之乱居功甚伟,特加封太子少保,因西南初定,特令其继续以兵部尚书衔总督四省军务......
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杨鹤,在平定奢安之乱中功劳卓着,特加官左副都御史,继续巡抚贵州与遵义等处,望早日安定战后贵州之民生恢复......
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贵州总兵官许成名,在平定奢安之乱中功绩卓越,特加封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兼贵州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并兼任安定卫指挥使及世袭安定卫指挥佥事.......
遵义副总兵兼四川石柱宣慰使马祥麟,在平定奢安之乱中军功突出,特加封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兼遵义总兵官,荫一子为四川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
......”
等李邦华不疾不徐地念完圣旨后,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两刻钟。
虽然叙功文书还没有评定,但主要文官武将大都先给了封官,剩下的文官与中下级将士封赏,等叙功文书和卫所划定之后,再来安排也不迟。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领完圣旨的众人,心情是格外的激动。
能不激动嘛,按照过往惯例,战后奖赏不拖个一年半载都对不住朝廷那办事效率。
没想到这次叙功文书还没递上去,不仅派来了钦差,还先来了一波加官封赏,岂能不意外与惊喜。
而朱由校之所以如此紧急地派出钦差和先封赏一部分官员,除了国库现在还有点余钱外,主要是想早点安定贵州,从而加快改土归流的进度。
只有彻底解决了贵州土司叛乱麻烦,才能集中精力来对付辽东的建奴和东南的士绅官僚。
而且,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沙普之乱就要在后年爆发,这可是持续了三十六年的又一场土司大叛乱,规模可一点都不比奢安之乱小。
只有让贵州快速安定下来,才能更好地迎接不久后的沙普之乱。
否则,贵州土司未稳,云南又出事了,那过去那么多年的平叛可就白瞎了,而且辽东的建奴还一直在旁虎视眈眈。
更为要命的是,要是将九边的精锐派去西南平叛,陕北的流寇和长城之外的蒙古人又会翻江倒海起来。
朱由校可不想还没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哪哪都不消停。
李邦华笑着朝朱燮元道:“朱少保,你们请起!”
朱燮元笑着从李邦华手上接过圣旨问道:“少司马,为何这次我们的叙功文书还没送去京城,加封的圣旨就先来遵义了?”
李邦华笑着回道:“你们平定奢安之乱的报捷文书到达京城后,陛下说要尽快将封赏和分地设立卫所的事情落实下去,这不就让下官亲自送来了!”
“哦?不知陛下与内阁可有另外的要求?”
“朱少保英明,下官这里的确有一封陛下的私信,以及一封由袁阁老起草的内阁行文!”李邦华拱手笑道。
朱燮元从李邦华手中接过两封书信后,当着众人的面直接拆开。
在皇帝写给他的私信中,抛开一番肯定与赞赏的套话,剩下的就是督促尽快落实卫所建设和提醒云南不稳的担忧。
在皱着眉头将信纸小心地放回信封并放好后,朱燮元这才再次打开由袁可立起草的内阁行文。
在认真看完内阁行文后,朱燮元将其书信递给了一旁的杨鹤。
至于皇帝写给他的私信,自然就不能分享给其他人看了。
在把内阁行文交给杨鹤后,朱燮元朝李邦华说道:“少司马,叙功文书我们已经评议完了,因听说你们要过来,便没有急着送去京城,打算先等你们核验完后,再送去京城!”
李邦华拱手道:“好,那下官就冒犯了!”
“少司马客气,这是本官应该做的事情!”
正在这时,马祥麟突然开口道:“李侍郎,我是遵义总兵兼石柱宣抚使马祥麟,圣旨中说让秦翼民与秦拱明分别赴任安宁卫与永定左卫的指挥使,并从遵义中各带走两个千户所,那下官手上兵力现在可就只剩下一个千户所了!”
李邦华笑着回道:“马将军,圣旨中是说让两位秦将军从遵义中各带走两个千户所,但真正的意思是从遵义军中各带走一个千户所,剩下的则是从遵义的其它军队中抽调!”
“原来如此,下官明白了!”马祥麟拱手回道。
马祥麟的话音刚落,秦翼民突然开口道:“李侍郎,我是安宁卫指挥使秦翼民,朝廷要让我们从土民或陕西移民中招募剩下的三个千户所,不知可否从四川汉人中招募?”
李邦华似笑非笑地答道:“原则上只能从土民与山西移民中挑选,但有些特殊情况,朝廷也是可以接受的!”
秦翼民愣了一下后,马上笑着躬身致谢道:“谢李侍郎答疑!”
而这时,杨鹤也看完了袁可立的书信,在交还给朱燮元后,他朝李邦华道:“李侍郎放心,下官绝对会配合袁阁老与朱少保的政令,尽快完成贵州土民安置与卫所的建立!”
李邦华笑着拱手问道:“不知水西十三溪是否都已经全部招降完毕?”
杨鹤胸有成竹地回道:“斩杀了安邦彦与奢崇明两位匪首后,在朱少保的安排下,已经于半月之前招降了剩下的八溪!”
“好,不知那些俘虏,你们打算如何安置?”
“会先进行互相检举,罪恶滔天的直接斩首,剩下的会根据所犯罪行服刑两年到三十年不等的劳役!”
“甚妥,他们破坏了那么多的城池民房,的确应该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李邦华轻抚着自己胡须笑道。
“看来我们的安排是对了,不过我们还是会在叙功文书送往京城的时候,向陛下与朝廷禀明此事!”
“这是应有之意,想必朝廷也会同意你们的安排!”李邦华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