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帝王家,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例如安王,宫女所生,现在又掌管锦衣卫,皇上注定不会把皇位传与他。而下一任皇帝也不会优待他,甚至不会放过他。因为锦衣卫掌握了太多的秘密。
那么,安王甘心吗?
不管他有没有夺皇位的心,他一定不想被下一任皇帝清算。所以他要早早为自己打算,为自己留后路。
“安王真的没有可能?”姜钰问楚国公。
虽然现在皇帝春秋鼎盛,但是身在朝堂中,谁都绕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站队,除非你能力很强,强到皇子们都忌惮于你。
姜钰没有现在站队的意思,但想多了解几位皇子的情况,以更好的判断事情。
楚国公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道:“皇后生的二皇子,当年被封为了太子,但是太子成年后没多久就病逝了。
宫里传出的消息是中毒。从那以后,皇后一蹶不振,皇上曾经提过,让皇后在剩下的几位皇子中,选一个过在她的名下,但是皇后拒绝了。”
姜钰沉思了一会儿道:“先太子是被谁毒杀的?”
楚国公摇了摇头,“到现在都没有结果,但从承恩侯这些年的行为来看,他们应该是怀疑苏贵妃。”
又是苏贵妃,姜钰背靠在椅背上,沉默了一瞬道:“所以,您之前给承恩侯写信,让皇后阻止苏贵妃见到皇上,承恩侯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楚国公嗯了一声,“而且,后宫之中一直是三足鼎立。太后、皇后、苏贵妃,皇后为了保自己的地位,也不会让苏贵妃事事顺利。”
姜钰点了下头,就听楚国公又道:“现在几位皇子都已成年,虽然皇上身体康健,但明争暗斗一直不少。现在基本形成了三派,一是大皇子,生母是贤妃,母族势力不显。
贤妃是皇上身边的老人,开始是皇上身边的一个通房宫女,后来一步步走到妃位。虽然都说她不争不抢,一心只为皇上。但若是真的没有一点心机,走不到现在。
大皇子也是一样,作为皇上的长子,多少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但这位大皇子一直以贤明被人道。”
姜钰眉头微皱,“您能这样想,皇上难道不能?”
楚国公摇头,“皇上也是人,对自己信任的身边人和亲儿子,心态是不一样的。他会不自觉的用丈夫、父亲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而不是皇上。当然每个人都一样。”
姜钰了然的点头,这就是滤镜。每个人对待自己亲近的人,不自觉的都会带上滤镜。
“大皇子虽然外家不显,但因为好名声,身边集聚了不少人。四皇子和六皇子,现在几乎为大皇子马首是瞻。”
楚国公接着道:“三皇子是德妃所生,德妃出身长平侯府。长平侯府跟我们一样,也是开国封爵。但长平侯府一直做事低调中庸,所以到现在一直四平八稳。
不过长平侯的关系网,不比我们楚国府公差。只不过每一代长平侯都是做闲差,朝堂上的事情几乎不参言,所以大家不怎么注意他们。
不管长平侯府有没有实权,但三皇子都有一个侯爵外家,在几位皇子中身份不低。身边也有一些追随者,如七皇子。”
姜钰觉得,这长平侯府才是真正聪明的,枪打出头鸟,不显山不露水才能活得长久。
“六皇子安王就不说了,作为锦衣卫统领,现在看来他以后坐不上那个位置,以后也不会有好下场。”楚国公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道:“但是万事都没有绝对,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
姜钰对此表示很认同,就听楚国公接着道:“现在最冒头的就是苏贵妃和八皇子了。苏贵妃从进宫后就很得宠,一直到现在。青山伯的爵位就是皇上对苏贵妃宠爱的证明。”
姜钰点头表示明了了,其实也别说苏贵妃和青山伯府张狂,一个人得意了就会不自觉的带出得意的气质。例如,一个人本来一个月挣三千块钱,做事说话肯定不会太张扬,毕竟自身条件不允许。
但是有一天他忽然爆发,一个月挣七八万甚至更多,他说话做事不自觉就会外放很多,这就是底气。
苏贵妃和青山伯府的张狂,也是因为有底气。他们的底气就是皇帝的宠爱,在这种宠爱中,刚开始可能还会保持理智,让自己低调做人。
但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甚至一二十年过去,这种理智能够一直保持的人,少之又少。若是有,那这个人绝对能成大事。
“现在皇上身体康健,我们没有必要参与皇子们之间的争斗。”楚国公又道:“现在关键的是举荐你做官,而且最好是直接进六部。”
姜钰坐直了身体,“我会好好做准备。”
楚国公嗯了一声,“我一会儿就往唐家下帖子,过两日我们去唐家拜访一趟。”
唐家是楚国公夫人的娘家,也是因为唐家大儒的指点,楚国公才考中进士,顺利的进入朝堂并站稳脚跟。楚国公对唐家一直是感激的。
“好,我好好看书,别唐家的外公、舅舅考我时露怯。”姜钰玩笑道。
楚国公脸上也露出了些笑,“唐家现在的族长,你应该喊外公,虽然性格有些严肃,但很关爱晚辈。当年你父亲还被他亲自教导了几日,但你父亲是个不开化的,没几日就被送回来了。”
姜钰心说,学习这事儿真的是靠天分的。这个天分不仅仅是指聪慧,还指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有没有钻研的精神。
其实,大多数人类的智商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成功,抛开家庭和智商的因素外,更多的是情商、逆商等因素。
没有人会一辈子顺风顺水,在遇到挫折知道如何调整,如何在逆境中依然清醒,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才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