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坐在龙椅之上,面沉似水,冷哼一声,语气坚定而决绝:“都给朕住口!朕已经下定决心,这件事情必须要压下去,一定要给云瑶定个罪名严惩不贷!”说完,她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整个朝堂。
李大人与王大人彼此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但面对女皇的旨意又不敢违抗,只得默默地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一时间,偏殿之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沉重,仿佛凝结成了一块巨大的寒冰。
在场的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轻易出声,心中却是各怀心思。
有的在暗自揣测女皇此举背后真正的意图;
有的则在思考如何才能在这场风波中明哲保身;还有的则在为云瑶的命运担忧不已……
女皇目光如寒夜中的冷月,阴沉地扫过众人,决然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朝堂之上,就由赵尚书率先参奏云瑶。赵尚书,你可要精心准备好言辞,切莫有半分疏漏。”
赵逸的母亲赵尚书狠狠点头,那眼中仿若燃烧着熊熊烈焰,满是深切的恨意,咬牙切齿道:“陛下放心,臣妾定当不辱使命。臣妾定要让那云瑶为吾儿的死付出惨痛代价!”
女皇接着道:“届时,朕自会配合你,将刘大人和苏大人传来的书信作为铁证拿出。哼,此次定要让云瑶永无翻身之日。”
众人皆神色凝重,如霜打的秋叶。赵尚书心中暗暗盘算着明日在朝堂之上的种种言辞,定要如利剑般犀利,让云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她暗自思忖:“云瑶,明日便是你的末日,我定要让你为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偏殿内烛火摇曳,那跳动的火苗映照着众人各怀鬼胎的面容,使得这殿内的气氛愈发诡谲。
女皇微微蹙起眉头,挥了挥手,声音中透着疲惫与狠厉:“都下去准备吧,明日朝堂之上,务必一举成功。若有差池,休怪朕无情!”
赵尚书等人赶忙行礼告退,那脚步匆匆,各自怀揣着心思,为明日的阴谋做着最后的准备。赵尚书心中满是志在必得的决心,而其他人有的心怀忐忑,有的则暗自祈祷着阴谋能够得逞。
第二日朝堂之上,气氛沉凝如铅,众官员皆神色肃穆,心弦紧绷。
赵尚书率先发难,她向前迈出一步,躬身行礼之后,声色俱厉地说道:“陛下,云瑶王爷在江南肆意妄为,全然不顾百姓死活,疑误赈灾时机,致使灾情愈发严重,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此等罪行,其罪当诛!”
几位大臣立刻随声附和,其中一位拱手说道:“臣附议,云瑶王爷素日便行为乖张,此次这般作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另一位大臣也满脸愤慨,应声道:“是啊,如此不顾百姓生死,实乃大罪。”
女皇微微点头,脸上满是怒色,随即拿出刘大人和苏大人的书信,说道:“诸位爱卿,这是刘大人与苏大人传来的书信,其中所述,足以证明云瑶之罪。”
此时,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一位大臣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早就听闻云瑶王爷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本以为只是些风言风语,没想到如今竟敢拿这么多百姓的命开玩笑,实在是罪不可赦。”
另一位大臣也跟着连连摇头,痛心疾首地叹道:“是啊,江南百姓何其无辜,竟遭此劫难。”
女皇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目光冷冽地说道:“云瑶犯下如此大罪,朕绝不能姑息,定要给她定罪!”
叶首辅听闻,立刻挺身而出,神色坚定,朗声道:“陛下,此事绝非如此简单,云瑶王爷在江南治理有方,这其中定有误会。”
又有几位大臣附议道:“叶首辅所言不无道理,还望陛下明察秋毫,莫要冤枉了云瑶王爷。”
朝堂上顿时陷入混乱,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面露忧色,有的义愤填膺,还有的满脸疑惑,七嘴八舌,也不知道该相信谁。
只见赵尚书瞪大了双眼,目光如炬地紧盯着叶首辅;
满脸怒气地大声反驳道:“叶大人啊,您可千万别想方设法为那云瑶开脱罪责啦!谁能晓得这封所谓的家书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说不定就是有人故意伪造来混淆视听的呢!”
面对赵尚书如此凌厉的指责,叶首辅却丝毫不显畏惧之色,他挺直了身子,
一脸严肃地回应道:“赵尚书,您这番话未免也太过分了些吧!怎能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就血口喷人呢?我叶家向来行得正坐得端,我儿所言没有半句虚言,怎会容忍您这般肆意污蔑!”
就在这时,原本安静肃穆的朝堂之上瞬间变得嘈杂起来,一众官员们纷纷开始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这件事情。
其中有一位大臣向前迈出一步,拱手向皇帝奏道:“陛下啊,微臣觉得赵尚书方才所说不无道理。据微臣所知,那云瑶王爷在江南一带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令人怀疑之处呀。”
然而,话音未落,又有另外一位大臣紧跟着站了出来,同样向着皇帝施礼后说道:“陛下明鉴呐,叶首辅为官多年,一直以公正廉洁着称于世,
此次她既然能够拿出这份家书来证明云瑶王爷的清白,想必这当中应该不会有什么虚假成分。依微臣之见,云瑶王爷很有可能是遭人诬陷,蒙受不白之冤了啊!”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大臣站出来,拱手说道:“启奏陛下,关于此事,微臣认为还需要更为详尽地查证,切不可如此轻率地下定论、定罪啊。毕竟人命关天,若稍有差池,不仅难以服众,更可能造成冤假错案呐。”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群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各抒己见。
有的大臣附和着刚才那名大臣的观点,表示应该谨慎处理;而有的则支持赵尚书,坚持认定云瑶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