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男人那副欲哭无泪满脸委屈的样子,李明阳装的更加委屈。
同时也在心里暗自感慨,马学才送给自己的这个砚台是真好用。
一砚台下去,直接能将对方头打破的。
“看来有些东西确实是陶碗比不了的。”
这会儿要是拿的陶碗,人是打了,但东西也用不成了。
在衙役的看守之下,那人很快收拾了东西离开。
“等等。”
这边的事已经惊动了县中师爷。
“深夜对其他考生下手,情节过于恶劣,还有可能影响到明日的考试,检查他的笔墨,如果没什么问题,送到旁边那考生手里,帮他完成接下来的三科。”
李明阳一听顿时心中一喜,表面上却仍要装出一副委屈落泪的无助模样。
不一会儿,衙役就将那人携带的东西送来了。
笔墨虽不是特别好,但比李明阳的终究还是好一些的。
最关键,笔不是断的。
他终于可以借此机会换一支完整的笔了。
“多谢。”
李明阳恭敬行礼。
那几个衙役看李明阳年纪尚小,晚上又闹出这样的事,说话的语气也不如平日里那样凶恶,倒是放缓了许多。
“今晚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早些休息,切莫耽误了明日之事。”
李明阳立刻点头答应。
直到这会儿他才终于回过神来。
自己的衣服早就被那人的血给染了,还带着一股如铜锈一般的血腥味,十分难闻。
幸好包中还有其他的衣服,李明阳赶紧更换。
方才的事一点也没影响到他,反倒是让他可以踏踏实实的入睡了。
之后的三天,李明阳发挥的十分稳定。
不仅半日就能将其中内容写好,更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一次考个童生的位置总是没问题的。
第五日考试结束,一众考生终于走出了考场。
整五日不曾好好休息,一个个看上去面容都憔悴了许多。
张氏和李宝成一大早就在这等着了,直到黄昏才终于瞧见自家儿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如何?”
李明阳一笑:“很顺利。”
张氏本想夸奖两句,却一眼瞧见了李明阳包上的一点血痕。
血渍已经残留三天了,现在整体的颜色虽然发黑,却还是能一眼让人看出是血迹。
“你受伤了?”
张氏赶紧在自家儿子身上打量着,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
李明阳赶忙解释:“不是我,是别人的。”
“别人的血怎么会弄到你身上?”
这一时半会儿也和张氏说不定,李明阳只催促着赶紧回家。
李宝成也是心疼。
“孩子在里面整整五天,你得让他一点点的将里面发生过的事情和你说啊。”
张氏这才回过神来,拉着李明阳的手:“走,咱们回家。”
这一路上,李明阳是半点没闲着,将这五日的经过说了,还说了许多自己的见解。
在听说半夜有人要对李明阳下手时,张氏气不打一处来。
“都是读书人,如何能做出这种事来?”
就连李宝成都不敢想象自己儿子的遭遇。
半月三更一个比自己大了一倍还多的汉子竟会跑到自己这来,纵是李宝成这么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试想一下都会冷汗直流。
而李明阳自己却仍是一脸平静。
“有了秀才的身份,就能给自家免去许多税收,往年就算对科举之事不感兴趣的也多半会趁着这个机会来试试看的。”
这一点,李明阳看的比大人还要透彻些。
回到家去,李老爷子难得送来了些好吃的,说是要给李明阳好好补补。
看的李明忠一阵嫉妒:“为何只给他,却不给我的?”
李老爷子对此也只能一笑。
“狗娃子这些日子是去考试的,自然是要多给些吃的奖励,若是牛蛋你日后也能考取功名,好吃的自然也就送到你家了。”
说到这,李老爷子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无心,竟又低声喃喃一句。
“倒是真没想到,第一个去参加县试的竟会是年龄最小的狗娃。”
李明忠心里本来就十分不平衡。
现在一听脸色更是沉了许多。
仿佛自己永远都只能追在李明阳的身后。
“能不能考得上还不一定呢,说不定是雷声大雨点小,第一次考试就不过。”
李明忠说着不吉利的话,气的李老爷子抬手就要打,吓得李明忠赶紧跑回到自己家去了。
大房家里如今养了兔子,多少还能吃到一点肉,在私塾伙食也十分不错,李明阳不贪,干脆给家里人一起分了,美美的吃了一顿。
至于二房那边的妒忌声,李明阳听是听了,但完全没往心里去。
他们那就是羡慕嫉妒恨。
要是真的与他们计较,倒显得自己小气了。
这一次的县试要足一个月才能出结果。
恰好这些日子,家里的兔子又多加了几对,在家休息一日后,李明阳就带着兔子去找夫子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楚鹤迁的法子虽好,前期却也只能送到村里,有各个村的负责人将兔子带回。
“若是能等到夏季,山上的野兔多了,想繁殖倒也容易些。”
李明阳看着楚鹤迁:“治理是长久之事,急不得的。”
而柳谦修,看着楚鹤迁养在院子里的兔子,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做官最关键的是要肯到民间来,那些出了这些制度的只管自己,却不顾百姓死活,若想彻底根治,还是要废除了这增加赋税的条子。”
一个是体谅基层,一个是目光广远。
两个少年的角度不同,各自的感悟也各有不同。
但为了黎民苍生的那份心倒是一致的。
看来这一次,县试的结果不会太差。
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当放榜那天,李明阳和柳谦修的名字一同出现在榜上的那一刻,两位少年的脸上竟瞧不见什么多余的表情。
有的只是一片从容。
倒是李家夫妇高兴的不得了。
两口子忙活了大半辈子,如今好不容易学会的三个字就是自家儿子的名字,只为了放榜的时候能第一时间瞧见。
“考上了,真的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