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柳谦修仍有话说,柳大人一抬手:“行了,你先回去歇着吧,明天不是还要去上课?”
柳谦修的话到了嘴边,却全被拦了回去,只能先回房去。
而柳大人则是叫来了管家。
“一月之后,让他回家休息一阵子。”
那时巡抚又会到此处来,以自家孩子的脾气,若是做出上次的事,可就麻烦了。
管家立刻答应。
翌日晨曦。
李明阳起的格外早,都已经要出发了,二房那边的李明忠才不急不忙的穿上衣服从家门中出来。
二人对视一眼,李明阳懒得搭理,直接出发了。
二房总是嫉妒,却也不瞧瞧自家的做派。
光是从这一点上,就注定了李明忠学不出什么来。
今日的天气仍是炎热,天气也干燥了不知多少。
田间地头总能瞧见不少农户扛着水桶浇灌。
幸好昨日回家瞧瞧,不然自己的爹娘这会儿也会是这幅模样。
今天李明阳来的还算早,刚来到书院附近,就瞧见夫子正站在门口。
在他对面的是柳谦修,再旁边的则是柳府的管家。
也不知两边说了些什么,柳谦修的面色看上去不是很好,而楚鹤迁,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柳大人的意思我明白,既然如此。”楚鹤迁低头朝柳谦修身上一扫:“你先回书堂去吧。”
柳谦修点头答应,随后拿着东西进了门。
柳府管家又叮嘱了几句,这才舍得离开。
楚鹤迁站在门口若有所思,李明阳见管家走了,这才过来。
“夫子,是出什么事了么?”
见了李明阳,楚鹤迁一秒回神,又想想书堂内的柳谦修。
“你随我来。”
留下这一句后,楚鹤迁是头也不回的往里走。
李明阳心里好奇,随即跟了上去。
今日夫子的房中只有他一人了。
看样子,柳谦修今日是不会来上小课了。
夫子这样安排,一定是有原因的,只怕是这城里出了什么事。
楚鹤迁也没瞒着他。
“赋税整增加一年,按照历朝的规矩,负责此时的巡抚也差不多要回来了,柳大人特地吩咐,要暂停了柳谦修的小课。”
这其中目的,不言而喻。
楚鹤迁扫在李明阳的脸上:“你是不是也要停课?”
不想,李明阳的脸上瞧不见半点慌乱,反而是一本正经:“我与夫子学习,学的是人间正道,随夫子外出,帮夫子出了几个主意,也不过是将学会的反哺,合情合理,为何要停?”
楚鹤迁看着李明阳,眼神中更多了几分欣赏。
上次院试之后,楚鹤迁曾亲自去过榜前。
一为看看两个孩子的情况,二则是要看看他二人的资质究竟如何。
榜上的名次是不会说谎的,二人虽都是其中佼佼者,但第一和第十的区别一目了然。
柳谦修家世显赫,更有个做官的父亲,平日里能接触到的东西更多,耳融目染自然能懂得一些道理。
但李明阳只是乡下村夫的孩子,没家境没背景,竟也能看的这么远。
甚至,比柳谦修还要有远见。
楚鹤迁不愿意教笨孩子,但若是在这二十人中只选一个,那个人绝对会是李明阳。
“我明白了。”楚鹤迁的目光落在李明阳身上:“今日之事,不必与柳谦修说,日后那你只管自己来找我便是,我能教会你的会越来越多的。”
看来柳家这次没帮上柳谦修什么,反而在潜移默化间断了柳谦修一个机会。
虽暂时失去了一个共学的朋友,但夫子一对一的帮扶,显然会更有效果。
李明阳答应的痛快,在得了夫子的允许之后先出去了。
之后几日,柳谦修果然不在来参加小课了。
每天窝在夫子房中的也只剩下李明阳一人了。
夫子从谋略之道开始,从宏伟远大的大道理,再到细致入微的民间小事,掰开揉碎的与李明阳去说,还真给李明阳听懂了不少。
转眼,又是几日过去了。
老天还是不肯赏光,天阴了两天竟又一次放晴了。
村里人从没像现在这样痛恨过晴天,听说有一个村的情况已得到解决,其他村里的顿时来了精神,集中到一起,找到私塾来。
若不是十分要紧的事,门房也绝不会在上课时来敲门,听说村人来找,楚鹤迁瞬间明白是什么事了。
这一次,却只叫上了李明阳一同,让其他孩子暂在书院内休息半日。
“你们说,夫子叫李明阳出去,到底是去处理什么是了?”
林英杰托着下巴满是好奇的说着。
郑秀文则是一边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一边顺口答音。
“能是什么事,肯定是好事,我爹说了,七岁就能考的秀才,那可是神童,夫子不就是喜欢聪明的,才在咱们入学时准备了那么多测试?”
林英杰听是听明白了,可看着不远处收拾东西的柳谦修,心里又有了新问题,赶紧压低嗓音:“要真是那样,为啥不带着柳谦修一起?”
官宦人家的公子,就算真丢了人也不是他们能笑话的。
郑秀文赶紧压低嗓音:\"你爹没跟你说?柳谦修的成绩上次可不如李明阳,八成夫子是……\"
后面的话还没说完,柳谦修直接站起身来,带着东西出去了。
郑秀文赶紧闭嘴,也不知道这些话柳谦修听没听到。
书院的正门。
当李明阳二人到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在了,一瞧见楚鹤迁出来了,赶紧上前,只希望楚鹤迁能赶紧将这水渠的法子教给自己的。
“这法子不是我想的。”
楚鹤迁说着,伸手在李明阳的肩膀一搭:“是他。”
眼看楚鹤迁带出来一个七岁出头的孩子,这些村人还以为楚鹤迁是不愿继续管他们的事。
而在听说这孩子名为李明阳,才七岁连中三甲,以第一名的身份得了秀才的时候,这些人的面色才变化了些。
村里人对科举的事虽然关心的少,但也知道一个秀才的身份有多值钱。
李明阳立刻将自己先前所传授过的经验告知,并将先前的图纸进行了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