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阳连忙把门一扒,就钻了进去。
“爷爷,我在呢!”
他一双黝黑的眼迅速在屋里扫过,看到奄奄一息趴在地上的李宝学,心里就稳了。
老李头叹了口气,对他招了招手,“狗娃过来,你不是想念书吗,爷爷同意……”
李宝学原本像条死狗,闻言连忙道:“爹!不行啊,要是三个人一起读书,咱家供养得起吗?”
“爹,我已经是童生了,只需要再读两年,就能够考上秀才!等考上秀才后,我再赚钱供明阳读书,现在供明阳上学,一家三学子,供养不起啊!”
李宝学疼得龇牙咧嘴,但李明阳分他资源的恐怖,让他顾不了疼。
张氏冷笑一声,嘴皮子上下开合:“他二叔,你考上童生都十年了,十年都没考上秀才,你能保证在这两年就考上秀才?”
“而且读书人高风亮节,哪个是去逛窑子的腌臜小人?你能考中童生都是走了大运,还想考秀才,你的品德配吗?”
原本老李头还有些心软,但张氏的一番话,却让他面露失望之色,终于彻底清醒。
是啊,都十年了还没考中秀才,恐怕大儿子是无后继之力了。
更何况这小子,拿着他们夫妻和大房一家辛苦赚来的钱,不去为大房明堂谋差事,反而是去逛窑子喝花酒,丝毫不为家里着想,恐怕从根上就已经坏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狗娃看起来比牛蛋还聪明,而且出了李宝学逛窑子这件事,大房肯定不能再继续供养二房了。
现在明堂的差事没有了,要是再不给大房做出补偿,恐怕这个家就要彻底散了!
老李头彻底下定决心,“不,不是要供养三个学子,而是你以后不许去读书了!养好身体后就跟着我们在家里干农活,供养明阳和明忠两个上学!”
李宝学目眦欲裂,手脚动用地爬过来抱住老李头的腿,哀嚎道:“爹!你不能这么狠心啊,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再不喝花酒,努力读书考上秀才,求你再让我读两年吧!”
老李头失望地把他踢开,“儿啊,不是我们狠心,是你太让人失望了,这些年来,你以办事的理由找我们拿了多少钱,原本以为你会帮扶家里,结果没想到你竟然拿我们挤出来的血汗钱,去逛窑子!”
“你对得起你大哥大嫂吗?对得起我和你娘吗?”
老李头满脸坚定之色,老刘氏虽然不忍,但也没有说什么。
王氏满心绝望,泣不成声。
张氏撇了撇嘴角,说道:“爹,那让狗娃读书的事就这么定了,我待会儿就去准备束修!”
狗娃读书的事情,必须一锤定音定下来。
老李头点了点头,“好,以后,大房二房一起使力,供养两个小辈读书。”
王氏咬了咬牙,李宝学不去读书了也好,在家里总不能去喝酒找女人了。
李宝学一阵晴天霹雳,“爹!求你再给我一个机会吧!我保证,我今年一定能够考上秀才的!”
李宝成可不愿意自己大哥再吸血,直接把他拉了下去,怒声说道:“大哥,你已经享受了家里二十多年的供养,做人不要那么自私!”
他看向老李头,坚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爹,要是老二不愿意回来,不愿意明阳去上学,那就分家!我和娘子年轻有力,我们自己送明阳上学!”
李宝成的话掷地有声,老李头和老刘氏顿时心里一跳。
老刘氏急道:“父母在,不分家!不能分!”
张氏看向李宝学,满脸厌恶:“爹,娘,不是我们想分家,是二叔把我们逼的没办法了!”
张氏捂着胸口,哀声道:“这些年来,我和宝成明堂有多辛苦,爹娘都看在眼里,赚的钱都补贴李宝学和侄子去了,结果我们大房两个儿子,却都没有得到培养!爹娘,你们说这公平吗?”
张氏眼里含泪看着老李头和老刘氏,楚楚可怜。
王氏平时最尖酸刻薄,此时被李宝学喝花酒的事情打击道,也无力反驳,颇有些心灰意冷。
或许让李宝学回家,断了他出去潇洒的路,以后说不定还能安分一点呢。
凭什么她在家成了黄脸婆,他却去找美娇娘!
老李头无奈叹了口气,现在情况已经很严峻了,必须做出取舍。
他严肃地看向李宝学和王氏:“宝学,你退学回家,明阳上学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现在大房二房各供一个读书人,你们两个以后不许再偷懒,若是你们偷懒,就减少对牛蛋的培养!”
“爹!”
李宝学哀嚎一声,李明阳连忙走过来拉住老李头,乖巧地说道:“爷爷,你放心,以后我去县城读书了,绝对不会去二叔去的地方的!”
“一定努力读书,回来把知识教给大哥和二姐,这样,一份钱可以教三个人呢!”
听到他这甜言蜜语,张氏和李宝成爱得不行。
而门口加入偷听行动的李七月,和大哥李明堂,更是大热天喝了山泉水一样,又凉又甜。
李宝学却是不敢置信,“什么?去县城读书?明忠都在村里读书,你为什么要去县城读?”
李明阳歪着头,语气稚嫩懵懂:“二叔,你不是在城里读书吗?我为什么不能去城里读书啊?”
老李头和老刘氏有些为难。
去县城读书,花费肯定比在村里读高得多,而且明忠也在村里,两个孩子不好区别对待呀。
张氏心里不满,说道:“爹,娘,我们狗娃这么聪明,当初他二叔在县城里读书,没几年就考上了童生,我们狗娃肯定比二叔更快,说不定不到十五岁就考上了呢!”
李七月最疼弟弟,而且她可不傻,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她和李明堂顾不得偷听败露,连忙进门。
她笑盈盈的走过去拉住老李头和老刘氏,“爷爷奶奶,二叔之前在县城读过书,没道理我弟弟不能去县城读书。”
“而且我知道县城的束修贵,反正我还有几年才找婆家,我愿意多多刺绣,供弟弟读书!”
李明堂也走上前来,疼爱的看着李明阳。
“是啊爷爷,我可以晚几年找媳妇,但要是弟弟考出去了,我什么媳妇儿找不到?我也愿意多上工供弟弟读书!”
看着大房一家如此团结,老李头心里极为欣慰,也有些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