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恍然大悟:“原来火辣的琳达姐也喜欢雷克斯啊,看来他还真是艳福不浅哦!”
安琪喊道:“我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的关系。你们真的误会了啦。”
雷克斯默认并未反驳,转移话题:“对了,安琪,你刚刚不是问我大东的想法嘛。”
安琪成功被转移话题,点头:“嗯,我相信你知道我想问的是什么。”
雷克斯转移视线看着煞姐等人离开的背影,耸了耸鼻子:“我想我知道,但大东现在和小时候已经不一样了,他现在完全痴迷于K.o榜中排名的追逐,打架对他来说就和他喝水一样频繁。”
安琪不可置信摇头:“可是大东他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啊,他很有正义感,虽然有时候会容易冲动,但是也不会到你说的这种程度啊。”
我听到安琪说的话,发现她不愧是大东哥的初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面对她相当信任的他所说的半真半假的诋毁话语,她却仍能坚信汪大东还是之前她所认识的炙热少年。
真情难能可贵……
雷克斯试图劝退:“可是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是会变的和之前不一样啊,你懂吗?对于现在的大东来说,像煞姐和琳达她们这种打扮和个性,才是能够吸引大东的那款,你知道我说的意思吧。”
安琪望着前面煞姐三人眼神逐渐嫉妒,不服气的瘪嘴。雷克斯则在身后抬了抬眼镜框坏笑。
安琪打断了他再继续说下去:“雷克斯,对不起,我想先回家了。如果你还想你留下来玩的话,我就先行一步了。”
雷克斯低眉道:“好,但我有东西想交给你。”
安琪疑惑:“什么东西?”
雷克斯将手中一直拎着的礼盒袋递给了她:“给你的礼物。”一份年少时就给过的礼物,只是兜兜转转又回到自己手中的礼物。
【回忆】
小学三年级雷克斯将自己和家人去美国旅游时买的巧克力,带到了学校,那天正是好朋友节。
雷克斯抬头望着晴空万里的蓝天,心旷神怡,红着脸鼓足勇气将巧克力递给了他心仪的对象安琪手中,害羞的说不出话。
安琪温柔的声音传入:“雷克斯,你这是送给我的吗?谢谢哦。”
雷克斯点点头结结巴巴小声开口:“是送给你的,安琪。其实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说。
你知道的今天是好朋友节吧,在当天送巧克力是表示想和对方成为好朋友……安琪,你同意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吗?”
安琪露出天真的表情疑惑道:“可是你最好的朋友不是大东同学吗?”
雷克斯结巴解释:“是…是啦,大东是我的好朋友,我也有准备送给他的巧克力。但你们是不一样啦,我的意思是……”
安琪点点头温柔的笑着:“好,我知道了,谢谢雷克斯同学。”
她收下了他递给的巧克力,受到了他举动的启发,她想做第一个送给汪大东巧克力的人。
雷克斯毫不知情的背过身害羞呢喃道:“安琪同学,其实我还有其他的意思啦,这件事情压在我的心里很久了……
我决定今天就告诉你,我真的很喜欢你,请你接受我的告白吧!”说着还鼓起勇气拿出了写了很久的告白信以及一个图案精美的信条纸。
溜号的安琪并未仔细听雷克斯说的话,早就心不在焉的想去找汪大东了,于是也不等雷克斯说完,便小声道别离开了。
可是雷克斯还沉浸在自己心动的小世界,等他闭眼弯腰一直等待安琪接过他递出去的信和那个精美的信条时,久久未得到回应,疑惑抬头才发现她早已经不见人影了。
雷克斯失落的捧着手里的两样东西,试图安慰自己,盯着信条出了神……
这个信条上面的句子很浪漫,背后的图案也很精美,很适合送给喜欢的女孩,这还是他从他的收藏夹里面无意翻到的呢。
虽然他已经忘记自己什么时候收集,但是看到这个信条被自己专门用收藏夹保存肯定意义非凡。正好可以准备与告白信和巧克力一起送给安琪。
这个信条的来历也很有趣。
年幼的雷克斯在父母的陪同下出国旅游,那天是去了美国的一家游乐场,中途又因为父亲临时接到了工作的电话,所以三人便去往休息区,妈妈在柜台点单,爸爸又去了安静的地方打电话,雷克斯则坐在露天餐桌看守包包。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一张张信条吹到了雷克斯的餐桌下方,他好奇的蹲下捡起一张,翻看着上面的词句。
这时不远处有个小女孩气喘吁吁边跑边喊道:“前面那个小朋友,谢谢你拦住它们,还帮我捡起这个信条哎,谢谢你!不然我都追不上它们了。”
雷克斯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穿着一身小熊维尼的套装,微卷的长发凌乱的散落在可爱的小熊头套外,女孩腰间还挎背着蜂蜜罐的小包,拉链仿佛是没来的及锁上,里面还有其他和他手里相似的信条。
雷克斯好奇的问道:“你好。不客气,给,你的纸条。这个上面写的意思是什么啊?反面的图案也很好看。你从哪里得到的?”
女孩思考一番:“啊,你说这个啊,这个信条是我在吃曲奇饼干偶然发现的呀,觉得挺有收藏价值,就努力收集的。
设计师好像是以这个噱头打着招牌吧,还挺有趣,不是吗,你喜欢?哈哈,看来这张信条与你有缘哦,喜欢就送给你吧,反正我还有很多呢。”
雷克斯感谢笑道:“谢谢,我叫雷克斯,你呢,我该怎么称呼你。”
女孩愣住一会儿后展开笑颜道:“啊……原来你就是是雷克斯啊,小时候还挺可爱的嘛,哈哈。我叫……哎呀,很高兴认识你哦,我们也太有缘了吧,你手中的信条很适合表达喜欢的情感哦。”
雷克斯懵懂问道:“那你送给我这个是因为你喜欢我,想和我做朋友吗?”